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复述
2014-08-15姜爱华
姜爱华
复述是一种语文教学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明显作用。但由于其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基本无关,因而有逐步淡出小学语文课堂的趋势。笔者以为这是不妥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重拾复述的教学策略。现以《天火之谜》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把握课文结构,掌握语言技巧
《天火之谜》教学中,要想成功地运用复述策略,首先要带领学生把握课文的结构,并掌握语言的技巧。
从结构上来看,其以对雷电的非科学认识引入,以富兰克林的科学研究为核心,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雷电的科学成因。因此从结构上来说,此文并不复杂。
从语言技巧上来看,课文中运用直接描述语言,意在结合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给学生经验中的雷电明确一个形象。从复述教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语言是学生成功复述的基础。事实上,在复述教学中,关键在于引领学生把握这段语言的结构以及技巧,然后给学生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尊重课文原有的意思;二是可以适当运用自己的语言。
一般来说,经过两三名学生的复述,全班所有学生就能对第一段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品析课文语言,感悟语言魅力
复述不同于讲故事,复述不只是将课文的意思讲出来,复述的重要功能,在于体悟课文的语言魅力,而这需要提前做好课文语言的品析工作。
“雷电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不能仅仅成为课文中提出的问题,更要成为触发学生内心思考,让学生感觉到这个问题是由自己提出来的问题。只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才能在学生的思维中继续向后延伸。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在此并没有立即开展下一环节教学,而是让学生停下来猜想,猜想自己理解的雷电是什么。由于第一段内容的作用,由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相对缺乏,因此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尽管其中相当一部分答案与科学答案相距甚远,但这样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理解富兰克林的实验能够起到有益的铺垫作用,在学生后来的复述当中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虬现象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一段语言有什么魅力?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一段内容十分感兴趣。他们会问静电放电现象是什么,他们会问光的颜色与方向,他们奇怪为什么电可以毙伤动物。因此可以说这段语言的魅力隐藏在学生的思维当中。笔者在教学中穿插了一些静电放电和光的颜色与方向等科学知识的视频。由于这段视频的出现,学生对这段语言所描述的内容有了准确理解。
“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这段语言中的“习惯”两字值得琢磨,“为什么人们会‘习惯地’认为?”这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显然,学生已经隐隐约约地触摸到了“习惯”一词的含义,但还没有弄清楚原因。笔者于是将这一问题反问给学生,并进一步提出疑问: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吗?你是这样认为的吗?古人曾经这样认为吗?这样的认识持续了多长时间?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学生明白了“习惯”一词的含义。而这一理解对学生后来的复述起到了很大作用,不少小组的学生在复述这段内容时,都在这一词语上花了不少时间,通过对话、反问等方式,凸显出人们由于“习惯”而“取笑”富兰克林的神态与语气,从而反衬出富兰克林的可贵精神。
三、结合个人思考,彰显个性理解
复述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理解,而这样的理解方式也不是唯一的,从这个角度讲,复述不仅仅指口头的重复,更指在思想上对所学内容的加工。
在学习中,笔者除了通过语言复述之外,还尝试了让学生通过其他方式来复述,其中较为成功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画图。之所以选择这种方法,是因为笔者注意到小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而形象思维离不开学生思维中的图景,因此用画图的方法就可以体现出学生的思维是什么样的。
对于上述第二点的“习惯”一词,笔者让学生画出“取笑”者因为“习惯”而体现出的表情,于是学生所画之图中的反问者便是一脸的惊恐;对于富兰克林的实验,我们让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去画出风筝、麻绳、铁丝、丝带、铜钥匙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自主地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清楚实验中风筝的准确结构,因为在画图时需要确定什么物体在什么位置时,因此他们又重新阅读课文,从而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以及类似于说明文性质的描述中要注意准确把握的要求。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复述策略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水平,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裨益,不可弃之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