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构想——以皖西学院为例
2014-08-15姚道武
姚道武
(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
0 引言
信息化时代,以传递信息为基本功能的新闻传播已成为受众沟通和认知世界的主流渠道。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迅猛发展,并与传统媒体合力将世界推进媒介化生存时代。于是,潜力巨大的传媒蛋糕成为资本竞逐的对象,支撑媒体竞争的人才需求量猛增,各大高校乘势凭借自己的实力或扩大新闻传播教育规模,或新办新闻传播专业。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也不甘落下新世纪传媒的班车,纷纷加入传媒运行的队伍中,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新生力量。但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或许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便匆匆上马,对新时期新闻人才市场缺乏必要的认知,导致他们起步便走传统新闻教育的老路,采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结果必然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是欠缺实战经验,就是视野狭隘,甚至所学的知识与社会行业的要求脱节。可如今的“媒介融合”却要求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换言之,就是要求他们成为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显然,传统的新闻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探索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培养模式。
一、传统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新型新闻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正赶上新世纪新闻传播领域的大变革,本应顺应形势需要培养为地方服务的、适应媒体融合的“一专多能”型应用人才,可事实情况却是:学校和专业是新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却是沿袭传统的,即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明显存在4个方面的弊端:一是强调单一的新闻专业教育,特别是单一的采编人才培养,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综合素质;二是同质化,求全、贪大,缺乏特色,很难培养适应地方传媒需要的人才;三是过细的专业分科化和系科单面化,使得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不匹配;四是教学上存在偏颇,比如专注理论教学,弱化实验(实训);专注校内教学,弱化顶岗实习(实训);专注课堂教学,弱化课外练习;专注教师讲授,弱化学生活动;专注系统理论传授,弱化案例分析等等。概而言之,就是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即便有点实践课,但由于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生也很难学到真正的东西。
(二)“封闭式”的实践教学阻碍了与行业的沟通交流
学校培养的学生质量如何,最终取决于用人单位是否满意,而用人单位的主要标准是看人才的动手能力。但是目前大多数新建本科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薄弱,且基本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基础实训和专业实训从目标设定到过程实施都由高校新闻院系自己决定,甚至是少数人凭借自己的感觉说了算。新闻院系更多的是基于传统和主观上的考虑,而忽视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传媒业界那种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专业智慧和实际的人才需求不能及时地吸收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中来。就连仅有的一点走向媒体的毕业实习,也往往流于形式,没能和媒体真正沟通合作,很多学生都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没有实质性收获。这种封闭的实践(实训)教学,势必会导致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新理念、不懂新技术、不能适应媒体工作的需要。
(三)“媒介融合”呼唤一专多能型新闻传播人才
“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报纸、电台、电视台以及互联网站的采编作业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如今在市场需求和全球大潮流的驱动下,媒体间除了融合别无选择。进入21世纪,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加快了“媒介融合”的进程。而媒介融合则催生了传媒市场对两类新型人才的需求: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前者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管理者。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这类人才单靠象牙塔般的传媒学院是培养不出来的。后者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如美国媒介综合集团所融合的媒介都是同处一地的地方媒体,其派往异地采访的记者都是多面手,他们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
毫无疑问,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媒业界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宽阔的理论视野,还需具备掌握多种传媒技术的强大动手能力。正如美国密苏里大学布莱恩·布鲁克斯教授所说的:“关于未来的新闻工作,我们有一种大胆的设想,媒体将大规模合并与联合。记者必须跨平台承担不同媒体交给的工作。98%的工作将和今天要做的极大不同。媒体将穿越不同的形式,打破藩篱,创造出媒体融合的新平台。”[2]显然,传统方式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媒介融合的需要。因此,21世纪新闻传播教育应在媒介融合的视野下,以培养“一专多能”的现代传媒人才为目标,思考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院社台站联合——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和媒介融合的潮流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探索新的培养方式,为此,不妨先听听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声音。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考察了22个国家的新闻教育之后,提出21世纪的传播人才应该具备4方面的素养和3种才能:即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和清晰准确的写作才能、传播才能及创造才能[3]。他们的理论对构建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来自业界资深人士的建议对构建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也获益匪浅。比如,广州日报副总编辑肖卫中提出“要探索出一套从高校单一培养到高校、传媒行业联合培养的模式”,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社委梅明蕾也认为“合理的或好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一定是学校、媒体和学生三者交相着力的产物”[4]。
关于“培养模式”的讨论,目前学术界见仁见智,因此,什么是“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学术界也无定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应该包括“目标体系(培养目标)、内容体系(培养什么)、方法体系(培养环节和培养方式)”。下面就围绕这3个方面谈谈“院社台站联合”培养模式的构想。
(一)目标体系
1、实现新闻教育理念的转变
构建新的培养模式,目的是要谋求新闻教育理念的突破,即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从单一的采编人才培养向复合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转变;由主要为各类新闻媒介机构培养人才向为各种社会传媒机构培养人才转变;由关注传统媒介向同时关注传统媒介和新媒介转变;由以学科为中心,重学术向以学生为中心,重实用转变;由车间式产品生产培养方式向市场化产品需求培养方式转变。
2、培养目标
我们所构想的院社台站联合是指在同一地区或同一城市,高校和新闻单位(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互动联合,共谋新闻人才培养之策,共商新闻人才培养之法,共出新闻人才培养之力,共担新闻人才培养之任。在这样的互动联合中,媒体单位与学院一起成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主体。拿皖西学院来说,就是要以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为中心,联合六安本地媒体(如皖西日报社、六安电视台、金寨电视台和六安新闻网站等),共同谋划、携手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媒常态化互动和交流,建设具有强大育人功能的人才培育场,凸显实践教学,最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新闻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把他们打造成面向市场,为地方服务的“一专多能”的新型跨媒体应用人才,为各级各类新闻单位、广告公司、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培养紧缺的、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二)内容体系
1、院社台站联合培养框架
高校(新闻院系)拟构建与地方媒体(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合作的“1+1+2”人才培养框架。以皖西学院为例,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应积极主动与六安电视台、六安新闻网、皖西日报社、金寨电视台等开展深度合作,搭建“1+1+2”人才培养框架,即大一一学年以学习全校性的通识课为主,穿插安排传媒类专业平台课,同时进行基础实训;大二一学年安排新闻传播专业必修课,进行专业实训,同时继续安排传媒类平台课;大三、大四两学年主要利用与媒体合作的大平台进行综合实训,同时穿插安排专业选修课,并继续开设专业课。
2、院媒合作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执行计划
为使“1+1+2”人才培养框架得到切实的落实,地方高校要联手当地媒体,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并根据新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重新安排教学执行计划。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在与当地媒体合作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依据学校教改思路,结合“1+1+2”的构想,重视通识选修课,夯实大类平台课,整合专业理论课,强化基础和专业实验(实训)课,尤其是要将实验(实训)课从理论课中剥离出来,构建从易到难,逐步提高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将实践教学体系纳入“1+1+2”的培养框架中,因为“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新闻学需要的是实战和实践”[5]。
(三)方法体系
1、培养环节
根据院媒联合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执行计划,落实“1+1+2”培养框架,应分3步走:
第1步:主要践行“1+1+2”模式中的第一个“1”,即大一一学年。此阶段主要结合学校的培养模式改革,以学习全校性的通识课为主,穿插安排传媒类专业平台课,同时利用学校应用文科综合实训中心和学院演播室开设基础实训课。
第2步:主要践行“1+1+2”模式中的第二个“1”,即大二一学年,此阶段主要安排新闻传播专业必修课,并利用学校应用文科综合实训中心和学院演播室以及校外媒体平台开设专业实训课,同时继续安排传媒类平台课。
第3步:主要践行“1+1+2”模式中的“2”,即大三、大四两学年。此阶段主要依据此前学院深入媒体(皖西报社、六安电视台、金寨电视台、六安新闻网等)进行调研,和媒体磋商长期深度合作达成的协议,利用与媒体合作的大平台进行综合实训,同时穿插安排专业选修课,并继续开设专业课(主要安排在大三),实现校内教学课堂和媒体实践课堂互动,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互补,即以校内课堂教育作为“第一教育场所”,以媒体实训(融入媒体业务团队中)作为“第二教育场所”,培育一种新型的师徒关系作为专业教育中师生关系的重要补充,实现专业教育中的双导师制。
此间,在形成一种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学生在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之间实行“轮训制”,即在扎实掌握自选方向的专业技能后,轮换岗位和指导老师,接受其他方向的技能训练,最终形成“一专多能”,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社会急需的、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跨媒体应用人才。
2、培养方式
在“1+1+2”培养框架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整合“院社台站”各自的优势资源,实行校企联动。
(1)人力联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策略。请进来,包括2个方面:一是聘请更多优秀的媒体人士到新闻传播学课堂,为学生提供现身说法,将业界最新的实战经验、经典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以弥补新建本科院校新闻院系缺乏实战经验教师的不足。二是请业界资深人士参与讨论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执行计划。学界和业界联手制定严谨的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进程,探索教学方法。走出去,也包括2个方面:一是选派年青教师深入媒体第一线进行业务进修或挂职锻炼,同时参与指导学生实训;二是指派专业教师到媒体,为媒体人讲授前沿理论。
(2)资源联动。即利用学校和媒体2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媒体单位可作为学生的“天然”实验室,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广阔舞台,学生融入媒体,直接参与媒体业务工作;学校应用文科综合实训中心和学院演播室等可作为媒体的第二实习场所,学生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这些设备为媒体加工产品。
(3)教学场所联动。学校的理论课堂与媒体的实践课堂互补共生,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进行,理论要到实践去检验,实践中遇到的理论问题要回到课堂再学习。
三、结语
在当今媒体资源大融合和企事业宣传多元化的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要办好新闻专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建本科高校均属地方高校,地域性很强,应该积极探索高校与地方媒体的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合作,大力依托地方新闻媒体,整合媒体资源,搭建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将媒体和高校同视为人才培养的主体,注重媒体对学生的再教育过程,实现校企互动、互补,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差异化办学特色。
[1]蔡雯.“专家型”记者和“融合型”编辑:浅谈美国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J].今传媒,2005(10):10-11.
[2]高钢,陈绚.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教育思索[J].国际新闻界,2006(9):51-56.
[3]张瑾燕,赵玉清.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8(4):367-369.
[4]周茂君,车蒙娜.“实践教学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峰论坛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封底).
[5]李希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学课堂:我是如何讲授国家精品课《新闻采访写作》的[J].新闻战线,2006(8):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