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调查——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
2014-08-15赵林,苏琳
赵 林,苏 琳
(1.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山西运城 044000;2.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长期的指导思想,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研究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只有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及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对研究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掌握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是十分必要的。
一、调查对象
本次共调查山东农业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320人。其中,男生127人、女生193人,分别占总数的 39.7%、60.3%;汉族309人,占总数的96.7%,回族、满族、苗族和白族所占比重很小;团员占61.1%,入党积极分子占15.0%,预备党员占1.3%,党员占22.6%。
二、调查结果
(一)研究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总体不高
在回答“您看过多少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的问题时,2.9%的学生选择“很多”,28.3%的学生选择“一般”,61.9%的学生选择“很少”,7.0%的学生选择“很少”;在回答“您知道多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名篇名家”的问题时,3.5%的学生选择“很多”,69.4% 的学生选择“有了解”,27.1%的学生选择“没有”;在回答“关于‘马克思主义’您了解多少”的问题时,9.8%的学生选择“很多”,75.1%的学生选择“一般”,14.2%的学生选择“很少”,0.9%的学生选择“没有了解”。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多停留于表面,认真、深入学习的寥寥无几。
(二)研究生多数有信仰,认为信仰意义重大,但信仰选择多样化
在回答“作为大学生,您有信仰吗”这一问题时,58.7%的学生选择“有”,12.9%的学生选择“没有”,28.4%的学生选择“不好说”;在回答“您认为树立正确的信仰对人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吗”这一问题时,87.8%的学生选择“是”,1.6%的学生选择“否”,10.6%的学生选择“不好说”;在回答“有人说信仰是一个人成才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您赞同吗”这一问题时,78.4%的学生选择“赞同”,6.3%的学生选择“不太赞同”,3.7%的学生选择“不赞同”,11.6%的学生选择“不好说”;在回答“人是要有信仰的,要是可以选择,您会选择什么”这一问题时,44.6%的学生选择“马克思主义”,4.4%的学生选择“享乐主义”,7.6%的学生选择“个人主义”,13.0%的学生选择“宗教信仰”,30.4%的学生选择“其他”。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绝大多数研究生都有信仰,认为信仰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信仰选择出现多元化。
(三)未来研究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任重道远
在回答“您认为影响信仰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28.4%的学生选择“家庭”,16.3%的学生选择“学校”,6.5%的学生选择“政府宣传”,40.7%的学生选择“自身社会实践”,3.8%的学生选择“网络”,4.3%的学生选择“其他”;在回答“如果学校社团开展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活动,您会选择参加吗”这一问题时,50.2%的学生选择“会”,49.8%的学生选择“不会”;在回答“如果参加,您是以什么心态参加的”这一问题时,26.2%的学生选择“喜欢”,39.2%的学生选择“好奇”,34.6%的学生选择“纯粹只是看看”;在回答“如果学校开展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专题课程,您有什么看法”这一问题时,43.6%的学生选择“支持”,51.9%的学生选择“中立”,4.5%的学生选择“反对”;在回答“您会凭着自己的兴趣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吗”这一问题时,11.0%的学生选择“经常”,42.9% 的学生选择“有时”,31.0% 的学生选择“很少”,15.2%的学生选择“不会”。通过分析可知,多数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一般不会自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这样不利于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结论是: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危机。
三、原因分析
任何事情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危机的原因也是多样而复杂。
首先,自身原因。现在的研究生以80、90后为主,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过着优越的生活,要求所有人都以自己为中心,养成了一种自高自大的性格。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强,但“行动上则表现出很强的叛逆性,容易走极端,而且自制力差,主观和随意是他们的特性”[1]。他们向往自由的生活,不愿受任何拘束,追求与众不同。这些学生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由于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缺乏预见性,往往造成他们内心的焦虑、脆弱和自暴自弃。
除此之外,不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导向也是造成研究生信仰危机的重要原因。他们“并不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也没有正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在行动中也无法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引导,因此对于一些原则性问题就无法正确的做出判断”[2]。有一部分研究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修够学分,保证自己顺利毕业。因此,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仅限于每周的上课时间,而且对于不懂的地方也不闻不问,更不用说深入思考、指导自己的行为了。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不了解,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更加艰难。
其次,家庭教育原因。孩子最先接触到的是父母,他们的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关键作用。由于实行计划生育,许多研究生都是“独苗”,因此被父母百般宠爱。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教育也就存在一些错误: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思想品德方面的学习;不考虑孩子意愿,强行安排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用金钱来刺激孩子努力学习等。这些做法导致孩子性格暴躁、孤僻、叛逆,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现在好多家长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依旧我行我素。
其三,社会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新问题不断涌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就业难、看病难、读书难、买房难、养老难、维权难,道德滑坡,贫富差距扩大,贪污腐败越来越多等。这些问题都与研究生密切相关。他们拥有美好的理想,认为自己学历高,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但是,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严峻的形势考验着他们,巨大的竞争压力使他们更加无助、迷茫,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
其四,文化教育原因。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伴随网络的普及,各种国外思潮涌入中国,如新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等。它们不仅对马克思主义提出挑战,而且对人们思想产生巨大影响,动摇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观念落后,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理论实践脱节;管理不科学;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
四、对策建议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它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3]。社会应该为弘扬、发展马克思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研究生是祖国的人才、国家建设的栋梁。作为未来社会主力军之一的研究生,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自主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
研究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自主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既是研究生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研究生的必然要求。只有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第一,端正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重要思想武器。它以实践为基础,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指引人类社会前进方向,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必须端正态度,这样研究生才能学好马克思主义。第二,认真研究文本。学习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办法是回归原著,即深入、反复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认真阅读著作,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质,并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清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哪些是必须发展的、哪些是必须抛弃的。第三,坚持理论实际相结合。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运用到实际生活。在思想方面,研究生必须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牢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增强本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
人不是独立的个体,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生也是如此。要使研究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家庭方面,父母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重视智力教育,又要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同时,要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创造一种温馨的氛围,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更好地面对、适应社会发展。学校是接受教育的场所,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要坚持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追求理性、自由、创新,开展课外活动,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使大学生逐渐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对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发挥巨大作用。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希望社会为自己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研究生也不例外。重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营造自由、民主、文明、公正、和谐的社会氛围。完善社会建设,重点解决研究生关心的就业、住房、医疗等问题,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关怀,从而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改革落后的教育体制
研究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学校教育是关键。高校都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教育体制,它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首先应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把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为本,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情怀。马克思主义教学须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迎合学生心理,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度。其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形式,老师、学生互动起来,双方地位平等,可以自由进行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须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就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引导他们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多增加实践环节,加深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进一步增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同时,在管理方面,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各自职责,注意引导和监督,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最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术业有专攻,老师必须对自己所教课程十分精通,掌握最前沿的信息,提高教学时效性;定期培训老师,既提高学术水平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以更好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完善考核机制,明确奖惩制度,激励老师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时代的产物,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研究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加强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促进研究生个人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1]张倩.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28.
[2]杨超.高职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8.
[3]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