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2014-08-15刘富胜
刘富胜
(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7)
2010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决定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一门必须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从“自然辩证法概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中选择一门作为选修课;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一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开设一门选修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新方案经过前期试点、教材编写、骨干培训、全员培训等阶段,于2012年秋季正式实施。
新方案的目的在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1]如何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层次性和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本科阶段一样,都面临如何实现“政治高度、理论深度、课堂热度”三者的结合问题[2]。研究生阶段又具有新的特点,学生的价值观更加稳定、专业方向更为明确,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构成了新的挑战。
1.教学内容面临的挑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体现出与本科教学的层次性,既要有效衔接,同时又要做到步步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难以体现这一点。以“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为例,教材大纲安排了导论和七章的教学内容,从内容上看,除了第七章“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之外,其余的六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都与本科教学具有较大的重复性。从理论上讲,本科教学侧重原理,研究教学侧重对原理的运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原理和方法是分不开的。原理的介绍依然占据了教学大纲很大的篇幅。研究生教学中,明显确定为从原理的角度来讲授方法,避免将这门课开设成为具体的方法论课程。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具体方法论,对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开设这门课,就是为了让他们在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学中既要讲方法,同时又不能是具体的研究方法,无疑增加了授课的难度。
2.教学方法面临的挑战。面向研究生的教学应该是研究型教学,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发达国家,针对研究生的教学大多数都是采用研究型教学方法,甚至在本科生教育中,研究型教学方法也非常普遍地被采用”[3]。所谓研究型教学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讨意识、创新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教学[4]。由于学时少、内容多,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采取了“合班”的方式,也就是不同专业的同学共同上课,同学们的专业背景不一样,他们对课程的看法和要求也不相同。要想在教学中凝练出不同专业同学的问题意识,这本身就有难度。在某一专业同学看来是个问题的地方,在另外的同学那里则根本不是个问题。在“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一章的教学中,强调研究生要具有问题意识,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调查实践获得研究素材和数据,从中抽象出理论假设,最终要回到实践中进行验证。这对于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同学来讲是个问题,因为他们平时注重的是理论的思辨与推演,因此要告诉他们将理论研究与现实结合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对于社会学的同学来讲,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因为他们就是研究现实社会中的现象的,并且他们的专业指导老师早已告诉他们要注重社会调查。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几种模式分析
为了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国内高校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专题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
1.专题式教学,这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模式。专题式教学突出的是专题性和专业性。专题性是指课堂教学并不追求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而是从通过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选择性地深入讲解几个专题来完成教学;所谓的专业性是指教学并不由某一位老师从头到尾完成授课,而是组建教学团队,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和学术研究方向,讲授自己熟悉的专题。有学者明确指出,专题式教学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优势:“既可照应体系,又可突出重点”,“既照顾了老师的专业特长,又发挥了学科的综合优势”,“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提高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5]。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的专题式教学模式需要解决好“顶层设计”的问题,实现专题设置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所谓专题设置的规范性是指专题设置要照顾到教学大纲的整体性,不同专题能够构成完成的教学体系;所谓专题设置的科学性是指专题设置与讲课教师的专业要符合,专题与专题之间既有联系,避免授课过程中的内容重复。
2.互动式教学。这是指“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对话,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多变的教与学相统一,智慧交融、相互启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相互活动的过程,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6]。互动式教学的优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必须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枯燥乏味的印象。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课前几分钟的学生演讲环节,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与自己的学习研究结合起来,在课前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有的老师倾向于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出问题,让学生现场思考并回答,并进行引导。还有的老师倾向于在课后与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互动,比如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进行互动。互动教学对老师的要求很高,研究生教学针对的各个专业的同学,同学们提问的角度和视野不同,老师要对各种问题进行解答,但“术业有专攻”,回答好这些问题,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并非易事;其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很少,教学内容很多,在课堂中能够形成互动的交流的内容毕竟有限;最后,在课后互动,无疑增加了老师的教学工作量,需要老师有高度的责任感来完成这项工作。
3.实践教学模式。这是指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同感的一种模式。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每人至少要开展一次社会调查”,“至少要参加一次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开展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两周”。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生动性、具体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直接感知社会现状,缩短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研究生通过社会实践更容易发现问题,能够将自己的专业方向与现实问题更好结合起来。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问题,实践教学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全程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去。研究生课堂教学时间很少,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多由团委等部门牵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很少参与其中,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脱节现象。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既需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要从系统论的角度综合考虑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评价体系等要素和环节,发挥教学合力实现教育目的。
1.优化教师队伍。在研究生教学中,老师的作用非常关键。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导师既是研究生的学术指导者,同时也是他们的思想行为影响引领者。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兼具科学性和政治性,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是:具有渊博的知识、坚定的信仰和高超的授课技巧。在大班教学中,面对各种专业的学生,研究生授课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大纲的内容,而且还要能够对学生们的学业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有所获”。研究生的价值观比本科生更为稳定,在课堂教学中要对不同价值观进行充分比较,从学理上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优化教师队伍,就需要组建起研究生教学的团队,实施专题性教学,发挥每一位老师的专长,避免将老师的短板暴露在学生面前,使研究生们认同老师的教学,提高他们学习兴趣。
2.规范专题设计。首先是按照专题来确定老师,而不是按照老师来确定专题,做好专题的“顶层设计”。其次是对研究生的教学大纲进行分类:学生自学部分、课堂讨论部分和老师讲授部分。学生自学部分是指学生在本科教学中已经学过,通过学生看书完全可以完成的部分。课堂讨论部分主要是涉及到价值观的部分,通过讨论让各种观点充分展现,老师对这些观点进行评价,从而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老师讲授的部分一定是具有理论深度和学术前沿的部分,通过老师讲授能够开拓学生视野。最后是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做好专题的分工与协作。通过集体备课,避免教学的盲点和教学的重复。
3.创新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实现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参与性和积极性的重要载体。以“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教学中精选了两个方面的案例:经典著作的方法论解读、学术名家的研究体会介绍。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对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等人的著作进行研究。比如在对矛盾分析法的讲授过程中,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就是非常好的案例。毛泽东分析了任何战争要取得胜利都取决于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战争性质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普遍性,接着分析中国和日本在各个方面的特殊性,最终得出了中国必胜,但不能速胜的结论。通过对《论持久战》的分析,让学生知道所谓的具体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依据某种理论对现实进行研究,从而让他们知道打好理论基础对于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4.实施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安全、师资等因素致使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难以落到实处。搞好实践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存在着一个先后问题。很多人认为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很难做,就在于过于强调理论教学的先在性和与实践教学的同时性,这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是难以做到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进行了颠倒,由此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的颠倒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回顾和分析本科阶段参加的社会实践,重新提交一份在内容相同,但视角、方法都有所不同的实践报告。这种实践教学避免了资金、安全、师资等各方面的难题,使实践教学具有了可操作性。
5.完善评价体系。研究生的考核与本科生不一样:对于本科生的考核侧重于知识点的把握;对研究生的考核侧重于研究能力的培养。我们在研究生考核中做到了两个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论文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导师的指导相结合。对研究生的平时成绩,我们更看重研究生在教学中积极性和参与度,看重研究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质量和回答问题的理论深度,还看重研究生课后与老师交流的程度。研究生的期末考核是通过提交课程论文的方式完成,我们要求学生将课堂教学内容和自己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对比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具体学科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在与自己的导师进行沟通后,明确如何在今后的研究中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贯彻其中,并尝试撰写出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具体学科方法论相结合进行研究的课程小论文。
“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综合有助于提升理论深度和课堂热度,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
[1] 本刊记者.全面高质量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访教育部社科司司长杨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
[2] 严文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2(10).
[3] 高虹.从美国理工科本科教学改革看研究型教学[J].物理与工程,2004(2).
[4] 巩茹敏.研究型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5] 荆钰婷,谭劲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模式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2010(23).
[6] 张多来,薛玉成.研究生思想政治能力课互动教学探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6).
(责任编辑 周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