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仿中起步 在借鉴中习得
2014-08-15俞晓红
俞晓红
三年级习作正处在由写话到习作的过渡阶段,而此时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最善于模仿,所以,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让孩子及时运用课堂中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模仿练习,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仿写词语——关注语言表达的准确
一年级写字,以描红起步,三年级习作仿写就是习作的“描红”。在仿写的过程中首先要熟悉字词的运用,字词是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好的词语在文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我十分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用贴切的词语来显现事物的意象,力求描述得确切。如训练学生用颜色的词来写景物,通过一些连贯动作的描写来描述起床、早读、午餐等情景,用象声词写一些自然景观等。
【案例描述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秋天画图,富有童真、童趣。特别是课文第二段的描写,为了展示秋天缤纷的色彩,运用了大量表示颜色的词:银杏树(黄色、黄黄的),枫树(红色、红红的),田野(金黄色、金色的),橘子和柿子(橙红色),菊花(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结合文本呈现的内容,我让学生积累有关色彩的词语,然后让学生仿照文本,运用描写色彩的词来写话。
如一同学写的句子:
太阳花开了,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朵布满整了整个盆子,紫色的、金黄的、粉红的、天蓝的、洁白的……密密麻麻,真像一幅美丽的画图。
片断中,出现了“紫色的”、“金黄的”、“粉红的”、“天蓝的”、“洁白的”等描述,观察得仔细,呈现出太阳花开花时节的热闹,也让我们感受到小作者的喜爱。为了巩固对色彩描写的训练,可以再指导学生写蝴蝶花、菊花、紫藤花等,拓展思维。同时增加新的训练点,逐步提高要求,如把色彩和形状结合起来写,在写颜色时加入动作,将色彩和声音放在一起描写等,有模仿又有创新,使语言表达更准确,达到了训练的效果。像这样理解——积累——运用,循序渐进,既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又训练了字词的运用,可谓相得益彰。
二、仿写句子——关注语言表达的流畅
阅读学生的习作,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不管怎样观察、怎么引导,写起习作来总是词不达意。究其因,探其源,是学生词汇积累不够丰富、句子运用的能力比较弱,不能准确用语言来表达所观察到的事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在重视学生词语积累、运用的同时,更重视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语言的表现方法,利用文本中的优美句子来仿写。如模仿“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写比喻句;模仿“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映在水里的影子”写拟人句;模仿“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样的句式来描写“深”、“美”、“红”这一类词等。引导学生理解,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子里浮现出事物的形象或画面,增强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并逐步学会准确地选词造句。
【案例描述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花钟》是一篇思路清晰的文章,尤其是第一段,选取在不同的时间开放的花,采用多种表达方式来描述,运用拟人等手法,使句子表达变得形式丰富,有吸引力。如: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万寿菊“欣然怒放”,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昙花“含笑一现”等,用不同的词句来描述相同含义——花的开放,句子就变得生动、传神,这就是中国语言的魅力所在。仿写这样的句子,学生有兴趣,模仿起来也不是很难。
来看一位同学写的句子:
春雨落在花园里,桃花绽开红红的笑脸,杏花舒展开粉嫩的花瓣,迎春花垂下金色的长辫子,玫瑰花挥舞着艳丽的绣球,樱花抹了胭脂欣然怒放,含笑散发着淡淡的馨香……
句子模仿《花钟》的写法,运用拟人等表现手法,采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避免了用词的枯燥和单调,读起来生动、有趣。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体会了语句中用词的秘妙,收获了写作的乐趣。这样,日积月累,训练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感悟了句子在文中的妙用,丰富了语言的材料库,在文句中迁移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真是一举多得。
三、仿写段落——关注语言表达的布局
积累字词,仿写句子,是习作的基础。片断练习是中年级习作训练的重点,段落描写渗透、蕴藏着布局谋篇的玄妙。段落写好了,写好整篇习作也就不难了。平时,我注重文本中经典段落的解读与欣赏,学生在品读、理解中,脑子里会勾勒出内在的形象,然后,进行习作片段训练,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案例描述三】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一文语言平实,给人自然、亲切、温馨的感觉。做风筝时,因为孩子们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所以让人觉得做风筝是那么轻松愉快,浑身是劲。文本通过孩子们的动作、神态反映了风筝带给他们的快乐和美好愿景。学生十分感兴趣。文章洋溢着一种感染力,不愧是名家的作品。学生带着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来读,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文本,体验就更深。
带着文本引起的心灵共振,学生有了一吐为快的冲动,我就让学生自由描述放风筝的情景:
来到江滨公园,哇,放风筝的人可太多了!我赶紧拿出自己的“老鹰”,拉着线快速地跑,爸爸说声“放”,风筝就飞起来了。啊,风筝高过树梢了,追上边上的“小燕子”了,升上天空了……我大声地喊着:“‘老鹰’,追上,追上,追上那‘蝴蝶’。”眼看就要追上那最高的“蝴蝶”了,这时风向突变,边上的“小金鱼”窜过来,和我的“老鹰”撞在了一起,“老鹰”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一头栽进了江里……
习作从“一路上的憧憬”到“风筝飞上天空时的喜悦”再到“掉进水里的焦急”,有条理地写下来,写出了童真童趣。我深深感受到从课文中学习习作的技巧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它既能指导学生写出好的习作,又能扎实巩固文本的基础知识。
其实,像这样适合学生模仿的文本段落很多,在三年级的习作起步阶段,我经常这样练习,效果很好!如,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时,让学生介绍“我们的学校”;学习《小摄影师》后,想象“小摄影师”如何完成班级交给的任务,仿照文本的描述续写;品读了《陶罐和铁罐》,指导学生编写“桌椅的对话”等等。在学生的习作中也时常能看到熟读文本留下的痕迹。
总之,在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应立足文本,让文本学习成为习作教学的抓手,引领学生体会文本语言,习得表达方法。最终达到学生能在模仿中感知字词表达的规范与技巧,逐渐达到准确;在借鉴中领悟用词造句的诀窍,使句子更顺畅;在练习中迁移习作方法,了解布局谋篇的秘妙,提高习作水平;从而实现从模仿走向创作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