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口腔黏膜病的治疗方案
2014-08-15郭立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先锋医院157003
郭立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先锋医院 157003)
口腔黏膜病是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多为慢性病,其中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和灼口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三大疾病。近10年来,口腔黏膜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原来不常见的疾病已变为较为常见的疾病,如口腔念珠菌病、寻常型天疱疮和自伤性溃疡等。虽然口腔黏膜病发病率不及龋病和牙周病高,但对健康的危害性比较大,因此,对口腔黏膜病早期诊断,及时系统的规范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病理诊断
口腔黏膜科医生应熟悉病理。如活检前已进行了治疗,特别是局部用药后,病理上不典型,就要看临床表现。再如类天疱疮,没有上皮,只有溃疡面,固有层在病理上又无特征性,此时亦要结合临床表现才能诊断。
2 诊治口腔黏膜病的基本原则
(1)抗感染治疗:包括抗细菌、真菌和病毒;(2)免疫治疗:包括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其中免疫抑制剂疗效肯定;(3)替代治疗:如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4)手术治疗:对于口腔白斑局限性损害可选择手术切除;(5)心理咨询:评价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消除心理障碍,严重者需心理专科治疗;(6)其它:如中医中药治疗等。总之,口腔黏膜病治疗的基本目的是减轻症状,消除损害,防止癌变,预防复发。
2.1 制定治疗方案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同时告知患者口腔扁平苔藓虽然是一种难以根治的疾病,但通过治疗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与患者多交流,消除患者的恐癌心理。
2.2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初诊时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牙结石、残冠残根、与病变部位相邻的金属充填物及金属修复体等。
2.3 选择疗效可靠和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用疗效可靠、副作用小的方法治疗,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局部应用,同时使用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及抗真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可以使用中成药,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帕呋啉等。抗真菌药可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布,小苏打液含漱等。建议不轻易地全身使用激素,对于严重的病例可以用大剂量短期冲击疗法,但要严密观察,尽量减少全身副作用的产生。
2.4 复发后尽快治疗 如有复发必须尽快治疗。复发患者多于3-6个月复发,早期控制,可阻止蔓延,防止恶化。对于非糜烂无症状的口腔扁平苔藓有些学者认为不必治疗,只须定期复查。我个人认为也应进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治疗方法同前。
2.5 早期活检如果常规治疗无效或范围广泛,或发生在舌腹、口角区及软腭复合体处的口腔黏膜危险区域的损害应早期活检。有些病例可能出现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白斑共存的现象,或者在治愈的部位出现类似灼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值得注意。
3 中医的辩证论治
古今中医各家均把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以实火、虚火来分型,这是辩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溃疡的发病部位及全身症状都与五脏六腑经络有直接关系;脏腑经络失调,无不反映于口,心与舌、脾胃与唇、颊龈之间的关系较密切。3.1实火型中分心火亢盛、肺胃热盛、胃肠蕴热、肝郁化火。比如心火亢盛,循经上攻于口,而致口舌生疮,一般多发于舌尖部及舌侧缘,周围充血明显,伴心中烦热、急躁、失眠、口干、口渴、便干、尿黄,舌苔黄、脉数。治疗上口疮周围充血明显的,一般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金银花、连翘、板兰根、紫花地丁、蒲公英、牛蒡子、黄连、黄芩等。心火亢盛可用生地清热凉血降心火,配木通、竹叶、白茅根、车前草等利尿;心烦热口渴加生石膏、麦冬、玄参;便秘用大黄通便泻火。方药的组成、用量及用药时间的长短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3.2 虚火型中有阴虚火旺、脾虚湿困、心脾两虚。比如心脾两虚而致的溃疡个数不多,基底凹陷,而周围充血,水肿不明显,愈合慢,相当于西医诊断的重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这类病人常伴胸闷、心悸、失眠多梦、易疲倦乏力、唇舌色淡、脉细。一般用归脾汤加减,起益气养血作用,方药有人参、黄芪、白术、茯苓、龙眼肉、当归、远志、炒枣仁、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如果溃疡周缘充血明显则去龙眼肉、生姜、大枣,加黄连、生地,口干加麦冬、白茅根。所以实火型与虚火型表现的证候不同,经辩证论治后用药也完全不同。
4 总结
4.1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用抗菌素治疗无效,不应使用。在发作期可用免疫抑制剂,如左旋咪唑,但用药时间还有待探索,不能长期使用;在间歇期可用免疫调节剂,如胸腺素,同时可辅以复方丹参滴丸等。
4.2 对于白色损害,如果有条件,首诊应活检;如果不能活检,初诊病历记录要详尽。
4.3 关于口腔扁平苔藓,糜烂型的好治,但网纹型的难治,这易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对于白色斑纹,颊部的较易消除,舌背的较难,可以局部用药,如使用维A酸软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