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足球运动员的选材方法
2014-08-15吴嫚芳贵阳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4
吴嫚芳(贵阳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4)
1、足球运动员在选材前须知要点
我们通俗的运动员选材其实就是为了将那些天分高的,能够很好适应足球这项运动的人员选出来,能够让他们进行系统、科学和有明确目标的培养,使他们的天分能够很好的展现出来。国家对于运动员的选材最基本的就是:专家鉴定、仪器鉴定、科学预测等方法。这些选材方法以前也都选出过一些颇有天资的苗子,但是对于运动员后期的安排却无法让这些苗子发挥最好的作用。所以我们也由此发现对于足球少年进行科学的选材时非常必要的。
2、足球运动员选材的方法
2.1、生理和心理机能的选材法
现在的选材方向上来看,评定一个足球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多是对于他的安静时的心率、最大心率、肺活量、跳远来确定的。在生理机能的测试上也一般有两个测试内容:心肺功能和肌肉功能。良好的心肺能力给运动员的是不竭的运动能源,是运动员持续奔跑的根本,而肌肉能力的强弱则是体现运动员的爆发能力,速度和灵敏。心肺功能的测试一般也是对:脉搏、心跳、肺活量、血红细胞比例、最大摄氧量等,而肌肉能力的测定便是肌肉红白肌的比例和身体各个肌肉能力的测试来评定整体的肌肉能力。我们在对心肺能力和肌肉能力进行有效的测定后便能很清晰的看到运动员的运动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可以在其中选出更加优秀的人员。
但是在足球这一项智力型运动上来说,单纯的身体素质和生理机能好也不一定能够说明这个运动员在足球这个运动上更够有许大的成就,为什么,因为还有一项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运动员最为变数的一项素质,但是他又是一种竞技能力当中最无法缺少的综合因数当中的一种。心理素质他和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心理也包含着员动员的智力,随机应变等方面的能力。在具体的要求是:每一个运动员都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自己所处在哪个位置,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自己在这场运动中需要做到的。其实表面说便是:前锋需要果敢却不盲目,有斗争精神,但是不怕输,中锋便是灵活多巧,镇定自若,具有大局观。后场人员便是需要有一个较好的压力承受能力和集中的注意。
2.2、身体素质选材法
身体素质是运动员的核心竞争力,他也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素质是运动员身体能力的水平高低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对于训练的目的,技巧的掌握,战术的顺利与否。运动员特别是足球运动员,他们的身体形态都是均匀的,下肢中等,小腿细长,跟腱清晰,踝关节围度小,足弓较高,皮下脂肪薄,但是富有弹性,臀部肌肉紧缩上收,身高中等。在对于身体素质的考核上有几种简单的方法:1.30M往返跑,用来测试快速启动和急转急停的能力。2.三角形30M跑,用来测试快速启动和急速变向的能力,3.20直线绕杆跑,测试跑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4.50M直线跑,用来测试启动速度和绝对的速度能力。5.3000M跑,大家都知道足球比赛,一般都是90分钟,所以在场的运动人员都是要拥有能够奔跑90分钟的能力。所以3000甚至是更远的距离,都是为了加强队员的耐力奔跑的训练。
3、对足球运动员选材的分析
3.1、科学技术与遗传因素对足球选材的影响分析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是一场又一场的变革,太多的学科或者行业都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使人们对人体的生理结构,对人体的遗传因素有过去的宏观概念变成了现在的微观认识,大家能够更深层次的面对人们的各项能力。在一则人类在这几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一种遗传特点,包括人的形态、身高、体型、智力等其他的方面,所以科学技术让我们看到了更多,遗传因素也让我们能够又增加选材的成功率。
3.2、少年发育阶段对运动员选材的影响分析
人体在少年时期的发育阶段是最不易定型的,各项器官的机能都有着一定的变化规律,所以我们在这个阶段,对孩子的选择是最好的。现在的一些地方对青少年的专业训练越来越早,大家都知道足球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智力型运动。我们越早的训练,越早的去发现那些好苗子,在今后的几年内也能够更久远的对他进行培养,这样早期初选,成年时期的精选能够增大选材的成功率。
4、总结
我们都知道在足球运动员小的时候我们很大的程度上都是看他的一个天赋,而天赋便是看他的遗传。我们许多年的研究下来,在选择足球运动员上,遗传这个方面往往不能忽视。但是在遗传之外我们也发现了许许多多的现象,运动员的坚持换来的奇迹等等,足球这一项世界国家都进行的运动,给他家看到的是一个运动团队的精神、智力、运动能力等一系列的外在表现。我们辛辛苦苦的寻找,是为了能够找到更加优秀的同时也深爱运动事业的这些球员,给他们更好的发展空间,为我们的国家增添荣誉与光彩。
[1]孟霞.提高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成材率的途径之科学选材[J].青年文学家.2009,(21).
[2]邓树勋,邓沛玲,黄玉山,陈爱萍,俞丽.我国优秀花泳运动员生理机能身体形态及运动能力特点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