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财务部门领导干部公信力的思考

2014-08-15尚昭晨

关键词:公信力财务部门领导者

尚昭晨

(长春工业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130012)

一、规范财务部门领导干部的选拔及任用机制,提升领导干部公信力

从外部环境角度观察,领导干部的选拔及任用是各部门工作的重要一环,选拔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日后的工作,“公平、公开、择优”的选拔必然会提升干部任用的民主及科学程度,作为财务部门更是应该从源头上把好关,如何选干部、配班子,合理化制定用人标准,规范选拔流程,强化科学的竞争方式,完善财务用人考试制度,真正意义上选出财务管理可用之才,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之一。

(一)加强民主参与机制

作为财务部门领导者,不论是工作在政府部门还是高等学校,如果通过民主评议层层选拔,那么他的公信力必然高出非正规渠道上任的领导干部。选拔领导干部不仅要重视德与才的考核,让群众打分,还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为人正直才能为日后清正廉洁增加砝码,规范全民参与、全员参与的选人机制,选出大家信得过的领导者。“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1]也就是择优选择吸纳人才,并且把这些人放在对的位置上,群众的参与正是有效的监督,民主参与也正是群众参与权、监督权的落实,以民为主,体现民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让群众真正参与到干部选拔之中。

(二)加强干部教育培养与考评机制

领导干部公信力具有可培养、可再塑的特点,因此财务领导者上任后需要不断地学习财务知识,时刻关注财务制度以及相关准则的变化更新,也需要大家的监督,更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来考核干部工作是否做到位,是否真正落实了财务领导者应尽的责任,履行了财务带头人应有的管理任务。财务部门的重要性无形中给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日常发生的各种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学习与考核相结合,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下属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是衡量领导者公信力的重要指标,把各方群众的意见汇集,尤其重视基层群众声音,经过科学整合分析后,形成真实意见,规范财务领导干部定期考试与下属满意度调查,让大家成为评价主体,最后根据考评结果公信力高的领导干部应该得到重用与表彰。

二、培养明智的决策能力是提升财务领导干部公信力的前提

从内在素质方面分析,正确的判断,明智的决策是领导干部获得群众认可的前提条件。财务部门领导者对问题的把握分析是否有前瞻性,日常会计处理是否规范得当,制定的原有工作计划、目标是否能及时调整,这些都对整个工作的完成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接受群众意见,吸取大家的建议是领导干部决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群众发挥聪明才智为整个部门做贡献的职责所在。

(一)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从谏如流自古就是领导者能够做出正确决策的关键,远到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近到当今社会的部门主任、科室干部,要增强判断是非的能力,就应该重视接受群众的智慧和大家的意见。财务部门作为一个单位的核心部门,单纯的财务报销已经不能满足新任务、新形势下的管理需求,财务管理能力以及财务分析能力不仅是财务领导者一直以来踏实业务基础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虚心接受下属意见与善于听取下属的建议都是领导者明智决策的关键。事实上,领导者要听取群众意见,首先要有足够的诚意,要提供一个进言的宽容环境,让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工作在一线的广大群众有足够的发言权,从实际基层角度出发,为领导献计献策,领导者只有广泛听取民意,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从而提升了领导者的公信力。

(二)创造环境,人人平等

领导干部听取不到群众所提意见的最大障碍就是部门单位中的大氛围没有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让领导干部听到基层的声音,一个人人都能说,人人都敢说的环境下,领导与群众达到纳谏进言的最高境界,平等对话切实是提升公信力,确保工作正确方向的有效途径。当然,群众的建言献策水平也是能否把广开言路发挥到最好的关键,群众对事情的前瞻性预见是否准确,提出的意见可行度高不高,包括表达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都很重要。可见作为财务人员应该把提升自己职业判断能力,完成每年一度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积累会计处理经验作为一种敬业精神,全力配合领导干部,保证日常工作顺利进行。

三、培养钻研的工作能力是提升财务领导干部公信力的关键

(一)善于向群众学习

提升公信力,提高工作能力,首先要从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入手,跟随党和国家最新的精神要求,关心国家大事,通过自身思想政治学习带动群众,把大家的思想也提升到与党和国家同一高度。毛泽东早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就说过:“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2]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又放回到群众中去解释,化为更系统的意见,并在行动中检验,如此循环往复,得出正确的领导方法,主动向群众学习,善于向群众学习,这一路走来人民都享受着正确领导的各项惠民政策,可见,人民群众的智慧对于领导干部是多么重要性。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需要掌握财务、税务、统计、金融、计算机、经济法规等相关领域知识,全方位了解学习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新任务,所谓术业有专攻,即使是财务管理者或领导者也难确保方方面面都精通,可见下属在某一领域的专长,会为领导者做出正确决定加上一注砝码,同样,领导者积极主动的向周围群众学习,也能为提升公信力打一剂强心针。

(二)处事果断的魄力

如果领导干部做事优柔寡断,拖泥带水,办公效率也随之下降。人民群众真正信任的领导干部,是办实事、察实情的好干部,是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扑下身子抓工作,把功夫真正落实到工作上的人民公仆,具有总揽大局的战略眼光和关键时刻果断作出重大战略决策的领导能力。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存在的差异性注定了财务部门领导者肩负的重要责任,监督和管理好每一项会计处理,及时准确的为其他部门服务,每天的极大工作量练就了财务工作者必须有精湛的业务处理功底,财务领导者必须有处事果断的魄力。

(三)超前的战略眼光

每一位领导者的手里,都掌握着权力;每一位领导者的肩上,都肩负着责任;这种责任与权力就要求领导者需要具备超前的战略眼光和掌握大局的能力。远见卓识的确是一种能力,邓小平同志就凭借他的战略眼光做出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正确判断,面对国际大局势的变动,也能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毛泽东同志赴渝谈判,用超凡的勇气和战略眼光主动出击,亲赴政治谈判,争取了民心,更加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和优势。当下,这样的远见足够成为领导干部做出正确决策,把整个团队带向更高点的必要条件。战略眼光是一种立足全局的眼光,作为财务领导者需要高瞻远瞩,具体而言就是准确把握每一笔收支的合理合法,对会计处理的正确与否作出评估和判断,及时纠正有错误倾向的会计处理,即使是不易发现的错觉苗头也需要领导者用超前的战略眼观给予下属指点和提醒,财务处理上不允许有小失误,小失误往往容易酿成大错,给整个单位带来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这也就是财务工作的严谨性特点。

四、培养清正廉洁的品质是财务领导干部提升公信力的保障

(一)恪守廉洁不奢靡

群众的认可和追随,是对领导干部工作和能力的极大肯定,处事公正而不怀私心,生活节俭而清正廉洁,要想做到心中有“公”着实不易,没有私欲方能正;没有隐瞒方能明,大刀阔斧谈廉洁,不如踏踏实实从日常生活不奢靡开始,所谓轻者重之端也,勿以恶小而为之,吃了不该吃之食,拿了不该拿之物,占了不该占的便宜,最终可能毁了自己的领导道路。刚开始小恩小惠,而后大吃大喝,一步步沦陷,清官也就不觉间被腐蚀成大贪官了,人民群众很难会相信这样的领导干部。

由于掌握着整个单位的资金流动管理,往往有人会误解财务部门的领导干部吃喝应酬都是一路绿灯的,事实上,对于一个有完善财务制度和工作流程的部门及其领导者而言,实事情况是他们更加严于律己,给其他部门做出榜样才是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如今,经济水平提高,生活物资丰富多样,生活节俭不代表不能快乐工作,不代表像“苦行僧”一样死板教条的工作生活,而是要求财务部门应该意识到部门本身的特殊性,肩负起财务部门应该规划好收支,反对铺张浪费的责任,带领其他部门更好地为群众利益、集体利益服务,如此一来无论是财务部门还是其领导者的公信力都会随之提高。

(二)财务公开,以诚为本

“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也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领导者手中的权力,吸引了各种诱惑找上门来,用金钱设置圈套,用权力设置诱饵,用美女设下陷阱,诱惑实在太多,领导者要是不懂得拒绝,没有坚持住立场、滥用职权就会被拖下水,相反,在群众眼中有公信力的好干部必定是诚信为本,为民务实的人民公仆,有信誉才能取信于人,才能凝聚人心。财务部门管理者失去诚信也就失去了领导力,领导力与诚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财务部门失去了他人对你信任的同时也就失去了领导力。在财务管理者的带领下,财务部门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规范性,使财务工作真正做到以诚为本,财务问题反馈及时顺畅,为各部门服务的同时得到大家的认可和信任。如此可见,拒绝诱惑,诚信为本,财务公开,及时反馈对提升领导者公信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领导者公信力作为一种民主的信任力,不是由单一途径在短时间内生成的,也不是片面由单一因素影响的,多种渠道天长日久才能积累出人民群众对领导者的信任,对整个负责部门的信任。为民众谋利、从政廉洁,对群众付出真正的感情,群众才能用真心支持领导者,通过分析思考,领导者应该意识到提升自身的品质和能力等综合因素,才能更好的获得下属和群众的认同,领导者公信力,事实上就是群众对领导者品质和履行其职责情况的综合评价。

[1]潘云良.领导者素质分析与测评[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2]田广清.中国领导思想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公信力财务部门领导者
闭目塞听,才是领导者的第一大忌
真诚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内参影响力与媒体公信力
金圣节能清净剂 节能减排领导者
香港红十字会公信力长盛不衰的原因
我军早期著名的领导者黄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