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素分析
2014-08-15陈传万张宏喜李晓东
陈传万,张宏喜,李晓东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地方本科高校要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对生产一线中懂技术、善管理,会合作、善应用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步伐,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全国10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可以说是中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但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缺人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越来越成为制约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相当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存在着定位模糊,学科专业趋同化、人才培养同质化,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较弱等问题。但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到新时期、新阶段的一个战略命题,是地方本科高校生存发展的迫切诉求,也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因此,要充分把握影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全方位、系统地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转型发展,一般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性质、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过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指基于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瞄准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及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的深化改革改革,推动高校由培养学科学术型人才向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转变与提升过程。
1 转变思想观念,加强顶层设计,明晰转型发展方向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创办首先体现在教育思想的转变上。众所周知,威廉·冯·洪堡提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对德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研究型大学的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追求真理,科学研究是第一位的”。没有科学研究,就无法发展科学,也不能培养出真正的科学人才。洪堡不主张大学传授实用的专门化知识,而要求传授所谓的“纯粹科学”,这种知识是不含任何目的的。通过对“纯粹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及品格。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联系的日益加强,洪堡教育思想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要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爆发了一场“教育讨论”。使人们日益认识到:要保持德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是当时的高等教育所无法实现的,因此,只有建立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由于教育讨论的不断深入,人们在教育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对于构建应用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应用科技人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期待。于是在1968年10月31日在各州州长会议上签订了一个共同建立应用科技大学的协议[1]。1976年制定,1985年、1987年和1993年几度修订的《德国高等教育总法》规定,高等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学生从事各种职业作准备,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现在无论是大学还是高等专科学校,都把专业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突波了德国传统大学强调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进行纯科学研究的传统,使德国应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德国应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首先要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转型,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定位、特色办学。正如黑格尔所说:“理论工作要比实践工作的影响更大些。革命一旦在观念领域完成,现实就不能原封不动地维持下去。”[2]因此,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如果思想观念不能转变,那么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将不可能实现。转变思想观念,学校首先要加强转型发展的宣传力度,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会,推进转型发展理论研究,让全体师生员工坚信只有转型发展,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学校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从而坚定师生走应用型大学道路的自信。
2 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扭住转型发展龙头
学科是大学学术组织存在的核心特征,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千万不能淡化学科而只重专业建设,而要突显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地方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是围绕专业来建设的,必须破解“学科壁垒效应”,改变研究型大学纯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路,加强学科群和跨学科建设,以按照“以应用研究、应用性成果转化、成果推广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的领域性学科建设新思路,瞄准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重大战略领域,以学科群对接行业产业,以专业群对接企业,寻找学科专业建设的主攻方向。
加强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耦合度,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快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学科专业建设重点和方向,加强与产业链对接的专业群建设,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提升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
(1)认真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本校学科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学科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已经建设将会有一段时间的检验期和观察期,需要有一个循环。因此,在设置专业之前必须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提高专业建设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调研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地方行业产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及对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充分了解;二是对学校自身的学科专业建设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如毕业生就业情况、生源情况、专业结构、师资力量、实践教学条件等要有清晰的、全面的把握。
(2)紧紧围绕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寻找、确定一些行业,作为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与依托。同时,对有共同的行业基础或行业背景的学科专业,课程平台相似,实验、实训设施基础能够共享,有共同的师资队伍的专业,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进一步形成课程群、实验、实训群和教师团队群,使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从而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3)加大重点专业建设,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引领和整合,加快推进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建设。以核心专业为骨干,以核心课程群、师资团队为基础,以专业方向建设为着力点,以专业方向对接行业人才需求的方式来加强专业群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办好一批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立足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匹配度较高的应用型学科和特色专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建设,形成有一定办学优势和特色的、有效对接区域行业产业的学科专业群,促进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并产生新的专业生长点,实现学科群对接行业、专业群对接产业,实现学科专业和行业产业良性互动的局面,从而提升学科专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人才培养的社会符合度。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在改造传统老专业的同时,积极增设应用型新专业,在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的同时,强调专业设置的灵活性。重点建设具有应用型特色、直接为地方和行业服务的学科专业,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的应用性品质。
3 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集聚转型发展力量
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大学教师之于大学的重要性正如梅贻琦所说:“大学之大,非谓大楼之大,而谓大师之大也”,有什么样的教师将会有什么样的大学,教师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的类型,对于教师的评价机制也就引导教师的类型发展。如果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在职称评审、职务聘任、考核评价上依然按照学术性的思路进行,那么转型发展将缺乏相应的人力支撑,因此,要坚持“外引”与“内培”相结合,强化管理与积极激励相结合,加快建设一批高素质应用型团队,打造一支专兼聘相结合的应用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应用科研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拓宽加强兼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从相关行业企业柔性引进实践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管理水平好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家、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充实到教学实践一线,以改变师资队伍结构,总体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二是通过校企合作,举办校企特色冠名班,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企业高管、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践的指导教师。三是与兄弟院校合作,建立实践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实行实践教学暑期小学期制度,做到实践教师校际交流。四是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从而来提高他们的应用科学研究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五是走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的道路。提高教师的产学研合作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抓实转型发展核心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走向深水区必然要面临的核心问题。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采用开放式的思维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培养内容,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重点,构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有关部门等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一是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机制,采用在学校建立企业实验室,在企业里建设学校实训基地等方式实现校企互利共赢。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同步,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二是构建“产学研合作”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传统“学科结构”与“科层结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既是我们实践与社会协同发展办学思想的路径选择,也是促进地方大学转型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关键所在[3]。根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秉承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理念,与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建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实践实训平台、产学研合作基地等,采用产学结合、学研结合和产学研结合模式,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协调发展。
5 构建“知行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把握转型发展关键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关键、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连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节点、是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和建设师资队伍的重要抓手、更是学校转型发展的内部着力点。“知行一体”的课程体系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双向互动的课程”,这一课程体系既基于学科知识分类,又跳出了学科体系模式,能够着眼于行业职业标准、基层工作规范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有效化解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对立,使课程模式向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建构模式转型[3]。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内容更新,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联系而又相互独立、校内外实践活动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前后衔接、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实习实训校本课程;建立校、院两级课程建设制度,以师资队伍、教材、课件及实验条件建设为主要内容,实现课程资源集约化、课程建设品牌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构建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
6 培育大学组织文化,注入转型发展灵魂
大学属于一种典型的学术型组织,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属于一种组织转型,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文化型塑大学的形态,大学转型必然要求组织文化的重构,以引领大学的转型。文化重塑表现出复杂的文化磨合过程,并通过参与意识、协调一致、适应环境和目标有效等方面特征的有效变革,推进大学组织转型,为转型设定目标愿景并凝聚力量[4]。大学中全体师生的教育教学信仰、思维习惯、教学科研行为、教育价值观以及学校的各种制度等共同形成了该大学的文化。因此,大学组织文化不仅体现在形而上的精神层面上,包括核心价值、信仰、目标和使命等。并且体现在形而下的制度层面上。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适应行结果,地方本科高校要紧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对接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学校组织文化的构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像学校硬件的建设有资金就能很快完成,因为以应用为导向的共享观念、行为方式、信仰和价值观念仍要经受学校原有文化的挑战,因此,组织文化必须先以形而上的精神引领,再配以形而下的制度、机构和流程重构,使组织文化成为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对转型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重塑的大学文化将会对转型发展逐渐地发挥作用。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将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推广,教师应用能力培养和学校相关制度融入到学校的组织文化中去。文化对组织的发展的影响是无声的,但又是最彻底和最深刻的。所以,在应用型本科大学组织转型的初级阶段,文化重塑过程对增强大学的功能发挥着渐进性、持续性的推动作用。
地方本科高校实施组织转型发展时,需要对每一个转型成功的关键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把握,不能单独就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只有对所有关键要素进行联合乃至整合,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才是充分的。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加以分析,使社会、学校、师生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转型发展。
[1]Wissenschaftsrat.Empfehlungen zur Entweicklung der Fachhochschulen in den 90er Jahren[M].Koeln:Wissenschaftsrat,1991.
[2]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99.
[3]刘欣.地方大学转型发展的时代内涵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2):26-30.
[4]任玉珊.应用型工程大学的组织转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