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
2014-08-15曲韵畅
曲韵畅,申 婕
(重庆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重庆 400054)
一、人文地理学的兴起与城镇化问题
人类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研究与探索,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期,在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就不乏许多关于古希腊地理的描写。而我国古代也有不少优秀的地理学文献,如《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等。但是单纯的“地理问题”与“地理学”还有非常大的区别。“地理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欧洲大学中。当人类不仅仅满足于记录山川景物,而是将经济发展、人类生活,政治事件等更多的与“人”密切相关的问题,注入地理学的研究范畴之中,人文地理学得以逐渐兴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意义上的人文地理学的兴起,是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紧紧相连的,因为正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地区间联系。人们认识到,地理学是社会和经济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而“人文地理学不仅仅描述经济和社会的空间表现,它还解释空间是怎样被配置的,以及空间是如何塑造经济、社会和社会过程”[1]11。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文地理学将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人群消费、资源配置、地缘政治影响等,都成为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但是不管研究范围如何变化,在人文地理学中,始终存在一条研究的主线,即;区域和空间中人类活动的相关影响。
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城镇化与工业化以及农业化,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与传统的工业、农业问题相比,城镇化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空间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突出。而在空间基础之上探讨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正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思路。需要指出的是,当代意义上的人文地理学,总的来说还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为主要出发点的,同时人文地理学本身内容也十分庞杂,故本研究中,主要选取人文地理学中的主要思想和相关观点来分析中国的城镇化问题。
二、人文地理学视域下中国城镇化所呈现的特点
(一)在人文地理学视域下,城镇化的表述更符合中国国情
在我国城镇化研究领域中,始终存在着概念表述上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学者对于英语“urbanization”一词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形成了“城市化”与“城镇化”两种概念表述。“城市化”是“urbanization”一词的传统表述,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不少学者又提出了将“urbanization”理解为“城镇化”。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城镇化”的表述更为适宜,也更符合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思想。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地域辽阔,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与城市之外,还形成了数量十分庞大的小城小镇,这是以往西方国家所没有出现过的情况。所以“城镇化”的表述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本身也有一个“从城市到农村”的转变趋势,自工业革命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因为城市承担了发展的重要角色,但在二战之后,面对城市中日益严峻的问题,人们将研究的“空间”逐渐扩大到城市以外的地区,往往将城市空间与非城市空间统筹研究,这样对于传统“城市化”的问题的研究,也更为深刻。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先驱李旭旦先生就主张将研究领域扩展,其在1984年的《聚落地理》中就谈到了研究农村人文地理的问题;“农村地理学,它不包括农业地理学范畴之内,而是探讨农村环境的经济、社会、人口聚落、文化与资源利用等许多问题的一门界限不很明确的学科。”[2]470
由此可见,虽然“城市化”与“城镇化”二者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研究理念与方法不同的体现。在“城镇化”的概念表述下,更多的要素被置于其中,而只有将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展才能进一步解释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问题。故较之“城市化”,“城镇化”更为适宜。
(二)在人文地理学视域下,我国的城镇化是发展的复合载体
在人文地理学中,探寻地区的农业与工业的发展是一个经典命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正如前文所指,工业革命的到来极大地加强了地域间的联系。而农业与工业的相互影响,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论农业还是工业,其发展都是需要现实存在的空间作为依据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工业化是其重要的推手,可以说是其决定性的因素。而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虽然仍是重要的因素,但是工业化、农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变得越发紧密,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泾渭分明”。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的重要特点所在。国外研究者在研究全球城镇化的趋势时,也指出了后发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多因素交互的特点;后发国家“新型城市化的驱动力也有异于南加里福尼亚地区(即传统的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前者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联系在延续;其规模更大,发展速度也超过以往的城市化”[1]319。
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也向来主张因地制宜,没有唯一的定式。因为没有一处地域其空间的条件是与其他地域相同的。以往发达国家的城镇化主要是工业化的载体,即城镇化的“空间供给”主要是为优先实现工业化服务的。而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则是发展的“复合载体”,这是由我国后发国家的角色和现实国情所决定的,这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点。
(三)在人文地理学视域下,城镇化的国情得以具体展现
我国发展城镇化,需要从现有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国情的高度概括,是我国发展的根本依据,在各地区的具体发展中要不断细化,才能探索出最适宜本地区发展的道路。而人文地理学对于区域发展环境的研究,往往比其他学科要更为细致。对于我国的城镇化来说,可从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研究范畴出发,更为细致地勾勒出城镇化发展的国情。如,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口城镇化的任务十分迫切,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大批流动人口进城,这实质上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人口地理分布,必然会进一步导致地区资源的紧张。又如,在人文地理学中,对资源分布的研究,将其置于全球资源分布、能源生产分布、能源消耗分布3个相互影响的要素中考察。以我国来说,我国资源在全球资源的分布中占优,但是我国的能源生产分布主要集中于中西部,而能源消耗分布又主要集中于中东部沿海地区,故能否通过城镇化而缓解资源紧张的局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从国土空间的角度来考察,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在陆地国土空间中,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丘陵占10%,实际可大规模用于工业化、城镇化的空间却只有约28万平方公里[3]40。所以,我国的城镇化,是在我国资源相对紧张的背景下展开的,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探寻低消耗的发展模式。
(四)人文地理学视域下,城镇化的政治影响日益凸显
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政治地理学是一个重要也是富有特色的分支。人文地理学中的“政治”一词,其内涵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只要是和人群所行使的权力所相关的问题,诸如:文化、经济变化、历史、日益改变的性别关系等问题,都是人文地理学所涉及的问题。由此城镇化的政治影响开始日益凸显。如,从较为微观的城市居民的角度而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的人口的居住密度加大,压缩了单个居民的活动空间,往往出现对公共空间使用问题的争论与冲突。以人文地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实质上就是城镇化所带来的一种政治影响。又如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市发展需要而对个人空间的占用,也都可以看做是城镇化的一种政治影响。①如近几年在我国城市中,多处发生的“大妈广场舞”与居民“争地”的冲突,就是人文地理学中典型的政治影响问题。同时,在政治地理中,综合国力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我国的城镇化既是现有综合国力体现,又是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在综合国力的考察中,“政府质量”是最为重要的要素。所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可以说也是党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的体现。在政治地理中,对于国家的考察还体现于国家的地缘以及相互关系,这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问题。对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来说,这种国际关系则以更为微妙的方式影响着城镇化,这种影响并不是其他国家的直接影响,而往往是通过其他国家的文化与商业等对我国的城镇化产生重要影响。②这种微妙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国外的优秀企业,如全球知名的制造企业,对于区域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国外知名的服务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对于区域人群的吸引效应。这也属于人文地理学政治影响的范畴之中。
三、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中国城镇化的思考
(一)科学认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态势
如前文所指,当前较为主流的人文地理学,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重要历史起点的。而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下的后发城镇化,我国的城镇化与西方国家的城镇化相比,显示出相当大的差异性,这也是新型城镇化的“新”之所在。列宁非常经典地概括了资本主义的“使命”,即“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4]39。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下展开的,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特点,就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分工程度,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的后发城镇化战略态势,与基本国情都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道路必然是不同于西方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也不尽然完美。美国著名学者芒福德在考察西方国家城市发展道路时,就言明西方的城市化进程在后期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为政府的进一步治理,提出了相当严峻的考验。“城市大多数的内部功能作用和结构都必须彻底改变,重新铸造,以便有效地促进将为之服务的更大的目的,即:统一人的内部的和外界的生活,逐渐促进人类自身的大同团结。”[5]580科学认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态势,就要探索自己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不能盲目地套用以往的发展经验与发展模式。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基本原则
纵观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其研究领域不管如何扩展,人文地理学始终以“人”为一个基本的研究核心。可以说,体现人文关怀,是人文地理学不同于传统地理学的最大特点所在。正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研究思路,才能使得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贴合现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城镇化,一直较为忽视对人的考察。而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并将其作为所有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列宁在考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的问题上,已经察觉到了工业化对于人的巨大影响,他指出;“人口的流动,大工业中心的影响等,这一切不能不引起生产者性格的深刻改变。”[6]42大的“工业中心”就是城镇化的一个典型发展结果。而以往资本主义国家的城镇化,则存在着“以工为城”“以城为城”的特点,忽略了人群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所在。而我国作为城镇化的后发国家,所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城镇化的发展要主动适应人群生活的巨大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而不是将人群的生活固定于某一区域。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建规划,而是从人群的需求出发,科学制定发展路径。才能更好地体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本质。
(三)理清新型城镇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的兴起是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次划时代的里程碑。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空间地理与经济发展的交叉学科,也受到了凯恩斯主义的影响,逐渐开始探寻国家的干预行为对于空间内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德国著名的空间经济学者勒施在其名著《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对这种观点进行了阐述:“有意识的国家干预将作这样的经济安排,使它的经济机构一旦开始启动后就成为自动行动的组织,并作为一个整体就会继续按照它自己的方式前进。”[7]252勒施的观点重在通过国家干预培养出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这体现了人文地理学“有限政府”的特点。然而,对于市场机制的运行,勒施又受传统经济学的影响,认为市场机制的完美运行。这对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颇有借鉴,我国的城镇化也处于一个“政府向市场”的转变关键期。一方面,我国的城镇化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基本形成,已经初步具备的主导经济发展的能力。所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以市场为主导,但我国的发展起点较低,市场机制尚不完备,同时市场机制也不可能如勒施所言,完全完美运行。所以,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国家的宏观调控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应当“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8]18。
(四)不断完善新型城镇化的保障机制
在以往的城镇化研究中,新型城镇化的保障机制研究,往往是围绕着人群来展开的,如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研究、农民工的市民化等问题。而人文地理学,在探求人群活动的同时,对于区域内的地理资源研究也十分重要,即探寻人群活动对于区域内地理资源环境的各种影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新型城镇化,也要有新的保障机制,扩大保障范围,在制定人群保障机制的同时,也要尽快完善资源环境的保障机制。西方国家的城镇化,一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忽略了对于资源环境的保障,这使得不少西方国家的城镇化在中后期都出现了“城市病”环境恶化等严峻的问题,而我国的城镇化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少地区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脆弱、资源枯竭等问题。当前我国还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只有完善的配套保障机制才能保证新型城镇化的有序推进。
四、结束语
虽然当前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主要还是一种西方的视角,但通过人文地理学其分析问题的框架,来审视中国的城镇化,却能发现一些更为细微的问题。这些细节都有助于思考当前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路径。同时,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也为充实发展我国本土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素材。
[1][英]彼得·丹尼尔斯.人文地理学导论:21世纪的议题[M].邹劲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户思社,刘越莲,李九全.当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M].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国家行政学院进修部.主体功能区建设读本[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4]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宋俊岭,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徳]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M].王守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