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同化问题
2014-08-15侯杰
侯 杰
(淮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华裔美国文学诞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虽然当时一些华裔文学家撰写过很多文学作品,但因中国国力衰弱,没有在美国社会引起注意。随着一代代华裔学者在美国生活创作,这些人的作品也一改中国传统文学风格,呈现出以美国表现手法书写中国题材的文学特点。从整体趋势可以感知,华裔文学开始逐渐融入美国社会文化之中,并出现被美国文化同化的现象。正因为如此,这些华裔作家作品开始在美国社会产生影响,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华裔美国文学。
同化是比较专业的生理学概念,原指一种物体被另一种吸收的过程。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同化现象是指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接受、吸收、融合的缓慢过程,主要指社会语言和文化传统的融合改变。而美国化是指外来移民融入美国社会、并被美国主流文化同化的发展变化趋势。通俗地说,就是外来移民改变传统思想,成为美国人的一个过程。这些移民来到美国,为了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积极学习了解美国社会生活特征,尽量能够与美国文化融合,被美国社会认可。一直以来,美国社会对外来移民既接纳又排斥,总认为这些外来移民无法成为真正的美国人,其来美国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赚钱。同时,这些移民受传统思想文化影响,很多文化与美国文化差异较大,这也成为外来移民难以融入美国社会,被美国人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的原因。从中国移民角度来看,因种族和地域关系,亚洲移民真正融入美国社会困难极大,无法同来自欧洲移民相比,一方面受民族习俗差异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种族歧视困扰,无论子女上学、劳动就业都受到很多刁难,不被主流社会认可。这也使得移民美国的中国作家,写作内容仍然以传统生活为主题,造成这些作品很难被美国主流文化所认可。
早期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如《父与子》、《华女阿五》,引起美国主流社会的关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早期作品从内容上看,表现了华裔移民在美国融入当地生活的故事。正如亚裔学者金惠经和尹晓煌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的点评那样:以美国社会的模范性,和美国人对华人的歪曲来取悦美国社会,是为了被同化而刻意迎合的创作。将美国社会对华人的歧视,演化为自己、家庭、华人群体在美国社会上的懦弱,并以此博得社会同情,渴望得到同化和认可。这样的写作方式在当时很普遍,从中能够体现出作者以西方猎奇思维来展现本民族特征,这种表现手法,虽然赢得美国社会瞩目,但其所付出的代价是对中国文化更深的误解和偏见。在这两位学者看来,早期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全篇充斥着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强烈愿望,希望被同化,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以被美国社会同化而荣。作品中的主人公为了能够进入美国主流社会,采取多种方式,有些手段令人不齿,这也导致书中人物家庭所发生的巨大改变。这些作者采用的手段,成为文学评论家对其抨击、批评的内容。对于有些华人作家的这种写作态度,亚裔学者赵建秀,给予猛烈的抨击。他对这些作家所构建顺从美国社会,白人至上的所谓模范移民形象表示不解和谴责。在他看来,这些成功被同化,以美国民主为准绳的华裔美国公民形象出现在美国社会,是对民族传统的扼杀,是为了迎合白人统治而放弃自己尊严,迎合白人对亚裔移民的窥视欲。这样的文学写作,非但没有被美国社会接纳,反而会让美国社会误解亚裔移民的软弱和无知,成为在同化过程中的怪咖。赵建秀他的观点通过媒体的传播,在美国华裔社会引起广泛关注,是要被美国社会同化,还是保留自己传统民族性成为当时华人文坛关注的话题。
同化与反同化、民族主义与美国主流社会之间的纠结问题,也让一些非亚裔文学评论家参与到讨论之中,这也使得同化现象成为美国文坛的一个社会问题,逐渐被公众所重视。在美国批评家丽莎`刘等人的提倡下,在美国文坛开启了讨论阶级同化所带来的社会影响问题。在这个议题中,对于法农的《大地上的受苦者》进行探讨分析。在讨论中,丽莎刘指出,法农的阶级同化与民族服从,其本质都属于同一种理论,都是为了迎合殖民者利益而建立。在现代统治社会中,社会机制都在沿用统治阶级的老一套,都是对旧制度、旧体制的照搬。正因如此,同化主义才与民族主义产生对立矛盾。因民族主义所展现的影响无法同同化相抗衡,以至于出现取悦同化主义,背离民族主义现象出现。在丽莎刘看来,这种民族同化主义,因亚裔移民思潮而存在于亚裔美国文学中,成为这些文学作品展示人物命运思想的主题,也体现了美国社会与移民之间多而复杂的矛盾冲突。在现实面前,被美国社会接受,接受被美国同化的难题摆在华裔美国人面前,反映到这些华裔作者笔下,书中的主人公多体现背井离乡来到美国,从此之后为了融入美国社会,迎合美国现实需要,或迫于政治压力和利益驱使,开始全面接受美国文化,使自己能快速被美国同化,成为一名合格的美国公民。这是以放弃原则和原有文明传统为代价换来美国社会的承认,这种撰写内容能够取悦大部分美国人,但仍难掩亚裔美国移民在美国的思想困境。以至于为了得到美国绿卡融入美国社会,都要放弃原有的意识形态,完全以美国标准和信仰来生活,成为一名从内到外完全西化的美国公民。
这些华裔作家的作品,展现出华裔在美国人生蜕变的一幕,并以此来展开主人公的新的人生。这种思想和写作内容,随着时间推移,开始影响渗透到新的华裔移民思想中,以至于今天,很多华裔美国移民都觉得传统文化是僵化落后的文化,而美国文化才是代表着未来和方向。这样的观点虽然没有形成主流意识,但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与保留传统,发扬国粹,抵制被美国同化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对峙。随着第一代华裔移民不断离世,在美国本土出生的华裔开始了第二、第三代生活,这从小就生长在美国社会,已经被美国彻底同化,在他们内心对中国已经没有更多的民族感情,这也使得他们与新的华裔移民之间存在思想感情的不和谐。对他们强调民族化效果不大,如果硬是要让他们来保留传统,抵制被同化,很显然将遭到很大阻力和排斥。
由此看来,如何能引导华裔了解民族传统、感知民族性质很有必要。这也可以通过文学角度来反省分析。黄秀玲和林玉玲两位有影响力的华裔作家,着重分析了华裔美国文学中出现的同化与对峙反抗的两个极端现象。在这两位文学评论家看来,华裔作家中很多选取的题材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比如中华美食、料理和特色医疗手段如针灸、火罐等。这些传统民族文化内容,在书中主人公那里成为谋生手段,并以此来迎合美国社会需求以此为契机,走进美国社会成为被同化的美国公民。这类题材作品与《父与子》、《华女阿五》所展现的内容如出一辙。讲述主人公与美国人相遇,并引导其了解中华文化,同时政治内容参杂其中,在美国人的帮助下,来到美国,最终成为美国公民。这样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不断抛出传统文明来吸引西方人的注意力,同时也让书中人物借以取悦美国社会,甘愿被美国同化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美国人。这种表现,给人感觉华裔从传统落后走向现代文明,无形中提升了美国的价值观,从侧面也投射出一种信息,告诉人们传统民族的狭隘和落后。这种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对民族传统自信心的建立极为不利。
在对华裔移民社会、家庭,乃至不同性别在美国生活观察中,黄秀玲体察到不同的社会背景长大的华裔在美国被同化效果差异明显。这种差异,体现在从小在中国长大,在中国传统思想熏陶下长大。还有的是从小就在美国社会长大,完全没有接受正规传统教育,被西方思想理论洗礼过的华裔美国人。这使得传统与现代思想、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之间产生很多困扰难题。这也使得很多在美国社会长大的华裔作家更以同化思想来写同族之人。林玉玲利用赛义德《世俗批评理论中的衍/源生与附属》(filiation and affiliation)这种专业语言,来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同化问题。衍/源生之间是一种血统关系,与其相对应的是非自然衍生的一种从属关系。“衍/源生与附属这种对立关系,往往在同化叙事中成为建构文章结构的主要内容。小说中的主人公有着自己从属与附属关系的构建系统,随着故事展开,作者将主人公自有的系统转移到整个世界观和价值观中,通过这样的衍/源生与附属之间的张力,华裔美国文学在美国社会不断复制,不断演化。这使得无论早期华裔作家作品,还是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完全美国化的华裔作家,他们的作品立意和主题都呈现出被美国同化的主题内容。而传统文化内容反而成为被同化时期的附属,成为一种新的文学表现形式。这些华裔文学作品,融入了传统文化内容,对种族、阶级乃至人性划分进行质疑和表诉。这些穿插多种文化元素的文学作品,带有很明显的衍/源生和附属的特征,是华裔在美国接受西方思想后的思想产物。这些作品中传统文化已经不再是主导,被西方同化的叙述情节和表现手段,都展现出特定环境生活的华裔另一种思想状态。
随着亚裔美国文学影响力的不断加大,对其研究的力度也在不断加深和细化,华裔文学也成为学者们研究同化问题的探讨内容。帕特丽夏·楚(Patricia Chu)曾经撰文《同化中的亚洲人:亚裔美国著作权的性别策略》(Assimilating Asians:Gendered Strategies of Authorship in Asian America,2000),在书中,她以敏锐的察觉,系统地对亚裔美国人被同化的现实特点进行划分,总结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即所有生活在美国的亚裔最终都将被同化,只是这个过程有的漫长,有的短暂而已。如果不能接受美国文化,在美国将无法融入主流社会,也很难在美国立足和生存。从这里我们深刻体会到同化的威力,和被同化的后果。正因如此,在经历传统历史文化教育的华裔,要想在美国社会立足,要么被美国社会同化,放弃原有一切特点,成为合格美国人。要么团结起来,发挥自身影响力,以整体力量成为美国社会成员组成之一。华裔文学对美国化的表达,也是在寻求建立自己独特的文学传统,成为美国文化中构建华裔文学主体心愿。为了能以事实说明自己的观点,特丽夏·楚走访很多华裔作家,与他们探讨创作心理,以种族、文化传统等内容研究美国文学中的构建,从多角度诠释了同化与保持民族特色的关系。
另一位文学分析大师安娜·安林·程,从心里学角度分析华裔美国文学特点,在她看来,很多同化因素的形成,带给文学很多新的定义,为美国文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和生机。同时也对帕特丽夏·楚完全被同化是不可能的论断的肯定。她在《种族的忧伤:精神分析、同化和隐藏的悲伤》(The Melancholy of Race:Psychoanalysis,Assimilation and Hidden Grief,2001)中,展现了移民在保留传统和被同化两者之间的徨徨与无助。在美国华裔文学中,同化现象表现得十分明显,这样的生活环境,使人不停地对理想目标进行自我调整,个人思想行为都不知不觉的跟随同化脚步前进。这种看似进步,实则是以失去传统为代价,去刻意模仿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做法,带给美国社会少数族群华裔的心灵不少的伤害,是一种心灵的悲哀。有同化就有抗争,华裔在美国被同化的过程中,内心的种种自责、自卑和为了迎合美国社会做出的顺从态度,都会在这些人内心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痛。要想在美国社会立足,就要服从美国社会特点,这就使得被美国社会同化现象不可避免地出现。这种同化,其实只是表面被同化,是为了适应美国生活而转变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是殖民者为被殖民者设立的殖民标准。这种标准,完全是一种强加给其他民族的一种指令,这种指令虽然见效,但不能根除原有传统。这也导致种族差异将一直存在,无法完全被同化。正是由此,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和方位来审视同化问题,也不必因到美国环境改变而必须采用同化手段,要将这种方式看作是生存的一种策略,是在主体文化中展现多重文化现象的表达方式。
[1]张子清.与梁志英对话;我们是文化边界的闯入者[N].文艺报,2002-06-25.
[2]王德威.文学行旅与世界想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黄万华.海外华人文学中的叙事身份[J].学习与探索,2003,(6).
[4]李亚萍.海外华人文学的反思与拓展[J].学术研究,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