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近代意识的缺失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

2014-08-15宋乃成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甲午战争清政府海军

宋乃成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铜川727031)

我们常说,心有所想,事有所成。清政府浑浑噩噩的统治阶层,对世界潮流缺乏应有的认识,不思进取,无意全面改革中国弊政,直至甲午战争前,中国的清政府仍继续延续着近2000年的封建农业文明,对于近代兴起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视为洪水猛兽,出于统治的需要,仅在军事工业和与之相关的工业上作出“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点滴改革。近代意识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

一、清政府在政治上所缺失的近代意识

从政治制度来说,清王朝从乾隆末年开始有衰落的现象,政治日渐腐败,随着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列强迫使清政府与他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从而使清政府的政治威信一落千丈,由于要偿付对列强的赔款,加上清廷官员的腐败,人民的负担逐年加重,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抗运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南方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北方的捻军军起义。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一些官员,如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开始了以“自强求富”、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地洋务运动。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清王朝的国力得到了恢复和增强,军队的装备得到改善。对内,清王朝成功地平定了太平军、捻军之乱,对外,清王朝派左宗棠收复了新疆,并在中法战争中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胜利,中法战争战后,清朝设立了海军衙门,并建成了东亚第一的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从而使清王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升,史称“同治中兴”。但是,清政府虽然改革了军事体制,但政治体制,并没有随着世界潮流而改革变化,清朝统治阶层还不断地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加上所谓的“帝党”和“后党”权力之争,最高决策权受到影响,中国统治阶层的实际上已经离心离德,中国难以形成合力一致对外。而且当时的清王朝没有任何最高军令机关的常设专门机构,它的“军机处”,实际上是一个秘书机构,它的兵部,则主要是管理绿营兵籍和武职升转之事。这样,使得中国清政府在政治上缺乏现代意识,仍然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帝制。

而此时的日本已经进行了自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明治维新”。经过这次改革,日本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君主立宪政体,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在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建设,在文化上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并大力发展教育等。“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日本因此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但是,日本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中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等。因此,作为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又是不彻底的。它因此也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又加上日本明治政府君臣一心,一致共同对外,国内政治上的巩固。对将要对清王朝发动的战争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较全盘的统筹安排,所以日本相对于中国而言,近代意识则更为主动。

二、清政府在外交上所缺失的近代意识

清政府在外交上缺乏近代意识,在甲午战争前,外交官是在清政府官僚体系上属于“等外品”,根据清政府的相关规定,外交官并非是经过吏部铨叙,纳入升迁考核体系的实职,而只是冠以“出使某国钦差大臣“的名义的临时性“差使”而已。“差使”一结束,就哪儿来回哪儿去,最多是官复原职,没有什么优待的规定。试想一下,一位官员,一旦出洋任外交官员几年,必然与现有官场联络中断,与上级和同僚的关系必然生稀,这对该官员的今后的升迁无疑是相当不利的,所以,清政府的官员们把出任外交官当作自毁前程人流放。即使有个别官员愿意充当外交官,也会招致乡邻的非议和谩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外交使节,驻英国、法国公使——郭嵩焘。1876年,郭嵩焘受命出使英国,消息传回他的家乡湖南,亲朋好友认为他“文章学问,世之凤麟。此次出使,真为可惜”,“以生平之学行,为江海之乘雁,又可惜矣”。而乡亲则写了一副对联骂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认为他出洋“事鬼”辱没乡梓,是在作“汉奸”,要开除他的湖南省籍。

而日本在明治维新时,就非常重视外交工作,1869年明治政府颁布法令,成立外务省,并将外务省确定为六部之首。由明治天皇的亲信、岩仓具视亲自掌管。岩仓随后就组织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重要官员集体出国访问欧美长达22个月,探求改革之道,因外务省社会地位高、升迁快、待遇好,因此大量的贵族子弟和优秀学子以进入外务省工作为荣。其中一些出类拔萃者,如加藤高明、内田康哉等人甚至官至日本首相,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正因为如此,中国熟悉国际法,善长外交策略和外交技巧的人才极缺,而日本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尤其是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后,日本外交官长袖善舞,在“高升号”和对待战俘等事件上表现突出,他们扭转乾坤,颠倒黑白。本来,日军的不宣而战,击沉了中国雇用的英国商船“高升号”,造成近千名清军和几十名欧洲船员一同罹难,国际社会一片哗然,日本驻英公使青木周藏在事件发生后,立即向英国赔礼道歉,表示一定会追究肇事海军军官的责任,但随即,他却又跑到英国外交部,义正词严地抗议英国商船不严守中立,将自己的角色迅速从加害者调整为受害者。还有,为了树立日本政府和军队的“文明”形象,在平壤战役结束后,日本将数百名清军战俘押解到日本,又是治伤,又是好吃好喝的优待,用这样的包装来掩盖日本的屠杀军民的行为,却利用中国处死日本间谍的事件,在国际上大肆渲染清廷虐杀日本人,给中国抹黑。于是乎,日本成功地将原本的侵略战争美化为“文明”与“野蛮”的战争,获得国际舆论同情和支持。而中国清政府仅仅空喊着正义却在国际上应者寥寥。

三、清政府在军事上所缺乏的近代意识

清政府在军事上也缺乏近代意识。清政府经过了洋务运动,建立了一支表面上脱胎换骨的新式海军——北洋海军和新式陆军——聘请西洋军官为教官,训练用洋操,使用枪炮的淮军,但实际上它们仍是一支用封建忠孝义思想武装起来的军事集团。我们知道,任何一次军事变革,不仅意味着军事技术的进步、武器装备的更新和军队体制的调整,更是一场军事观念的解放。但不管是清政府,还是李鸿章,都仅仅注重于武器装备的换装,而在军事观念,军事战略上明显落后于世界。

例如,从海军建军思想上来说,北洋海军已落后于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提出了“海权论”思想,即海军决定战争胜负的思想。中国对此理论不甚了了,但日本却对制海权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在甲午战争前,日本就制定了对与北洋海军争夺制海权的上、中、下三策。为胜败皆做好准备:甲,歼灭北洋舰队夺取制海权,即与清军在直隶平原决战;乙,未能歼灭对方舰队,不能独掌制海权,则只以陆军开进朝鲜;丙,海战失利,联合舰队损失沉重,制海权为北洋舰队夺得,则以陆军主力驻守日本,等待中国军队登陆来袭。日本的战略思想非常明确,把整个战争基点放在对制海权的争夺上。相反,清政府对海军在战争中应该发挥何种作用仍囿于传统,仅把海军把海军消极地看成是运输船队、运兵船的护航力量和陆地防守的一种辅助来使用。所以自朝鲜开战后,北洋海军没有与日本海军进行海上决战的思想准备和军事准备。即使日军用四十余艘运兵船海运二万五千名日军至辽东半岛,在盛京花园口登陆并攻取金州接着又占领大连湾的十余天内,北洋海军的舰队却蛰伏旅顺港内,不敢出动,完全放弃了对制海权争夺。

又如,中日两国对军事科技的研究态度不同。甲午战争前,日本集中全国之力组建日本联合舰队,其船只总数也只有25艘,与北洋水师的船只数量勉强持平。而日本联合舰队军舰多为中小型军舰,只有吉野等四艘战舰可以在吨位上与北洋水师主力舰吨位持平,却远低于北洋水师定远,济远两大重型铁甲舰。但中国清政府不注重对战舰的更新及技术创新,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军事训练和装备保养也都不足。而日本海军虽然吨位上与北洋海军吨位持平,但重视购买最新型军舰,又重视对官兵的训练和思想教育,战斗力自然就不同,尤其是两国海军所用的炮弹不同,科技水平也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北洋海军所使用的是质量不好且装填的是破坏力十分弱的黑火药炮弹。而日本海军则使用了破坏活动力巨大,能融化钢铁的,具有流动性的、且能在水中燃烧一段时间的,温度高达上千度的,以苦味酸为成分的下濑雅允火药炮弹。这都是北洋海军的覆灭的原因之一。

甲午战争时期的清政府没有实行全民兵役制,没有实行兵役制,则没有训练有素又可成建制编入军队的后备兵。战前和战时补充军队,只有依靠原有的制度,即募兵制。对中国当时的精锐陆军——淮军来说,它创建时就采用的是募兵制,用同乡、宗族、师生、姻亲等关系作纽带,用封建伦理和功名利禄为诱饵编制成军。尽管淮军训练用洋操,兵器是洋器,并聘有西洋军官为教习,但它仍然沿袭湘军创立的勇营制度,“营制饷糈皆同”,每营五百人,士兵由营官招募,每营士兵只服从营官一人,而“其营哨须由统将自择,呼应较灵”,李鸿章后来曾说:“涤帅与弟,治军十余年,皆先选将,而后募营”,“一营之中指臂相联,弁勇视营、哨,营、哨官视统领,统领视大帅”。这支裙带关系严重军队,实际上就成了李鸿章的私人武装。因此,淮军心中无国家民族观念,只有李大帅。而李鸿章却没有对军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军人武德、操守的培育,加上淮军和平时间已久,“将领皆四十以外人,不觉老将至矣!再遇艰巨,未知尚堪磨淬否?大抵欲官者多官气重,则朴风渐离,如何?如何?”,老兵退伍等原因,当年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善战之军已勇气不在。而且,淮军的统领、营官、哨官都未习西法,且统领与统领之间互不统属,作战时,军队临时成军,号令不一,只能各自为战,平日所学全归无用。尽管淮军枪炮等武器装备比日军好得多,但因作战意志差,训练不足等原因而不敌日军,此外,淮军军种和八旗兵、绿营兵一样,也只有步兵(步队)和骑兵(马队),既无独立的炮兵、工兵、辎重兵,也无分工明确的专门后勤部队。这样一来。战斗力从何而来?

而日本陆军,早在1870年日本政府就公布了《征兵条例》,实行了普遍义务兵役制,从而为日本军队建立了完善的后备力量体系。到1888年,日本陆军将国内原有的六个按地域划分的镇台改称师团,1891年为警卫皇宫又成立了近卫师团。这7个师团平时兵额1万人,战时足额则超过2万人。它们是日本与中国进行甲午战争的全部可用的陆军力量。随后日本又在军队指挥权问题上进行军事制度的改革。1878年,日本参照德国军事制度里军令、军政机关分开原则,设立了直属天皇的参谋本部。同时,日本陆军各兵种有了细致的“步、炮、骑、工、辎”分工;设立系统的军事学校,培养各级军事人才、用“武士道”思想教育官兵等等。这些军事制度改革,使日本军队从此迈进了近代军队的行列。另外,甲午战争中,日军还采用了“军”这个临时编制,一个军两个师团,或一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一个军的兵力在2万至3万人。而清政府的兵力,据统计,到甲午战争爆发前夕,名义上兵力有八旗、绿营、练军共69万余人,但根据李鸿章1894年7月4日在写的《海陆兵数折》里,认为八旗、绿营兵“疲弱已久”,不能使用。他列数了自己认为可以用到甲午战争的部队以淮军为主的练军约“合计二万人”,加上“填扎后路以备畿铺游击策应之师”计20营,越1万人,再加上“较收实用”但“断难抽调远役”的少量直隶和奉省练军。清军可战之兵(包含陆海军)总计也就是3万人左右。这就是当时中国可用于对日作战的全部兵力。在战场上,一旦任何一支清军遇到任何一个日军“军”,都必然处于局部劣势,于是每次都出现了以少打多就变成情况。例如:双方远征朝鲜的作战中,清军15000人与日军第一军3万余人作战。旅顺之战中,清军守备辽东半岛的10000多部队要与日本第二军20000余的作战。威海保卫战中,守卫威海的约8000清军要与日本第二师团和半个第六师团的20000多作战。这样,中国陆战失败也就成为必然了。

综上所述,中日甲午战争的结局其实早已确定,一个封建、落后、腐朽的、缺乏现代意识的清政府,尽管表面上似乎很强大,但实际上只是外强中干而已,它是无法与一个资本主义的,不断进取、勇于变革的日本相对抗的。在任何时候,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清正廉洁,上下一心、有着前瞻意识的政府,都是人民所欢迎的,于国于民都大有裨益的政府。

[1] 戚其章.甲午战争研究一百年的回顾[J]. 历史教学,1994(07)

[2] 成伟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3] 邓立勋.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源[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02)

[4] 林和生.甲午战争前夕中日两国政局之比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5] 赵卫华.软实力的缺失与甲午战争的失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6] 臧丕文.论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7] 董平.浅谈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的影响[J].才智,008(05)

[8] 于家明.任翠霞.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J].文教资料,2009(17)

[9] 何扬鸣.吴静.试析甲午战争期间中日对欧美新闻舆论的态度[J]. 国际新闻界,2009(09)

[10] 曾龙.历史不应忘记——写在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J]. 统一论坛,2014(02)

[11] 沈祖炜.中日甲午战争的两个启示[J].世纪,2014(03)

猜你喜欢

甲午战争清政府海军
晓褐蜻
我的海军之梦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封面人物·杨海军
赫德与中日甲午战争
海军协议1
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驻军及其历史作用
《甲午战争百年祭》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