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在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2014-08-15杨晓琴
杨晓琴
(赤峰市克旗计划生育服务站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产科出血性疾病是产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极易导致孕产妇死亡,部分产科出血疾病消除病因后达到了止血的效果,但是对于少数患者因无法止血,不得不切除子宫。当前,介入发射技术在产科领域中的应用,为重度出血性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某医院2013年1月~3月期间,对15例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患者采用DSA介入栓塞治疗,患者年龄范围22~38岁,初产妇12例,经产妇3例,经阴道分娩大出血患者6例,剖宫产大出血患者3例,中期妊娠中央性前置胎盘分娩前大出血6例,患者出血量在1600~3800 ml且出现不同程度休克。采用输血、输液方式积极所有患者抢救患者外,进行缝合软产道裂伤、按摩子宫等保守治疗无效后,实施介入栓塞治疗。
1.2 治疗方法
(1)治疗准备
为了抢救休克患者,开通静脉通道后及时进行输血、输液。
(2)介入栓塞治疗
行右侧腹股沟韧带0.5c m处,进行局部麻醉操作处理,行右侧股动脉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穿刺插管,依照常规方法在同侧或对侧髂内动脉利用5F导管进行插管,并对同步盆腔动脉行DSA,当发现造影剂外溢即可判断该位置为出血位置,进而准确把握出血位置和动脉分支。参考造影结果及时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或行髂内动脉前干,将导管固定后注入栓塞剂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或髂内动脉栓塞术,最后行DSA造影发现栓塞成功,监视半小时后发现患者血压稳定,且阴道无出血现象,将管道拔除后加压穿刺位置。
1.3 术后处理:术后使患者保持平卧姿势12~24h,并制动患者右下肢6h,观察患者穿刺位置是否出现血肿、渗血现象,以及下肢皮肤触觉、颜色与温度是否正常。并监测患者阴道流血、体温、心率、血压等生理特征是否正常,同时及时修正患者贫血与休克。
2 结果
2.1 疗效:对15例患者行髂内动脉造影,发现造影剂均出现了外溢。经过40~60 min的手术治疗均非常成功,患者阴道不再出血。
2.2 并发症:术后第二天共有10例患者出现轻度发热,2~5d后发
热现象消失。5例患者在术后2~3d感觉臀部疼痛,2~6d后疼痛消失。术后患者生理指标正常,24h后便可进行轻微活动,治疗1~2周患者康复出院。
3 讨论
3.1 介入栓塞治疗禁忌症: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经过保守治疗失败者,均可进行介入栓塞治疗。介入栓塞治疗未出现绝对禁忌症,但其具有相对禁忌症,例如生理特征不稳定等。本文研究的15例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患者保守治疗失败,并对其休克进行积极抢救,发现出现相关禁忌症,于是采用介入栓塞治疗。
3.2 栓塞剂的应用:产科出血性疾病治疗过程中,通常运用明胶海绵作为动脉栓塞剂,主要因为一方面海面状框架结构较为特殊,栓塞效果显著,且明胶海绵不会影响毛细血管网的正常工作,进而能够为子宫供应血液,防止其由于缺血而坏死。另一方面,明胶海绵可被血管壁吸收,进而保持血管的畅通,为盆腔血管供应充足的血液,减少对卵巢与子宫的影响。
在剖宫产手术中损伤动脉,则会出现局限性波动性血肿,即子宫假性动脉瘤。这种现象凭借自身机能无法消除,而且血肿会不断增大,破裂后引发大出血,不过该种情况发病率较低。在本文研究中1例患者在外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因血肿引发大出血,治疗过程中利用弹簧圈永久性栓塞该动脉瘤,致使其逐渐萎缩,进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其余14例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患者均运用明胶海绵栓塞动脉,达到了止血的效果。
3.3 靶血管的选择:髂内动脉前干与卵巢动脉、双侧子宫动脉三支动脉共同承担者子宫的供血任务,其中前者占10%,双侧子宫动脉占90%。这三支动脉均来源于髂内动脉,而且含有大量的分支。根据靶血管的类型可将介入治疗划分为经皮双侧UAE和经皮双侧ⅡAE两类,其中采用UAE方法治疗时并发症出现的机率较少,不过对插管操作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手术经历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当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抢救时应慎用该方法,以此避免其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另外,由于手术时间较长,使患者暴露在X射线时间延长,可能会给患者的卵巢等器官造成不利影响。而是用ⅡAE方法进行手术时,不但对手术技术水平要求较低,而且术后经过护理能有效消除并发症。在本研究中使用ⅡAE方法治疗的患者共8例,其中局部臀部疼痛并发症患者5例,经过4d左右的治疗该症状消失,5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微的发热并发症,治疗后消失。采用UAE治疗的患者共7例,术后有轻微的低热并发症出现,经过3d左右的治疗症状消失。
4 总结
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治疗当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无效时,介入治疗无疑是最佳选择,尤其在保护患者生育能力,降低手术风险方面优势较为明显。利用介入方法治疗时除了需要具备造影设备外,为了降低治疗中并发症发病率,需要放射科医生与妇产科医生密切配合,以此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1] 邵翠华,童亚非.介入治疗在重度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4)
[2] 王健,王庆杰,钦素英,王曦林,杨宗豫.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J].中国现代医生.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