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影响
2014-08-15柯晓梅彭金发
柯晓梅,彭金发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结合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在对中国社会具体经济状况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经济思想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则吸取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将经济革命和经济建设中的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再用所形成的经济理论来指导实践。而实践证明,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中国主要的传统经济思想
(一)以农为本的思想
农业是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生活正常化的必经之路,它是古代社会的决定性生产部门,从事农业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在中国古代,不论是主张“崇本抑末”的思想家,还是主张“工商皆本”的思想家,都很重视农业生产。因为农业生产可以为人们提供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条件,同时农业生产也是军事实力的基础。在《汉书·文帝记》中有“农,天下之大本也”。而在《管子·治国》中也强调“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栗多,栗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把农业看作是强兵拓疆的基础。因此,“崇本抑末,务农重谷”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在我国的封建地主制社会中一直处于支配地位。所以,以农为本,是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的重要特色。
(二)均平和调的思想
自古以来,土地占有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基础。而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使用权是农民生存的第一个基本条件。[1]不论是起义的农民领袖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都提出过均平土地的思想。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而要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手中获得土地是比登天还要难的一件事情,所以洪秀全要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均天下田给天下农民耕种,以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他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农民的土地思想,它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孙中山,他所倡导的民生主义就是以“平均地权”为着眼点,并且他的“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思想,完善了中国传统的均平土地的思想,并认识到农民的真正问题是土地问题。1905年,孙中山把“平均地权”作为了同盟会的经济纲领。由此可见,均平和调的土地思想,是中国传统土地思想的显著特色。
(三)开源节流的思想
在古代,很多思想家都已经意识到,国家的发展,必需正确认识财政的分配与社会生产的相互关系,必需重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繁荣。在《荀子﹒富国》中就有记载“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讲的是理财治国之道,应该从鼓励生产这一根本入手,同时要对百姓轻赋薄敛以致百姓能够按时耕种以广开财源,除此之外,要努力节省政府的支出,这样才能充实国库并留有后备以防意外。这就说明了社会要发展,就必须开辟财源、增加财富,从而增加财政收入。而在《墨子·七患》中也提到“固本而用财,财财足”说明了要把财政支出用于有效的社会生产中,才能使财源充裕。即使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传统的财政思想虽然受到了资产阶级财政学说的影响,但是开源节流的思想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四)崇尚简朴的思想
勤劳简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崇尚简朴作为一种传统的消费思想,可追溯到《尚书﹒大禹谟》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顾炎武主张节约使用社会产品,并用节约所得的物质资料和劳动力开发山泽利源。而荀况的“节用御欲”消费观也是传统的崇俭思想。他认为应该节制目前消费,以备将来。就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2]。因此,在一些物质条件不容许的条件下,人们应该加以节制。
二、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影响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深深地植根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土壤之中。在中国主要的传统经济思想中,无论是以农为本的思想、均平和调的思想和开源节流的思想,还是崇尚简朴的思想,其每一方面的思想都对毛泽东分析和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毛泽东的一些主要的经济思想是从中国的传统经济思想中汲取养料,并根据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从解决实际问题和指导实际工作出发发展起来的,是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说的是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食物为头等大事。毛泽东从一开始就很重视农业生产,他批判地继承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传统经济思想,在对农业和国家国民经济关系的认识过程中,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中指出,在目前的条件下,农业生产是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它不但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而且需要解决衣服、砂糖、纸张等项日常用品的原料即棉、麻、蔗、竹等的供给问题。[3]而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顽固派对抗日根据地采取经济封锁的政策,从而使毛泽东进一步认识到农业的重要。他认为农业对粮食生产和工业等原料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点上,他与中国传统的“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的思想是一致的。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初步提出了如何处理农业和工业这两个国民经济的关系,认为应该要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4]1427,并于1951年12月提出为了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在总结苏联等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毛泽东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在《论十大关系》中他就提到了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提出要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在1957年2月27日《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了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问题,强调“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5]。1962年9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了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6]至此,毛泽东“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已经形成,它批判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以农为本的思想。
(二)“没收封建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思想
在当时的中国,最显著的国情便是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毛泽东根据这个最实际的国情,认为“农民问题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7]。在认清我国的基本的国情之后,毛泽东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1928年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将一切土地没收为苏维埃政府所有,然后分配给农民耕种,禁止买卖。这个规定显然受到了“平均地权”思想和《天朝田亩制度》的影响。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而到抗日战争结束后,为了解决地主与农民之间日益激增的矛盾,毛泽东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为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各农民,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目的是在消灭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的原则下,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4]1250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第一项就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他认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因此,应该采取暴力革命,发动广大农民群众,以便迅速地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度。[4]1314至此,毛泽东的“没收封建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思想基本形成。
(三)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思想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8],是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中提出的。这是对中国传统的“强本开源”思想的继承。毛泽东不论在什么时期,都以发展经济为基础,认为只有发展社会生产,才能创造物质财富,才能有充足的财源;只有保障人民所需要的供给,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改善,才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因此,毛泽东认为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应该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人民的财政负担。所以,毛泽东始终以减轻人民的财政负担为出发点,他在井冈山时期就主张要通过打土豪、筹款子来保障人民军队的供给,在抗日战争时期就主张要废除苛捐杂税。而在建国初期转变为调整税收、酌量减轻农民负担,所有这一些都体现了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财政思想即强本开源,轻赋薄敛思想的继承。
除此之外,毛泽东认为在财政的负担上,应该掌握一个合理的原则,他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井冈山时期,他把财政负担加在土豪地主阶级上;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有钱出钱,并保护商业;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则让地主富农多出钱。毛泽东的这种合理的财政负担原则,则是对古代传统的轻赋薄敛思想的发展。
(四)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思想
“节俭”是毛泽东一生对自己一贯的要求,他认为应该用较少的钱去办较多的事,这是对中国传统的“节其流,开其源”思想的继承。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曾提出要反对贪污和浪费;在抗日战争时期,又强调对人力和物力要十分珍惜;而在建国以后,则提出了要勤俭建国,他始终把节约看做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针对党内可能滋长的“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告诫全党要“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9]。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认为中国要想富裕起来,首先要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这样才能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才能使一个贫穷的国家富裕起来。并在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因此,毛泽东的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思想,深化了中国传统的崇俭思想。
三、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毛泽东经济思想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进行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辩证继承,并与中国当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将经济革命和经济建设中的实践升华为理论,并以自己的经济理论指导实践。毛泽东的经济思想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又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一)对当时经济问题的提出和回答
中国是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国家,面对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如何进行变革的问题摆在了毛泽东的面前。毛泽东以积极的态度和渊博的知识素养,创造性地提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他把农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提出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发展关系,确立“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并强调党的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发展,而且符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毛泽东在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到,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因此有平衡的要求。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在各方面、各部门以及各个部门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不断地产生、不断地解决[10],经济的发展也是这样。他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应该是螺旋式地上升,是波浪式地发展,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曲折性,是社会主义生产和社会需要两者之间的矛盾产生的结果。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始终是站在生产关系的角度上,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以此来分析中国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形态中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性质,作用,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分析各种生产关系内部的分配关系,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制订中国共产党对待各种所有制与分配关系的经济政策和阶级关系的政策。不论在任何时期,他始终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综上所述,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中国的传统经济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始终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整个经济思想体系的核心地位,顺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是适合中国这个具有特殊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它是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85.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1.
[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654.
[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544.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1.
[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78.
[10]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