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 《云图》看大卫·米切尔的环境意识①

2014-08-15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克隆人米切尔云图

邓 睿

(1.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0)

大卫·米切尔 (David Mitchell,1969—)于2004年创作了小说《云图》(Cloud Atlas),[1]因其独特新颖的故事结构,重叠交织的人物关系以及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情节,一经问世即风靡欧美,作者更是凭借这部力作荣膺英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小说奖,并被提名角逐布克奖,同时他被格兰塔出版社选为全英最优秀、最年轻的作家之一。小说由六个看似独立但事实上环环相扣的故事构成,在文体、题材方面风格迥异,分别用日记体、书信体、侦探小说、黑色幽默小说、反乌托邦科幻小说以及仿自传体小说讲述了19世纪南太平洋美国公证人亚当·尤因的探险之旅,20世纪30年代比利时音乐才子弗罗比舍追求音乐梦想的经历,同一世纪70年代的美国小报记者路易莎·雷为揭露海滨电力公司的阴谋与之斗智斗勇,21世纪最初几年英国伦敦出版商卡文迪什带领一群被遗弃的老人反抗法西斯老人院欺凌的经历,克隆人星美——451在反乌托邦的未来社会追求自由的悲剧故事,以及地球覆灭之后夏威夷岛部落少年扎克里与女先知见证了文明世界的衰亡。

一直以来,有关米切尔作品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相对滞后,本文作者从中国知网上搜索发现,有关这部作品的评介主要以围绕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云图》为主,①也有部分研究涉及到原著,②评论多集中在小说抛物线状的叙事艺术、多元主题、小说中折射的轮回思想等方面,但尚未有学者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小说。事实上,小说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意蕴,大卫·米切尔响应当代文学变绿的号召,从时空两个维度表达他的环境思考,首先揭露了资本主义早期的积累是建立在对于自然的掠夺和破坏之上,然后对于当下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进行批判和反思,最后对于未来地球的生态图景进行大胆的预测,从而得出这样一个悖论:人类的欲望造就文明,同样是人人类的欲望毁灭文明。作者以此警告人类,若不停止对自然的暴行并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必将亲手毁灭人类的家园。下文从不同层面分析生态批评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期待为鉴赏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生态批评的独特价值

生态批评 (ecocriticism)在20世纪70年代初见端倪,至90年代中期在美国得到长足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危机的加重,生态批评得到更为深广的发展,海内外研究文学与环境关系的绿色文学的团队不断扩大,生态批评迅速成为当今文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流派之一。研究欧美生态文学的专家王诺教授认为,生态批评的独特价值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来进行文化批评——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2]从这个意义上看,文学创作和研究跨向了自然学科和自然本身,文学创作被赋予庄严而崇高的任务,文学家应当鼓励和呼吁人类培养环境意识,即深刻认清这样一个事实:“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整体关系中,人类不是主宰,它的存在依赖着整体系统规律的调控,而不是由人类来控制生态系统规律。”[3]鉴于文学在探讨当代全球性环境危机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作家深切关注当今的环境危机,他们期冀自己的创作可以为理解及挽救环境危机作出贡献,米切尔也不例外。他曾在接受访谈时提及自己的创作偏好“末世”主题,《云图》从19世纪的航海冒险一直写到未来人类文明时代的终结,可见这就是一部关于世界和人类文明毁灭的小说,作者用六个故事探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凸显了他作为一名作家的可贵的环境意识。

二、揭露殖民者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

长期以来,西方的主流文化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体而言,信奉的是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这种观念强调人类不可撼动的主体地位,而自然则沦为被征服、控制、改造和利用的工具,据此,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一切没有任何道德伦理可言。米切尔在小说中首先揭露了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对自然的疯狂掠夺之上,并对此予以强烈的谴责。这一点在“亚当·尤因的太平洋日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白人殖民者以传教之名,在南太平洋岛屿建立神权统治,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原住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大量殖民者的涌入破坏了当地和谐的生态环境,他们对自然资源进行巧取豪夺,导致原住民急剧减少。由于吸入了殖民者带到岛上的“疾病的粉尘”,原住民纷纷染上了“肿胀病”,无法医治,最后“像矮树林的枝梢一样纷纷倒下”。妄自尊大的殖民者宣扬“文明之梯”,将人类按照各自的种族划分等级,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属于高级种族,居于梯子的顶端,往下依次是拉丁人、亚洲人、黑人、波利尼西亚人以及最底层的“不可挽救的种族”,包括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巴塔哥尼亚人、部分非洲民族等等,在他们眼中,这些种族“只比类人猿高一个梯阶”。殖民者宣称自己是带着拯救原住民的神的旨意而来,为自己的利欲熏心文过饰非。他们教这些土著抽烟,用这种“温和”的“无害树叶”麻痹他们,并且谎称吸烟的快感是神的感召,很快土著像河豚一样上钩,一旦对烟草产生无法抗拒的渴望,他们才会替传教会拼命工作、挣钱。殖民者还对原住民的信仰和文化犯下了累累罪行。他们假借传教之名,实则是要改变土著人的信仰,于是尤因目睹了成千上万本《圣经》丧失了传播福音的功能,成堆“躺在教堂而无人问津”。殖民者还对那些不愿改变信仰的印第安人施以严酷的鞭刑,直至将他们原本的信仰变为“老鼠窝和碎石”;同时制定严格的道德守则,禁止所有土著人保留原有的传统和风俗,甚至禁止他们向客人赠送鸡蛋花做的花冠,因为“如果我们今天能允许送花冠的话,明天就会有舞蹈。如果明天有舞蹈”那些不愿意放弃信仰的种族被迫逃到人迹罕至的深山,宁愿忍饥挨饿也不要被白人奴役。在这些“文明的武器”的渗透下,土著人的文化慢慢被吞噬,他们的文明渐渐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与欧洲大陆相似的工业文明。米切尔在此无情地控诉了殖民者的卑劣行径,殖民者对南太平洋岛屿的入侵代表着所谓的文明对生态的入侵,并借南太平洋诸岛原住民的悲惨命运来对文明戕害下的自然予以深深的同情。

三、反思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

20世纪70年代,科技革命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加速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行为,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范围和规模,然而,与之相伴的是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自然在西方工业文明中,始终是作为他者而存在,任凭人类宰割。

自然界在人类的改造中正经历着不可修复的破坏和毁灭,资源枯竭,物种减少,噪音、大气、垃圾等各种污染横行,时刻威胁着现代人的生命。路易莎·雷生活的时代,物质文明和文化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提高,然而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从未改变,对自然的剥夺丝毫没有减弱,反而变本加厉。彼时,骑士精神衰落,生态危机愈加严重,举目眺望,美洲大陆“光秃秃”、“劣迹斑斑”、“饥渴而疯狂”。由于传统能源日益减少,无法满足人类扩张的欲望,核能在大公司的鼓吹下仿佛新的救世主,趾高气扬、无孔不入。海滨电力公司为代表的群体崇尚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缺乏环境意识,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他们甚至拿民众的生命当筹码,公然推行明显存在漏洞的核电计划,这遭到环保主义分子的强烈抗议,他们聚集到电力公司门口举行示威,要求公司立刻停止核电计划,示威者们甚至在此安营扎寨,与公司长期对峙,为此,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闲时光,将维护环境安全作为事业而奋斗。为了保证计划如期进行,公司雇佣了杀手暗杀了正直的、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科学家思科·史密斯,接着又炸死了另一名试图揭发公司阴谋的科学家艾萨克·萨克斯,当他们发现路易莎·雷暗地里调查公司的阴谋时,他们不择手段,用恐吓、胁迫甚至是谋杀来扫清障碍。路易莎为了获得事实真相九死一生,最终将公司的阴谋公诸于众,核电计划流产,平民免于一场和灾难,故事以正义战胜邪恶结束,但读者似乎意犹未尽,米切尔是否借故事传递了更深层次的意旨呢?亚当和路易莎生活的时代相距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里,人类多灾多难,局部冲突、民族宗教争端不断,两次世界大战带来了世界格局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突出的是人类亲眼目睹了核能的巨大震慑力,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掷的两颗原子弹制造的梦魇绝非只限日本,无数鲜活的生命瞬间陨落,幸存下来的人们经受病痛的折磨直至死亡。核能仿佛潘多拉的盒子,一旦落入贪婪的人类之手必将造成致命的灾难。米切尔给路易莎的故事设计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说明他对于缺乏环境意识的人类尚未绝望,人类在完全堕落之前还值得拯救,同时也可看出他呼吁人类直面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现状,并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

四、预测未来地球的生态图景

在“星美-451的记录仪”中,米切尔发挥其惊人的想象力,对未来社会形态进行大胆预测,描摹了一个行将就木的没落的文明。

故事类似于访谈体,通过内索国档案员和星美的对话展现了当时的生态图景。22世纪的未来,公司制统治下的内索国,基因科技高度发达,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人类可以任意对自然界进行修正,到处是经过基因改造的食物,充斥着流氓基因:婴儿一般大的番茄,带着奶味的花菜,无孔的莲藕,连树木都是经过基因设计,对于昆虫和鸟类具有免疫力,动物的基因经过改造专供纯种人捕猎,人类甚至可以用驻颜药来延缓衰老、永葆青春。然而,诸多进步无法掩饰濒临崩溃的生态体系,环境的破坏令人触目惊心,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污染严重,今日的欧洲等地已经变成死地,非洲和印尼等地区已经不适宜居住,幸存的人类涌入大型城市,被污染的土壤,毫无生机的河流,空气充满毒素,各种流行病泛滥,物种变异,甚至出现了会咬人的双头鼠。至此,地球的毁灭似乎一触即发,读者仿佛体察到了文明即将衰落之前人类的垂死挣扎。伴随着自然危机加重的还有人类自身精神的异化,这是一个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的变态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履薄冰。由于内索国是建立在它的巨大财富之上,为了维护其合法性,必须疯狂地敛财,因此,政府颁布了丰裕法案,按照该法案,储蓄是违法的,消费者每个月必须按照各自的等级花费定额的货币,即他们灵魂戒指里的钱,人们必须拼命地工作、挣钱、花钱,许多人甚至卖掉生育配额以作投资。所有人为着消费而活,导致社会普遍对金钱、权力顶礼膜拜,也使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下等人陷入次人类的泥沼,他们住在充斥着危房、毒品吧和妓院的贫民窟,罹患脑炎或铅肺,过着肮脏悲惨的生活,直到灵魂戒指里的钱被消耗殆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等人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由于克隆人被批量制造出来为纯种人服务,纯种人得以彻底解放,他们不学无术、下流龌蹉,无论是他们的智力或体力都蜕变得越来越无能,完全输给了以星美为代表的完成了升级的克隆人。克隆人的觉醒让上等纯种人感到自己的统治岌岌可危,于是,他们导演了一场好戏,利用单纯的星美发出克隆人的反抗宣言,为了这场表演的逼真,为了让星美相信联盟会的道义和责任,梅菲董事、任海柱等各路人物粉墨登场,倾情献演,暧昧的纯种人任海柱甚至牺牲色相,“爱上了”星美,上演了现代版的灰姑娘童话。然而,就在读者几乎完全相信了海柱的爱可以跨越种族、等级之时,星美在去往灯塔被处死之前冷冷地指出,一切皆是阴谋,一旦她以克隆人的名义发表宣言,即被逮捕审判,目的就是为了在纯种人当中制造恐慌,告诫他们克隆人居心叵测,意图颠覆公司国的统治,从而永远仇视克隆人。米切尔笔下的张海柱虚情假意,彻底击碎了读者的所有美好幻想,将一个冷冰冰的现实抛掷在读者眼前,从中我们感受到深入骨髓的绝望和愤怒,对星美以及所有的克隆人被纯种人玩弄于股掌间产生万分怜悯。

结语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人类的文化系统。”[4]发达的文明,进步的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这奇迹的背后,是人类勇于探索和进取的渴望及决心,然而,当这些渴望和决心征服了自然,人类的野心无限膨胀,人与自然的和谐转变成对立和斗争的关系,这种对立和斗争导致生物圈的失衡,物种灭绝,资源枯竭,曾经美丽的家园创痕累累。作者在小说最后一个故事“思路刹路口之后及其所有”中,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文明毁灭后的萧索、凄凉的末日图景。资源被消耗殆尽,战争、疾病、自然灾害吞噬了脆弱得不堪一击的人类,文明全面崩溃,只有极少数人类幸存下来,严重的核污染导致大量的畸形婴儿,扎克里的儿子出生时因没有嘴巴无法呼吸而死亡。

正如弗罗比舍写给思科·史密斯的信中所说:“科学不断发明更有杀伤力的战争手段,直到人类的破坏能力超出了我们的创造力,结果我们的文明会自动消亡。”像其他所有关注“末世”主题的作家一样,米切尔在小说中讲述了一段横跨数百年的文明浮沉史,其中充满着对人类和文明的反思与检讨。他警告人类必须抛弃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停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系统继续装聋作哑,停止对于地球的种种透支行为,停止鼓吹新技术、新文明,因为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到了威胁人类的文明的存在,从中可见作者对于人类前途的深深忧思。

注释:

①景宇.万劫之复,永恒轮回:《云图》和沃卓斯基姐弟的奇迹之旅[J].电影世界,2013(10);张涛.让灵魂飞——论《云图》改编的得失成败[J].当代电影,2013,(9);徐雨桐,朱媛.论电影《云图》的叙事改编[J].电影评介,2013(18);陈树凯.云图不可能完成的改编[J].电影,2013(3).

②龙迪勇.试论作为空间叙事的主题——并置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10,(7);黄集伟.把这些如常的神情放在了放在了苦难旁边[J].美文.2012,(10);胡凌虹、大卫·米切尔、莫言、苏童.影像时代文学写作的未来之路[J].上海采风.2012,(11);韩松落.云图:大卫·米切尔的六重奏[J].人物.2013,(1);杨倩.超越时空的人文关怀——大卫·米切尔之力作《云图》评析[J].名作欣赏,2013,(30);叶开.权力往复与文明递减的叹息[N].社会科学报,2013-04-11.

[1][英]大卫·米切尔.云图.杨春雷,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

[2]王诺.生态批评:界定与任务[J].文学评论,2009,(1):63-68.

[3]宋丽丽.倾听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寓言——普希金童话的生态批评解读[EB/OL].=[2004-05-09].http://www.culstudies.com/plus/view.php?aid=2900.

[4]王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J].南京大学学报.2006,(2):37 -46.

猜你喜欢

克隆人米切尔云图
光(六)新生
美国B-25米切尔轰炸机
克隆人的所思 所想都一样吗
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天地云图医药信息(广州)公司
季后赛高光时刻多诺万·米切尔不服气
克隆人
黄强先生作品《雨后松云图》
可恶的克隆人
云图青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