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劳动价值论的变化与发展

2014-08-15张周卫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劳动

张周卫

(中国药科大学 社会科学部,江苏 南京210009)

一、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变化与发展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变化与发展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经历了从威廉·配第到亚当·斯密再到大卫·李嘉图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威廉·配第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所处的时代是重商主义解体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时期。重商主义者强调流通过程,认为商业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直接源泉,而配第则强调生产过程,第一个提出价值的源泉是劳动,即商品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他有一句名言:“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1](P54)后来,亚当·斯密在他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把“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作为他研究国民财富的出发点,并且抽象出劳动一般,把它作为财富的源泉。这是他对配第以来劳动价值理论的重大发展。大卫·李嘉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什么样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问题,即必要劳动,而不是每个生产者在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这是古典经济学家对劳动价值论的重要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变革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评价很高,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的著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批判地继承了他们的劳动价值学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大变革。

古典政治经济学到了大卫·李嘉图时期,已经到了它的顶端和最后阶段,由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和阶级局限,整个劳动价值论自身的问题无法解决,如劳动产品为什么要采取商品形式?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价值的本质是什么等等。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没有说明价值的本质,第一,将价值仅仅看成是一种自然属性,是一种永恒的东西,没有认识到商品和商品生产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商品和价值具有历史暂时性质,从而将研究重心放在价值量方面。第二,没有明确将体现为价值的劳动和体现为使用价值的劳动区别开来。在《资本论》中,第一,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着重分析了商品价值的实质,并指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体。第二,马克思论证了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着重分析了抽象劳动,分析了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从而完成了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变革。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是劳动价值论最基本的内容,在此理论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阐明了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从而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2](P152)

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不断发展

(一)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探讨与发展

自建国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就在不断发展中。毛泽东曾经明确指出,价值法则是非常了不起的理论。以孙冶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开始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以及价值规律在其中的作用和地位。[3](P21-25)这推动了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学术界与实践界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明确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80年代初,于光远提出只要是参与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包括教育、科研、文艺和服务等行业的劳动,都是属于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4]围绕这一新的思想,展开对非生产劳动领域是否创造价值这一问题的学术探讨,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初级阶段论;在对商品经济的充分认识基础上,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3](P30-35)等等。这些理论都和劳动价值理论有着直接关系,也是劳动价值论发展所要面对的新形势。邓小平同志曾经多次强调,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为时代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5](P4-6)

到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开始发展起来,各类人力资源逐步进入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咨询信息服务、各类技术服务、旅游、文化、教育等,为社会提供各类非物质产品。由此引发学术领域的讨论,集中体现在第三产业的这些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哪些服务创造价值,哪些服务不创造价值。此外,讨论还集中在新出现的各类社会职业群体,如个体户、创业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是否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者,如何看待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起来。互联网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虚拟平台——相对于传统的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实体平台而言。时至今日,甚至在某些领域虚拟经济已经部分替代了实体经济,因而这个领域的各类劳动也成为学术领域探讨的焦点。

(二)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坚持和发展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马克思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他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6](P443)[7]马克思以原料生产为例,比如不直接从事原料生产的工厂小工、从事脑力劳动的工程师,甚至于监督原料加工工人的监工等等,所有这些劳动者,“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劳动者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功能就够了。”[6](P444)[7]这些劳动者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生产集体,组成了生产某种产品的活机器。[6](P444)[7]这表明马克思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其外延在扩大,原先一个人完成的工作在资本主义的分工协作过程中被分解为多个环节,由多人直接和间接地来完成,因此应当承认这些人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进入新的世纪,党中央和江泽民同志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思想。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和研究”。[8](P340-348)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和党中央认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针对的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时代背景。而在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既不同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也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时代不同,因此应当结合中国的实际,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在讲话中,江泽民同志首次指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很大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9](P15)而这些新的群体只要是通过诚实的劳动、工作,或合法的经营,就是为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较大的变化在于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性质的从业人员产生以及工作种类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这表明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的内容和范围在不断丰富和不断扩大,总体上这些劳动可以归纳为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和非物质生产领域,包括互联网领域的劳动。新型劳动者包括创业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等,他们的劳动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和根本需要。当然也应当注意区别,对于真正的劳动,即本质上和传统劳动一样,是通过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应该认定为创造价值的劳动。对于参与劳动的各类生产要素,虽然没有创造价值,但是应当承认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确认新的劳动形式,即确认这些新型劳动是否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第二,明确以怎样的态度来看待生产要素的作用和地位。这里再次引用配第的名言:“土地为财富之母,劳动为财富之父”,以客观的态度对待生产要素和劳动的关系,有助于让各种有利于创造财富的资源涌流出来,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挖掘各种潜能,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在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三、小结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现实发展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也逐步明晰,因而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需要把握一些原则:首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最根本的。其次,虽然马克思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但是揭示的是商品生产的本质问题和一般规律,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没有过时,可以借鉴和利用。第三,中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一切当从实际出发,理论要与时俱进,要能够为解决新问题提供科学思想和依据。

[1]何炼成.价值学说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2]逄锦聚,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李铁映.劳动价值论问题读书笔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于光远.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J].中国经济问题,1981,(1).

[5]李君如.学习邓小平的理论创新精神——纪念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发表10周年[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2).

[6]〔德〕马克思.资本论(第4卷)[A].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陈征.当代劳动新特点[N].光明日报,2011-7-17.

[8]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学习辅导讲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劳动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