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2014-08-15李煜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贫困生少数民族新疆

李煜

(新疆教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着建设民族地区,维护祖国边疆的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特殊重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近几年境内外“三股势力”疯狂加大对新疆青少年的思想渗透,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是敌对势力争夺的重点。其中宗教极端势力借助网络媒体进行煽动蛊惑,说明敌对势力利用青少年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暴恐宣传。因此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实效性。

课题组对疆内五所高校的普通本专科贫困生展开了调查,这次调查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其中包括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272人,回收有效问卷475份。同时开展了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和少数民族教师的个别访谈。

通过调查发现新疆高校贫困大学生大部分来自新疆本地还有一部分来自疆外省区,新疆本地贫困生主要来自:

一、偏远的农牧山区。我区是农牧业大省,农牧业经济布局不完善,结构不合理,整体生产力水平不发达,农牧家庭经济收入低、家庭生活相对困难。加之农牧区人群生育观念相对落后,多子女现象较多,生活负担重,加剧了家庭贫困,这些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中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比例不高,子女一旦有机会进入大学,就成为贫困生群体的一部分。

二、城镇下岗失业家庭或无固定收入的家庭。在经济转型期伴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改制,用工标准提高等情况的出现,造成企业职工下岗、离职,家庭失去收入来源,特别是有的企业在竞争中倒闭,使原来就不富裕的职工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其子女随之成为贫困生。在社会转型期,无固定收入的自流人员大量出现,也是造成贫困生出现的原因之一。

三、受自然灾害和家庭变故造成贫困的家庭。新疆的自然条件恶劣,农牧区医疗条件差,往往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给本来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根本无力承受教育费用。再比如家庭中父母年迈,丧失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父母伤残病故,单亲家庭等等,其子女生活需要靠政府救济或他人资助。这些原因都会造成高校贫困生的出现。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区,生活着55个民族,各民族大学生之间有相当多的共同特点。但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发展,教育状况及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素质等原因,各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生活习惯等方面又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在心理特点和知识素质方面均呈现出独特性。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民族自尊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偏远的农牧山区和受自然灾害、家庭变故等原因造成贫困的家庭。目前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开展权威性的、专业性的调查研究,对他们面临的困难、压力及真实思想状况等问题并不十分清楚。此次调研就是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做初步的分析。

一、目前新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滞后,缺乏针对性的教育

在实际工作中,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与汉族学生一样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缺乏创新性。这是因为我们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缺少借鉴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基本理念,缺少关注新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新疆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不仅仅具有一般贫困生的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而且在民族意识、思想认识、文化教育、行为规范等方面有其特殊性。所以在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要体现民族性、地方性、针对性。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欠缺同其他学科的相互交流和资源共享。当前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系部和班级的日常管理,宿舍管理,校园文化,社团建设等形式完成的,完全是一种集中教育和统一教育。特别针对贫困生的教育无非是在此基础上有些“谈心”工作而已。新疆高校的大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高,不同的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字、文化背景等众多方面与其他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存在“群体”差异。又因造成贫困的原因的不同,存在“个体”差异,做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根据被教育者的差异现象做到因人施教,很显然这会影响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注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忽视人文关怀,缺少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

新疆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农牧区,由于农牧区经济布局不完善,结构不合理,整体生产力水平不发达,农村家庭经济收入低,生活相对困难。他们面临的经济困难是心理上的最大压力,因此要使他们减轻压力首先从物质上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自强意识淡薄、就业观念陈旧、就业竞争力弱等问题,导致出现申请资助证明造假,贫困生之间矛盾重生、“等、靠、要”现象,有“业”不就等问题,因此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协作团队精神、志愿服务意识、遵守社会公德等为着力点。在资助方式方面不仅需要给与经济资助,而且需要更新就业观念,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这样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通过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恢复社会功能来解决生活经济困难问题,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发展,得到社会的认同,增强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归属感。

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做到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举,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当贫困生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又不能及是调整时就会产生接受障碍。接受障碍一旦形成作为教育的接受者是不接受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

三、注重思政教育者的主体功能忽视被教育者的“主体”角色

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是保持着传统教学模式,忽视被教育者的“主体”角色。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完全把控着课堂,其强硬的灌输、简单的说教不能被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贫困大学生所接受。

新疆特殊的人文环境造就少数民族大学生个性鲜明,热情奔放,开朗活泼,不拘一格。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很显然不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缺少互动性,无法调动少数民族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当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缺乏针对性时,缺少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需要的内容时,作为教学参与者、教育接受者--贫困大学生来说,会出现接受教育缓慢甚至是拒绝接受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四、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和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我区从事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要是由思政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相关管理人员担任的。同时具有思政理论和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凤毛麟角,在实践中往往思政教师只注重解决思想问题忽视了心理因素的作用,心理学教师只注重心理问题忽视了被教育者的思想根源出了问题。他们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没能做到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工作,没有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交叉的教育体系。

特殊的人文环境决定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有多个民族成员组成,同时分别使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民汉学生、教师在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增加了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在开展各民族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注意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否则会造成误解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黄蓉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马凤强,周月华,王英姿.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8.

[4]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M],北京:人民大学生出版社,2005.

[5]谭兵,张建奇.贫困大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7,5.

[6]冯静,严贵华,郑引.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调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2(1)

[7]胡彩霞,许春玲.浅谈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3,14(2)

猜你喜欢

贫困生少数民族新疆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疆多怪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