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静下来
2014-08-15顾荣华
顾荣华
小学语文课既需要热闹,也需要智性思考。这种理性与智性往往是以“静”的形态存在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要让小学语文课堂静下来。
一、静下来阅读
无论是有声阅读,还是无声默读,其实都是需要静作为支撑,静是阅读的一种境界。
其一,阅读不只是读,阅读过程本身应当是思考的过程。譬如在教《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我们一开始也尝试了合作式的教学,即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讨论并回答幻灯片上提出的问题。结果发现学生的讨论虽然热烈,但对问题的回答却显得有些机械,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更是无从谈起。后来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且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大体过程,同时思考提出的问题:李时珍和庞宪为什么会夜宿古寺?课文标题说的是“夜宿”,但主要写的却是什么?课文结尾的一段文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有了这样的问题驱动,学生在阅读时就不只是阅读,而是在阅读中思考,通过思考去促进阅读。
其二,阅读不是止步于思考。阅读是为了让学生首先对文本有一种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但如何才能做到整体感知,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笔者看来,静心阅读是必要因素。而整体是否得到了把握,却是通过学生的表达、讨论等方式体现的,显然后者并不属于静。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动其实是静的一种反映,只有静做到了位,动才可能是有价值的动。譬如上面所举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一例,我们在学生静读后再去复述,或者静读后讨论再复述,根据复述结果判断学生的静读是否到位,如果不够,那只有让学生继续读。这种方法看起来“大拙”,其实却是“大巧”。
二、静下来写作
人们常说静心写作,实际上是表达心静下来才能写作的含义。但反观我们的小学写作教学,无论是低年级阶段的写话,还是中高年级的作文,作文教学似乎也变成了一件热闹的事情。其中不乏一些可以称之为精彩的细节指导,甚至还有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用大量的时间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去体验等。总的感觉,就是给人一种主题被淡化的感觉,感觉作文似乎不再是传统中的作文了。
写作是一种精细、精确的表达,写作需要静的环境。在笔者的写作课堂上,有一个基本要求:静心思考。静心是外部条件保障,思考是内部因素驱动。通过静心来保证学生能够进入思考的境界,通过思考来达成静心的外部表现。
结合时代发展的主题,我们曾让学生写一篇“我的梦”的作文,在曾经的同题异构的作文课上,笔者看到了上课老师先让学生去编织自己的梦,这是一个异常热闹的过程,学生兴高采烈地说出了自己的许多梦想,听课者感觉气氛挺好,而从学生最后的写作来看,似乎又看出了原来不曾预料到的问题:作文同质化现象严重,且学生的梦想都像是未经仔细省察的梦,多少有一些俗气。坦率地说,这一结果在笔者的预料之中,因为笔者总觉得这样的过程缺少了一个静作为铺垫,于是在笔者自己的课堂上,笔者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去编织自己的一个梦想。这一过程是不需要讨论的,只让学生静心思考即可,然后再让学生将自己的梦想写下来,结果发现学生写得很精彩,而且没有了同质化和浅俗的现象。
三、静下来学习
此外,学习泛指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学习或许是需要热闹的,是需要精彩的,但更是需要静的。静是学生学习的必然状态,是高效学习的基本保证。
有关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思维的过程往往在外界较少干扰的情况下更为高效,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而言,更需要静的外部条件作为保证。语文学习需要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双重效果,工具性意味着对字词句篇章的理解与掌握,人文性需要的是学生在字词句篇章中读到文字的力量,并且学会运用这种力量。而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静心学习。
从教学经验来看,小学生本身就有好动的性格,因而在语文学习中更多的活动总能激发学生一些浅层的参与兴趣,可是要想让学生真正提升语文素养,或者说,要想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学到东西,静才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呼唤课堂上的静,我们期待无论什么样的课改大潮,都不要冲走课堂上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