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化在近、现代的演变与地方文献发展战略研究
2014-08-15刘虹毓
刘虹毓
(重庆图书馆,重庆 400037)
巴渝文化既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区域特色,是居住在长江中上游连接带这一特殊地域的巫臷国人创立,巴族人移民发展,历经三千多年演变而形成的古代文化传统与现当代陪都文化、红岩文化、移民文化有机结合的区域性文化。文献和文物是支撑文化的两大载体,巴渝文化博大精深,文献资料卷帙浩繁。揭示巴渝文化在现当代的演变与地方文献发展战略的内在联系,对于重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提升巴渝文化的品位,推动区域文化发展背景下地方文献工作的研究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巴渝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历史沿革
巴渝文化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怎样产生、形成、发展成现有形态的——巴渝地方文献发展战略构思的逻辑从这里开始。
(一)巴渝文化的内涵
巴渝文化是长江中上游连接带数代居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豪爽、耿直、顽强、坚韧、彪悍、勇猛、善战与“封闭保守、夜郎自大”[1]、大咧粗放并存的区域性文化。耿直豪爽、行侠仗义是其精华。巴渝文化的产生、形成、发展与长江、嘉陵江息息相关,码头文化是其原始基础,川江号子是其初始文化形态,丰都鬼城是其鬼文化积淀,好勇斗狠、抢占码头是其文化心态,正是长江、嘉陵江哺育了上江人,①古时长江以汉口为界,汉口以下称为下江,汉口以上称为上江,这里主要是指三峡至重庆段。码头文化催生了巴渝性格。
巴渝文化内涵丰富,具体形态多种多样,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迥然不同。以内容为标准,可分为“巫山原始文化、巴族巴国文化、三国文化、丰都鬼文化、巴渝竹枝词民间文艺、大足石刻艺术、宋末军事文化、明玉珍大夏文化、辛亥革命文化、陪都及红岩文化”[2]等十大形态;以空间为标准,可分为“三峡文化、巴蜀文化、巴渝文化及其他”[3]等形态;以时间为标准,可分为“巫臷原始文化、巴族土著文化、三国文化、抗元文化、大夏文化、辛亥革命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等形态;以载体为标准可分为“码头文化、袍哥文化、鬼文化、佛文化、陪都文化、移民文化、土著文化”等形态。这些分类大同小异或小同大异,但码头文化始终是巴渝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二)巴渝文化的特征
巴渝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形式上具有码头气息浓、直观性强等特征,内容上具有顺其自然、贴近生活、顽强拼搏、团结互助等特征。
码头气息浓——巴渝地处两江汇合地,古时陆路交通不发达,水路交通成为主流。长江、嘉陵江沿岸每20公里左右就设有码头,码头既是物流集散地,又是人口聚集地,自然成了文化的始发地。川江号子、袍哥文化、火锅文化直接体现码头文化精神;豪爽耿直、行侠仗义的文化精髓植根于码头文化;“勇猛刚强、骁勇善战”,“顾全大局、讲大义、识大体”,“勇于牺牲、慨然赴死、大气凛然”,“英勇坚毅、不屈不挠”,“同心协力、团结拼搏”[4]等精神与码头文化的潜在影响密不可分。
直观性强——巴渝文化植根于基层,无论是范畴还是表达方式都具有很强的直观性。重庆言子儿就是典型代表,如“解放碑的钟——不摆了”、“丰都人赶场——闯鬼”、“火葬场开后门——专整熟人”、“花椒树下跳舞——拽麻了”等言子儿直观形象、脍炙人口。重庆剧中人的姓名也颇具直观特色,如“梅老坎”、“干豇豆”、“巴到烫”、“挫锅漏”、“晾衣杆”等。
顺其自然——巴渝的建筑文化、语言文化、饮食文化无不具有顺其自然的倾向。老丰都鬼城、磁器口吊脚楼、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钓鱼城、大足石刻、储奇门、朝天门的建筑无不是依山势走向,随弯就弯建设而成;巴渝崽儿、老汉儿、癞疙宝、叮叮猫儿、瓜西西、悬吊吊等语言都具有顺其自然的风格;巴渝火锅、麻辣烫、串串香、口水鸡、白砍兔等都体现着自然特色。
贴近生活——“雄起”、“哦豁”、“洗白”、“闷噔儿”、“哈痴痴”、“抵拢倒拐”、“钩子黑”、“脑壳进水”、“莽莽”、“板命”、“铲铲”、“豁别个”、“卡卡角角”、“老挑”、“假打”、“扯把子”、“冒皮皮”、“相因”、“打平伙”、“妖艳儿”、“扯不称头”、“装疯迷窍”等方言文化无不是生活写真。
顽强拼搏——巴渝文化注重“爱拼才会赢”的理念。钓鱼城抗元36年、10万川军与日寇血战到底、上海滩流氓惧巴渝崽儿、歌乐山革命英烈视死如归、500儿郎旅欧寻求救国兴邦之道等体现着巴渝人敢作敢为的独特性格。余秋雨先生“朝天门码头虎虎地朝向长江,遥指大海,通体活气便在这种指向中回荡”[5]的评价是这一性格的文化表述。
团结互助——“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栋大厦赖群桩”的团队意识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数代巴渝人。袍哥人家、②袍哥是帮会组织,但对近现代巴渝文化影响很大,我们只取其团队精神的精华。纤夫团队、川江号子、码头工人、棒棒军、百万移民是这种意识在不同领域的体现。巴渝人倡导“弟兄情”、“朋友义”,“兄弟之间头打破了都可以镶起来”,正是这种团队意识影响着陪都的国共合作,促进百万移民实现跨世纪迁徙。
(三)巴渝文化的历史沿革
巴渝文化产生——巴渝文化产生于远古的巫臷国,起源于巫文化。据《山海经》记载,以巫咸为首的“灵山十巫”在三峡腹心一带活动,巫山因此得名,华汉巫文化从这里发祥,这是巴渝文化的史前形态,也是巴渝文化萌芽的标志。
巴渝文化形成——《山海经·大荒海内经》载:“西南有巴国。太蚌生成马,威马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巴国历时900年左右,创造了冶炼、漆器、种植、酿酒、织布、殡葬、建筑等物质技术文化,武王伐纣成功后把巴人创造的乐舞改造成前歌后舞,这种歌舞到战国时在楚国流行,宋玉称之为“下里巴人”,标志着巴人在巫臷国巫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巴文化。
巴渝文化发展——汉高祖刘邦“鸣鼓巴俞作于堂下”;①桓宽.盐铁论·卷二剌权第九.蜀汉建国——巴渝文化有突破性的进展——建立了有巴渝文化特色的古墓群,八阵图遗址、白帝城、张飞庙、阳关、张飞岍石刻等无不打上巴渝文化烙印,乐舞、鬼文化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晋代将巴渝乐舞发展成为《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昭本歌曲》《行辞本歌曲》②晋书·志第十三乐下。四篇;唐代李涉、白居易、刘禹锡将民歌竹枝词升华为新诗体,石刻文化、佛文化也迅猛发展;宋末钓鱼城抗元36年形成了以军事防御建筑、屯垦储粮、保家卫国、“独钓中原”、彪炳千秋、改变世界的军事文化;元末明初,明玉珍建立大夏国,定都重庆,仿周制设六卿、任刘桢为丞相、任命百官、置翰林院、开科取士、去佛道二教、专奉明教,把巴渝文化与政权紧密结合,大大地丰富了巴渝文化的内涵。
通过汉唐以来的发展,巴渝文化已经形成了以墓群、寺庙、吊脚楼、军事设施、石刻为其物质形态,以川剧、荷叶清音、龙舞、花灯、版画、川江号子为精神形态的区域文化系统。正是这些有质有形的文化载体,展现了巴渝文化的独特内涵。
二、巴渝文化在近、现代的演变
巴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产生、形成、发展,成为一种个性鲜明、内涵丰满、特质稳定的从属华夏文化的地域性亚文化。1840年鸦片战争轰开了国门,西方文化强烈冲击着华夏文明,引起华夏文明的变革、创新;巴渝文化的形态、内涵和特征也在巨大的冲击中发生着急速的演变。
(一)巴渝文化形态的演变
巴渝共和意识、袍哥文化、陪都文化、红岩文化、移民文化等形态是近、现代巴渝文化创新的代表。
巴渝共和意识——重庆渝中区人邹容“尘叱咤风云‘革命军’”率先倡导共和,宋育仁办《渝报》、卞小吾办《重庆日报》为共和大造舆论,促使共和意识深入巴渝各界民心;余栋臣、张桂山大足反洋教和起义反清,温朝钟组织“铁血会”黔江起义,廖树勋长寿起义,把共和意识转化为革命行动,促进了重庆独立和蜀军政府的成立——共和意识成了近代巴渝文化的新鲜血液。
袍哥文化——袍哥是近现代川渝地域中出现的一种反清帮会组织,其中不少成员同情革命,在抗战时期与党的基层组织结成过同盟。袍哥的组织文化、耿直重义、扶危救贫、团队意识无不深得巴渝文化的精髓,是对巴渝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建国后袍哥被取缔、禁止是符合历史进程的,但是袍哥文化作为巴渝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却不能否认。
陪都文化——1939年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全国文化人云集巴渝,这对巴渝文化的丰富和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重庆是全国抗战的指挥中心,形成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与日寇血战到底的抗战文化,与欧美、苏俄联系的开放文化,抗战胜利后的解放文化,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的统战文化。这些文化形态支撑着陪都文化体系,既是巴渝文化的继承,也是巴渝文化的创新。
红岩文化——歌乐山烈士的热血染红了这片岩石,他们留下的《囚歌》《我的“自白”书》等数百篇追求自由、解放,为民族、为人民不怕流血牺牲的诗词歌赋,弘扬了“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丰富和发展了巴渝文化的奋发向上的精神特质。
移民文化——“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开发性移民意识作为巴渝文化的新血液,贯彻到移民工作的始终。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无私奉献的移民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移民南征北战;高压线、节约意识深入移民干部的人心;团结、拼搏鼓舞百万移民自主创业;一出“高峡出平湖、当今世界殊”的三峡梦变成了现实——血沃
三峡肥劲草、巴渝文化谱新章。
(二)巴渝文化内涵的演变
巴渝文化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文化土壤的变化而变化,在迎接外来文化挑战中创新。作为巴渝文化精髓的耿直、重义、团结、奋进在被巴渝人世代继承的同时,纳入了共和、革命、社会主义的内容。
爱国意识极大丰富了巴渝文化内涵。重庆除战国末年巴国被灭外,虽然也有元代、清代的灭国之痛,但对元代人分十等、清代“扬州十日”、“嘉庆三屠”的亡国之痛感受并不深,抗战时期对日本的大轰炸铭刻五内,一部《棠棣之花》激发爱国热情如沸腾的群山——陪都10年,爱国意识深入巴渝民心,积淀为巴渝意识,成为巴渝文化内涵的新血液。
视死如归积淀成文化。尽管在近、现代史上有很多志士仁人为了民族独立、解放视死如归,南京的雨花台、江西的上饶、贵州的息峰和渣滓洞、白公馆一样,都是囚禁、杀害革命志士仁人的监狱和刑场;但只有渣滓洞、白公馆形成了红岩精神。一部《红岩》歌颂了革命志士仁人视死如归的可歌可泣的精神风貌,“面不改色心不跳”、“面对死亡我放声大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直接影响着50、60、70后的青年,至今仍然影响着80、90后。红岩精神视死如归已经成了与巴渝文化血肉相连的组成部分。
服从大局、无私奉献逐步沉淀为文化底蕴。重庆直辖的首要任务是三峡移民工程,百万移民为工程让路必然离开世代居住的美好家园。“三天不见长江吃饭都不香”反映了移民对乡土的眷恋情节;但小局服从大局、小家服从大家的教育不断深化。无私奉献不仅是口号,而且是行动;20年移民工作形成了移民意识,服从大局、无私奉献的理念逐步内化为百万移民的思想意识,这种思想意识给巴渝文化的团结、奋进的精神不谋而合,正在不断的渗透到巴渝文化的精髓之中——服从大局、无私奉献必将成为巴渝人的行为准则。
(三)巴渝文化特征的演变
封闭性向开发性的演变——巴渝位于华夏西南偏东北。由于古代交通不发达,主要靠水路出巴,地域的封闭性导致文化的封闭性——盆地意识、夜郎自大是古代巴渝文化的重要特征,1895年《马关条约》将重庆作为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重庆才开始正式与海外接触,洋鬼子、洋婆子、洋枪、洋火、洋油这些新名词开始见诸街头巷尾、报刊杂志,打破了闭关自守的局面。1939年,国民政府西迁,欧美、苏俄领事驻渝;下江文化人云集重庆,促进了对外交流;巴渝文化借鉴吸收了西方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长安文化、三江文化、三湘文化等文化养料。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言必称希腊,口必道苏俄”成了时髦。这种文化特征的演变从1895年开始,至20世纪40年代形成,改革开放后得到进一步强化。
江湖义气向责任感的演变——豪爽义气是巴渝文化的外在表现之一。讲义气不讲原则是几千年来巴渝人的处事风格,袍哥人家“不得拉稀摆带”是对这一风格的最好诠释。近现代以来,由于民族危机时刻威胁着巴渝人的生存和发展,一些巴渝有识之士自觉地将江湖义气引向责任感、使命感。500巴渝子弟旅欧勤工俭学,十万川军奔赴抗战前线,数百红岩儿女血洒歌乐山,百万移民献家园——标志着这种演变已经完成。
海纳百川,巴渝文化经过近现代新文化、新思想、新精神、新内容的渗透、融合,形态日益多样,内涵日益丰满,特色日益彰显,对华夏文化的支撑力度日益强势。
三、巴渝文化近现代演变与地方文献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巴渝文化形态演变对地方文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详尽占有巴渝地方文献的资料,才能科学揭示巴渝文化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进而为巴渝地方文献工作定位提供文化形态演变依据。
(一)巴渝文化与地方文献
文化是一种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客观实在,物质、制度形态有质有形,精神形态有质无形是其本质特征。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精神、物质、制度3个层次;狭义的文化特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文献是记录一切情报、知识的载体,能直接被感知是其本质特征。广义的文献是指人类创造流传下来的所有知识信息,是书面文字材料、实物、实体形象材料、网络数据库、风俗习惯、口头流传等有价值信息的总和;狭义的文献主要指书面文字材料和数据库,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文献的灵魂、价值所在,功能凝敛;而文献则是文化的载体,起着承载文化的功能。文献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所记录反映的文化价值的大小,二者互为表里——没有文化就没有文献,没有文献则文化无法记录传承,文化决定着文献的价值,文献反映着文化的内涵。
巴渝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种亚文化,具有区域性、相对独立性等特质。巴渝文化是通过巴渝地方文献传承、交流、提升的。巴渝地方文献是巴渝文化的客观载体,离开载体空谈巴渝文化建设必然具有就文化谈文化的嫌疑,厘清巴渝文化与巴渝地方文献的关系对于制定地方文献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近现代巴渝文化演变与地方文献
中国近现代是一个经济政治迅猛发展、文化深刻变化的时代。西学东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苏俄文化渗透都对传统文化形成巨大的冲击波,巴渝文化也是在外来文化冲击波涛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正是这种文化冲击引起巴渝人以全新的视角在审视巴渝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机成分,提炼创新巴渝文化,以实现与世界接轨的文化战略。
巴渝文献承载着巴渝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近现代文化冲击波的巨大引起旧文化形态的解体,催生新文化形态的诞生,这就决定了巴渝文化的经验性、动态性、不确定性、创新发展性;决定了文献的直观性、动态性、不确定性、创新发展性;决定了文献的鲜活性、原始性、过程性、分散性、隐蔽性;决定了文献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创造性——广大文献工作者只有在收集、分析散留在民间、机关单位、图书馆的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的文献,在综合性文献的基础上提炼文化因子以丰富和发展巴渝文化——文献工作平凡而伟大,艰巨而光荣。
四、巴渝地方文献发展战略构想
巴渝地方文献是巴渝文化的载体,文献是否齐全决定着文化提炼的依据是否充分,文献资料决定着文化的层次——巴渝文化的建设是以文献工作为基础的;构思巴渝文献发展战略对于提升巴渝文化的品格、丰富创新华夏文化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巴渝地方文献发展战略是由目标、举措、保障条件构成的。
(一)巴渝文献发展战略目标
建议把巴渝文献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为:建立国内一流的地方文献收集、处理、储存、提炼综合平台。文献收集全、快、准;文献处理手段先进科学;文献整理、出版、储存设施一流;文献提炼水平不断上台阶;真正建立起为巴渝文化品位提升提供扎实文献支撑的高平台。
建立一流平台——平台是地方文献收集、处理、存储、提炼的工作间。建立以市图书馆为核心,大学、区县图书馆为支撑的地方文献工作平台和信息交流网络平台;建立市图书馆牵头,在渝高校、科研机构参与的巴渝文献研究平台,实现巴渝文献资源共享。
文献收集全、快、准——由于急剧变化的近现代特征,巴渝文献的新、散特点明显,要想无一遗漏的收集确实困难。全是对量的要求,必须将巴渝文献收集齐全,保证材料翔实;快是对时间的要求,地方文献虽然具有历史性,一般认为晚一点没什么,但为了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必须把文献信息收集的及时做为战术目标;准是质的要求,文献资料收集后必须通过去伪存真的处理,将虚假信息剔除,保留真实准确的信息,这是文献工作的基础。
文献处理手段先进科学——地方文献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浩如烟海;如果仍然按传统的手工处理法肯定是事倍功半;必须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建立相关数据库,运用扫描维护文献的原始性;运用数学模型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等新的手段;以保证文献处理手段现代化。
文献整理、出版、储存设施一流——工具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标志——文献整理、出版、储存都需要有先进的设施;传统的设施容易使文献遗失、老化、自然损坏,特别是重庆空气湿度大,夏天气候炎热,没有相应的设施保证文献的整理、存储,就可能过几年又来进行文献抢救,出版的印刷质量也影响着文献的保质期。
文献提炼水平不断上台阶——文献提炼是文献工作的深化,必须坚持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通过分析、统计、归类、抽象揭示文献的内在联系,进而将地方文献的新型文化因子纳入巴渝文化体系。
文献工作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文献的收集、整理、提炼为新的文化理念产生提供支撑,巴渝文献的终极目标就是为巴渝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扎实的文献支撑。
(二)巴渝文献发展战略举措
巴渝文献发展战略举措由实体确定、程序科学、机制完善组成。
1.实体确定战略举措
巴渝地方文献的实体确定战略就是要明确地方文献涵盖的内容。这既是巴渝地方文献研究的出发点,又是文献战略的归宿,是整个战略举措的核心。巴渝文献是指记录巴渝地区情报、知识的一切载体,以文字、图片资料、考古发现、文物、建筑风格、民间口头文学、口头言子、风俗习惯、数据库等为文献内容。熊笃先生从另一种视角将其分为巫山原始文化、巴族巴国文化、三国文化、丰都鬼文化、巴渝竹枝词民间文艺、大足石刻艺术、宋末抗元军事文化、明玉珍大夏文化、辛亥革命文化、陪都及红岩文化等十大系列的相关文献颇具特色。明确文献内容是巴渝地方文献战略举措的起点。
2.程序科学战略举措
程序是实体的保证,明确以收集、整理、分析、提炼、存储为巴渝地方文献建设的程序制度。
全面收集地方文献资料——按原始文献、加工后的文献、文献研究的分类进行文献收集。原始文献又称第一手资料,是散落在民间、企事业单位、附注在文物上的资料,还没有人把它当资料收集起来;一手资料还应注重把文物、风俗习惯、建筑风格、口头传递等文献形态向图片、文字为主的纸质文献转化,这种文献是收集的重点;加工后的文献是二手资料,包括市县誌、史书记载、当时的印刷品、报纸、杂志等;文献研究是指历代骚客文人对当时文献的研究成果,包括训诂、辩伪、提炼、归纳等。文献收集是首要程序。
规范整理已收集文献——文献收集起来以后,必须由收集主体对一手文献按图、表、文字、照片、音像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专项整理成果并提交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再由地方文献室专人将收集起来的材料进行整理,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专题文献资料汇编,并将汇编录入地方文献数据库,这是第二步。
科学分析归类整理后的文献——由重庆图书馆组织图书情报领域的专家运用去伪存真的方法分析文献的真伪,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文献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运用因果分析法揭示文献之间的因果联系,形成巴渝地方文献专题分析成果,这是第三步。
抽象提炼文献的文化精髓——抽象提炼是文献专家的工作。建议重庆图书馆定期聘请专家对整理、分析过的文献进行研究,抽象提炼各种文献资料的各种文化因子,将不同文化因子进行整合,提炼出文献支撑的文化精髓,这是第四步。
完善文献存储系统——经过成千上万的人的努力才形成有价值的文献,如果存储系统不完善很有可能前功尽弃。建议重庆图书馆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加强文物、风俗习惯、建筑风格、口头传递等文献形态向图片、文字为主的纸质文献转化,出版纸质文献汇编,建立中央服务器存储与纸质留存相结合的地方文献存储体系,以避免文献灭失,这是终点。
程序科学战略举措应当以制度的形式肯定下来,以保证相关人员照章办事。
3.健全机制战略举措
地方文献发展的实体战略和程序战略必须以机制做保证,否则将成一纸空文。建议建立行政与激励制约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行政机制——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通过行政渠道,促使直线下属机构,把地方文献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特别是文化部门必须将文献工作作为重点之一。建议将地方文献工作纳入文化部门政绩考核范围,从行政组织系统保证地方文献工作顺利开展。
激励制约机制——市文化委员会出台地方文献提供奖励办法,明确规定任何一个人提供巴渝文献的资料,通过专家鉴定确实有价值的,给予相应的奖励,以调动文献收集、献出的积极性。对于文献工作不作为的领导干部提出批评,破坏文献工作的给予相应的处罚,以约束影响地方文献工作的负面行为。真正形成人人收集文献、人人献出文献;主动收集献出文献光荣,不作为、破坏文献工作可耻的文化氛围。
(三)巴渝文献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条件
1.建立健全巴渝文献发展战略实施的组织系统
组织是系统的灵魂,巴渝地方文献的发展战略实施离不开建立完善的组织系统。建议建立以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为领导,市、区县图书馆和三峡博物馆牵头,整合社科院和在渝高校的图书馆,全面负责巴渝文化的文献收集、整理、提炼、出版、保存等工作。建议市文化委员会下设地方文献工作科,负责协调地方文献工作;强化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对地方文献工作的组织、管理、指导功能。真正形成组织健全、功能齐全、机制灵活的巴渝地方文献工作组织。
2.科学规划巴渝文献战略蓝图
把巴渝文献战略决策变为战略行动,科学规划蓝图是前提。建议由重庆图书馆牵头查找现有规划的不足,组织专家起草《重庆市地方文献发展战略规划》,并写进《重庆市图书馆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运用文化领域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影响力,促进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十三五规划将其明确定位,力争将巴渝文献战略纳入重庆市十三五规划——至少点到,这样巴渝文献战略实施才有规划依据。
3.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
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含抗战文献)总共11万余册,除去抗战文献89 621册,仅有22 000余册;而湖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就有10余万册。重庆市专门从事地方文献收集管理的工作人员、专家人数偏少。建议重庆图书馆增加地方文献室的编制,区县图书馆至少有一人专职从事地方文献的管理工作,形成地方文献收集管理的强有力的团队。
重庆市地方文献基本没有专门的资金投入。建议市财政设地方文献发展专项经费,由重庆图书馆负责实施,通过项目的形式组织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出版、存储——没有专项资金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重庆市直辖以后,重庆图书馆外观面貌焕然一新,内在设施也有较大改变;但地方文献的相关设施相对落后——没有专门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议市政府纳入财政预算,为地方文献拨专项资金用于平台建设和实施激励政策。资金到位后重庆图书馆尽快购置中央服务器,并和全国全世界联网,能保证用户在第一时间查到地方文献的最新信息。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巴渝地方文献是巴渝文化的载体,只有地方文献发展战略规划科学、目标明确、举措得力、机制健全才能不断提升区域文化的品位,丰富华夏文化的内涵,进而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谢怀建杨小扬.巴渝文化、陪都文化、红岩文化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重庆精神文化建设[J].探索,2001(1):120-123.
[2]熊笃.论巴渝文化十大系列[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38-45.
[3]王定天.三峡文化、巴蜀文化、巴渝文化及其他[J].四川文学,2008(3):47-51.
[4]罗玲.“巴渝文化研讨会”综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84-86.
[5]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记[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213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