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件语义学视野下总括算子“都”的研究

2014-08-15○张

语文学刊 2014年16期
关键词:李四张三复数

○张 磊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100083)

一、引言

“都”的分配意义很早就被学者发现并讨论,王还(1983,1988)发现“都”指复数事物时,与其说它总括全部,不如说它指出这些事物中的每一个。Huang(1996)“都”是一个具有合并功能的语法成分(sum operator),即预先存在若干个简单事件,“都”的作用是把这些简单事件合并成一个复合事件。Lin(1998)更为鲜明地提出“都”是一个分配标志(distributive marker),并且进一步论证了“分配”乃是“都”的统一内核。董为光(2003)提出“都”在“总括”事物共性之前,隐含一个“逐一看待”该复数事物的动态过程。袁毓林(2005)认为“都”的总括性意义和分配性意义都是由“都”的加合性语义功能造成的附带效应。本文认为“都”具有两种词汇功能,即总括和分配。一句话中的“都”只能有一种词汇意义,要么是分配,要么是总括。不存在着分配的“都”要统一于总括的内核之下,或者总括的“都”要统一于分配的内核之下。更没有将两种功能合并在一起而产生的“加合算子”的功能。

二、*-算子

Link(1983)为集合动词和集合名词的解读而引入了*-算子。他同时指出集合词的“累指特征(cumulative reference property)”同样适用于复数名词。给定一个定义域De,De既可以包括单数的集合名词(水,花等)还可以包括复数个体(individual)。假定De具有累积性,并且在加合操作下仍处于定义域内:如果x和y∈De,那么x和y的加合x+y∈De。除了个体的集合De,我们还需要一个事件的集合Ds。同样Ds也具有累积性,可以进行加合操作,只不过操作对象由个体变成了有序对。例如:

1.他们跌倒了。

例1有两种语义解读:分配和总括。分配解读我们可以通过“分别”直观体现;而总括解读则可以通过“一起”体现。

三、总括算子“都”产生的语义机制

2.a.他们分别跌倒了。

b.他们一起跌倒了。

设“他们”为集合S={张三,李四}。

对2a的“跌倒了”进行*-算子运算会得到:

跌倒了‖={<张三,跌倒了1>,<李四,跌倒了2>}

‖*跌倒了‖={<张三,跌倒了1>,<李四,跌倒了2>,<张三+1李四跌倒了1+1跌倒了2>}

对2b的“跌倒了”进行*-算子运算则会得到:

‖跌倒了‖={<张三+李四,跌倒了>}

‖*跌倒了‖={<张三,跌倒了1>,<李四,跌倒了2>,<张三+2李四,跌倒了1+2跌倒了2>}

如果采用颗粒度比较粗糙的描述,例1的事件语义结构是:

这样的描述只是阐述了一个客观事件,并没有深究事件内部论元与谓词之间的关系,因此消除不了句子的歧义。

承接上文例3,如果我们要想体现2中的两种语义,必须采用颗粒度比较细致的描写:

在4a中,“张三”和“李四”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个体-整体关系(individual part relation)。这意味着原子事件e1和e2是通过加合运算,最后得到了它们事件的总和e。在事件e内部,原子事件e1和e2仍是独立的存在。但是在4b中,“张三”“李四”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部分-整体关系(material part relation)。原子事件e1和e2是通过融合得到了事件e。此时事件e是一个单独的事件,原子事件e1和e2是组成e的部分(严格来说,个体也算组成整体的部分,但是这里我们使用“个体”表达在整体中仍能保持独立的存在,用“部分”表达在整体中失去独立身份的存在)。“都”在4a和4b中的作用机制大不相同。在分配解读中,“都”作用于内部,承担了“⊕”运算,此时“都”的词汇功能为“总括”;在总括解读中,“都”作用于外部,通过一系列转换机制,将融合运算“+”转换成了“⊕”运算,把作为整体的修饰对象分解为它的最小成员(minimal unit),每个最小成员同谓词发生映射关系形成相互独立的原子事件。笔者认为这个转换过程就是“分配”的过程。这时“都”的词汇功能为“分配”。

当“都”进入分配解读时,它的词汇功能将是“总括”。

根据4a的事件语义结构,笔者认为“都”是运算⊕的承担者。而⊕运算正是加合运算中的加法“+”,因此“都”是加合算子或者总括算子。加合算子作为一种数学运算,其定义为:一串数字加在一起,结果为它们的总和或者总计。③

5.1+2+3+4=10

例5就是加合运算过程。个体数字“1,2,3,4”通过加法运算得到它们的总和“10”的过程就是加合。如果将这种数学运算应用到语言中,“都”字句的语义生成过程无疑与其十分吻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都”起的作用其实是“+”,也就是“总括”。同数字个体“1,2,3,4”一样,语义生成过程存在着原子事件,原子事件也是个体。所以笔者认为,是整个“都”字句符合加合运算,但是“都”的作用只有“总括”。持加合观点的学者认为,“都”作为加合算子,在“都”字句语义生成中起的作用要分两步走:先分配,后总括。上面的论证说明,“分配”并不是“都”起的作用,而是原子事件本身就是个体(individual),这与数字本身就是个体,Excel单元格本身也是个体等一个道理。“都”的作用只有总括。当然这时“都”的总括意义是建立在本节讨论的分配解读基础上。从数学的角度看完,我们再看“都”字句:

6.张三跌倒了,李四也跌倒了。→张三和李四都跌倒了。

进而,可以推出,

7.[跌倒了’(张三)∧跌倒了’(李四)]→⋆(跌倒了’)(张三+李四)

‖*跌倒了‖的第一项合取第二项可以得到第三项。这步操作如同4a中e=(e1⊕e2),笔者认为“都”不是*-算子的承担者,而应该是第三项“跌倒了1+1跌倒了2”中“+1”的承担者,而“跌倒了1+1跌倒了2”是⊕运算,也就是加合运算。在对原子事件的加合操作过程中,“和”与“都”承担“+1”的作用。“+1”此时的作用正是“总括”。将两个“跌倒了”原子事件总括为一个“跌倒了”事件。

有人认为在6中,“都”可以不出现,如8:

8.张三跌倒了,李四也跌倒了。→张三和李四跌倒了。

例8这样的推导确实成立。但是问题是这样的推导并不等价。因为我们无法由8得到9:

9.⋆张三和李四跌倒了。→张三跌倒了,李四也跌倒了。

原因是“他们跌倒了”还有一种总括解读,即2b。

6的推导是没有问题的,如10:

10.张三和李四都跌倒了。→张三跌倒了,李四也跌倒了。

Huang(1996)论证“都”为“加合算子”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加合是一个运算过程,“都”字句符合加合运算过程,可以把“都”定义为加合算子,但主要还是指加合算子的总括意义;第二,Huang只注意到了复数名词的个体-整体关系,而忽略了“部分-整体关系”,正是在“部分-整体关系”中“都”起着分配的作用。至于“都”起着先分配,后总括的作用无论是在句子的总括解读还是分配解读上都不符合。分配解读的句子本身的原子事件论元就是个体,“都”没有分配的作用;总括解读的句子“都”将复数集合作为整体参与事件分解为复数集合中的最小单位分别参与事件,“都”也没有总括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在事件语义结构中体现“都”的语义功能。Huang(1996)建构了一个“都”的事件语义模型。假设e是加合算子“都”所在句谓词(PRED)的事件变元,它的逻辑式为:

11.{x|都PRED(x)}={x|AT(PRED(x,e))}∧都(e,PRED),其中,“都(e,PRED)”的定义为:

都(e,PRED)=∨{ePRED1,ePRED2……ePREDn},都(e,PRED)为真当且仅当,e是谓词主语集合的最小成员构成的事件。

前文中提过,这种处理方式忽略了集合词内部“部分—整体”关系,现在我们对此做出修改,为:

设“都”的修饰对象复数NP形成的集合为S={a,b,c}。

由此我们可以构建出新的“他们都跌倒了”事件语义公式,并且体现“都”的不同词汇功能,如13:

设“他们”为集合S={张三,李四}

例13的解读为“存在一个事件e,e是‘都跌倒了’事件。事件e的主语是‘他们’,集合‘他们’与其成员是个体—整体关系。事件e由原子事件e张三和e李四加合而成”。

四、总结

加合运算与“都”字句的释义机制非常吻合。从事件语义结构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都”在语义生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都”不存在一个对修饰对象先分配,再总括的过程。在分配解读中,“都”只起着加合运算中加法“+”的功能;在总括解读汇总中,“都”也只起着“分配”的功能。基本句式NP复数VP的两种解读经过“都”运算以后殊途同归,产生了两个相同的意义表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分配和总括两种解读中,“都”的作用机制是截然不同的。

【注释】

①Link最先提出了*-算子理论,但是后来很多学者对这个理论进行了修改。本文采用的是Angelika Kratzer(2004)修改的*-算子。符号“⊕”来自Link(1983)定义的“a⊕b is the individual sum or plural objects of a and b”。

②符号“+”来自Link(1983)定义的“a+b isstill asingular object,thematerial fusionof a+b”。

③Summation is the operation of adding a sequence of numbers;the result istheir sumor total(fromWikipedia).

[1]Huang Shizhe,Quantification and predic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a case study of dou[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96.

[2]Landman,F.Eventsand Plurality[M].Holland,Kluwer,2000.

[3]Lin Jo-wang,Distributivity i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s[J].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1998(6).

[4]Link,G.‘The Logical analysis of Pluralsand Mass terms:ALattice-theoretical Approach’in Paul P.and B.H.Partee(eds.),Formal Semantics the essential readings[M]Oxf ord,Blackwell:2002.

[5]Parsons,T.Eventsin Semanticsof English:AStudy in Subatomic Semantics[M].Cambridge:MITPress,1990.

[6]董为光,副词“都”的“逐一看待”特性[J].语言研究,2003(1).

[7]王还,“All”与“都”[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3(4).

[8]王还,再谈谈“都”[J].世界汉语教学,1988(2).

[9]袁毓林,“都”的加合性语义功能及其分配性效应[J].当代语言学,2005(4).

猜你喜欢

李四张三复数
评析复数创新题
求解复数模及最值的多种方法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
复数
你追我赶
熟人就是这样变成陌生人的
李四超前
下车就跑
读张三书法之感想
寻找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