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变迁及启示
2014-08-15胡春阳
胡春阳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 合肥230601)
“Discourse”一词出自拉丁文,中文被译为“话语”,是由价值观念和语言符号构成的统一体,包括一定的概念、词句、语音、语法等要素,反映了特定言说主体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任何话语都是建立在一定时代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并体现着时代的特征。作为占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其理论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核心话语的变迁既阐明了时代的主题和任务,又折射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演进的路径和趋势。遵循这一思路,本文试图结合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分析核心话语变迁,总结基本经验,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提供理论借鉴。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核心话语变迁考察
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过程,从上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被引进中国,伴随着中国社会的革命、改革和建设而不断地丰富与发展,理论的拓展也带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核心话语的变迁,其核心话语大致经历过革命核心话语、建设核心话语、全面发展核心话语3个阶段。
(一)毛泽东思想:一种革命的意识形态话语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对于革命的理解侧重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去把握,列宁曾经结合俄国革命实践认为:“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种由于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候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1](P111)作为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思想,认为革命是破坏旧的上层建筑,解放新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根据自己对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解突出了革命的阶级斗争实质。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他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2](P17)这一革命话语有其产生的特定的历史条件,正如著名的犹太裔美国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1906~1975)所言:“迄今为止,战争与革命决定了二十世纪的面貌。”[3](P1)大规模的战争和阶级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表现形式,长期的敌我斗争的残酷性最终形成了这一时期以“革命”“阶级斗争”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的话语,并由此衍生出“革命运动”“革命行动”“革命组织”“革命队伍”“阵地”“战线”等革命话语体系。这种核心话语对毛泽东的影响很明显,他认为:“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4](P1847)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执政党,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解决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革命斗争话语应该逐步让位于经济建设话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认为:“在革命胜利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外国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4](P1437)党的八大又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力量来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5](P524)但由于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国内国际的多重矛盾,毛泽东将早期的革命理论引入到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之中,导致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意识形态领域仍然是以革命作为其核心的话语。在党的八大召开之前毛泽东就认为:“我们进行了两个革命:一个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夺取全国政权,一个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社会主义国家。”[6](P294)1957年在对国内时局的判断上提出:“我国人民群众反对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斗争的任务,是为了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彻底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革命是没有完成的。”[7](P578)1964年7月14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认为:“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和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必须在政治战线、经济战线、思想战线和文化战线上,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8]并随后提出了“阶级斗争为纲”的概念,这一时期毛泽东强调了意识形态在阶级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意识形态革命话语体系,成为后来文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核心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建设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话语
建设话语的形成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话语变革的先导。20世纪70年代末,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为内容的思想解放运动拉开了思想解放的序幕,以改革、开放、建设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逐渐地取代了长期在国家政治生活占据主导地位的革命话语。“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思考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此,邓小平提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 的 现 代 化 建 设 才 能 顺 利 进 行。”[9](P143)1978年12月13日又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确立,邓小平在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反复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建设为核心的话语体系,这个体系包括3个方面。
1、“经济建设”话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明确提出:“应该实现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10](P7)党的十二大以后,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原则。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P384)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提出来,强化了经济建设在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这一时期,邓小平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重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出现了许多围绕经济建设为核心的话语,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股份”“改革开放”等大量新的经济建设的话语。
2、“政治建设”话语。邓小平政治建设的话语理论基础是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进一步展开的,并形成“四项基本原则”“民主”“民主制度化”“政治体制改革”等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发表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正式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并阐述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保证了改革开放正确的方向又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稳定的大环境,同时,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强调了民主政治的重要性。1979年3月,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9](P168)1980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又指出:“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9](359)并强调了民主制度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认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11](P213)
3、“思想文化建设”话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通过一系列相关话语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思想。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上,认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9](P208)强调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作用,认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11](P15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才能真正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它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11](P143)。他认为科学教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规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新阶段: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话语体系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和要求,也是时代的核心话语,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在都非常关注全面发展问题,但由于受特殊时代条件的限制,在实践中往往关注于经济增长的模式。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党逐步改变了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强调社会的发展的科学性,并形成了以“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围绕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话语体系。
2001年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提出:“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 上,不 断 推 进 人 的 全 面 发 展。”[12](P294)在 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把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定位于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上再次强调:“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12](P538)从 新 的 时 代 条 件 出 发,江 泽 民把发展与社会主义生产力、文化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结合,并与党的执政理念紧密联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新的话语。
进入到21世纪后的中国,面临着黄金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的大环境,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中探索新的发展理念,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党的十七大上对其理论内涵做了明确的阐述,形成了一系列的话语群,主要包括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的话语群、发展的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话语群、发展的方法——“统筹兼顾”的话语群,并最终确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话语体系。
二、变迁中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特点分析
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在指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构成其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和范畴也有所不同,但通过对变迁的话语体系的分析仍然可以找到其共同的特点。
(一)话语变迁中的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依托于时代,不同的历史阶段必定会有不同的话语表现形式,所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一些新的概念范畴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当中带来了话语言说指向的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直至1976年大量出现的“阶级斗争”“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等话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上世纪90年代涌现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三个有利于”等话语;上世纪末至今出现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等一系列话语无不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13](P284)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不仅仅是内容的时代化,而且包括话语体系的时代化,用契合社会实际和充满时代气息的话语来阐述不同时代的特征,正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话语变迁中的具体体现。
(二)话语变迁中的大众性
列宁认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14](P467)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由人民群众所掌握并得到认同就必须完成大众化的过程。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变迁一直注重把晦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话语形式是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在毛泽东的革命话语中,常用大众易懂的话语形式来转换马克思主义话语。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来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形式——暴力革命;用“工农武装割据”“打土豪,分田地”来讲根据地建设;用“党指挥枪”形象描述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邓小平的话语同样简洁朴实,用“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走路建议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大些;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个有利于”“三步走”“白猫黑猫论”等一些通俗易懂的话语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也出现诸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大量大众式的话语。从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要求“使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到胡锦涛在2007年10月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虽不断变迁,但其话语的大众性却是一致的。
(三)话语变迁中的民族性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成为主导意识形态并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就必须要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相结合,用中华民族的话语表现出来。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都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隔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5](P707)邓小平也强调:“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9](P335)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6](P177)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出现了许多具有民族性的话语。比如“实事求是”对中国哲学“知行”范畴的改造,借鉴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的理想而使用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话语,科学发展观中出现的吸纳传统中国“民本”思想的话语等。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变迁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也不断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我们以后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在意识形态的话语变迁中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既决定着意识形态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也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直接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及执政地位的提高,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此,无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强调的实事求是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中始终贯穿着这一基本原则。在意识形态的话语变迁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和唯物辩证法,从人在实践中遇到的社会矛盾出发,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求是和创新的统一,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科学精神和民主政治的统一,从而推动话语创新。
(二)在意识形态的话语变迁中要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实践为本位
意识形态的话语变迁中要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本位,根据不同时期实践主题的变化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创新。近代以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社会面临的第一大历史主题,根据实践主题的需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话语体系,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当时中国经济的基本状况提出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话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都是时代主题的反映。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发展。”[17](P13)要牢固树立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站在时代前沿,把握时代特点,善于及时以话语形式阐述社会实践中创作出的新鲜经验。
(三)在意识形态的话语变迁中要处理好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要确定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话语主导权还必须要处理好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注重通过学术话语的积极创新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提供学理性的支撑。这就要求在厘清核心话语概念内涵、本质特征的基础上,以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学术梳理为切入点,分析经典作家核心话语形成的背景、思想发展动力,找到其上升为学术话语的路径,结合时代阐释好政治话语。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要贴近国情、民情,针对大众的心理状况获得认同,转化为符合大众接受心理的日常生活话语,以增强话语的感染力,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中的主导地位。
[1]列宁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M].陈国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八)[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8]毛泽东.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N].人民日报,1964-07-14(1).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5]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