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高血压病人的精心护理体会
2014-08-15曹长华
曹长华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人民医院 156300)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预防知识,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于2012—2013年共收治高血压病患者50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35岁;发病时间0.5天-35年,合并脑梗塞22例,脑出血2例,冠心病26例,肾衰2例。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的护理,患者血压控制良好。
2 护理措施
2.1 适当休息休息对于高血压患者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紧张的工作当中更要安排好自己的休息时间。对血压较高,症状明显或伴有脏器损害表现者应充分休息。通过治疗血压稳定在一般水平、无明显脏器功能损害者,除保证足够的睡眠外可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并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不宜长期静坐或卧床。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住院治疗观察。
2.2 饮食盐和胆固醇的摄入量都要合理的控制,避免血压的升高。多食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以清淡、无刺激的食物为宜。忌烟酒,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预防便秘,因排便用力可使血压上升,甚至造成血管破裂。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
2.3 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
2.3.1 目前抗高血压药物主要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a2+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是通过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目的。利尿剂应用不当可致电解质紊乱、高血糖、高尿酸血症、低钾血症、血脂代谢紊乱;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延长房室传导时间,老年人β-受体功能降低,可引起低血糖、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末梢循环障碍,因此不宜单独使用,应用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糖等变化,是否有心动过缓;Ca2+通道阻滞剂可使交感神经反射性增强,导致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浮肿,心动过速,使用过程中还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转换酶抑制剂对顽固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明显,但部分患者可出现血钾升高、粒细胞降低、膜性肾病、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可引起刺激性干咳及血管性水肿。患者应用此药时应随时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如有异常,告知医生,及时调整药物剂量;α-受体阻滞剂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2.3.2 用药注意事项 降压药物的使用从小剂量的开始,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服药后如有晕厥、恶心、乏力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脚高位以增加脑部血流量。老年病人,服药后不要站立太久,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脑部血流量减少,导致晕厥。用药期间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外出活动应有人陪伴,以防晕倒引起外伤。
2.4 注意病情如果出现高血压患者血压急剧升高,同时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考虑发生高血压危象的可能,立即通知医师并让患者卧床、吸氧,同时准备快速降压药物、脱水剂等,如患者抽搐、躁动,则应注意安全。
2.5 心理护理心情对高血压患者也很重要,要了解他们的性格和爱好,从而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特征给予指导,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时指导亲属要尽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的因素,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的抑郁或情绪激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活性增加,血压升高,因此,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等不良刺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了解老年患者的性格特征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训练自我控制能力,对于易激动的老年患者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3 小结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正确指导高血压病人了解高血压的知识,合理饮食、适当活动、调整良好心态、坚持合理的用药等综合性治疗,护理工作的好坏在治疗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