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半生缘》中顾曼璐的悲剧形象分析
2014-08-15刘静
刘静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大同 037003)
《半生缘》中张爱玲继续以她那“拒绝温情,冷眼看人生的”文风、精妙绝伦,意味深长的言语及略带伤感的笔调,向我们叙述了三十年代旧上海里一段漫长的不了了情。
一、《半生缘》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
流年似水滔滔逝去,那曾经风靡文坛,影响深远的张爱玲作家,已经离我们远去;那些曾经深恶痛绝的封建制度,也不复存在……但是她的很多作品的却随着时光的流逝,影响越发深远。为了更好地挖掘和感受顾曼璐这一悲剧形象,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半生缘》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1、《半生缘》的主要内容
《半生缘》以主人公顾曼桢与沈世均相识、相爱、分手、重逢的故事为全文线索,讲述了旧上海一个普通家庭中,因父亲早逝,家中生活困窘,让本该像大多数都市男女一样应和自己的爱人过平平淡淡淡的日子,波澜不惊,直到老去的顾曼璐,不得不为了挑起赚钱养家的重担而放弃自己心爱的恋人,17岁就开始了舞女生涯,混迹于风月场,但是家里人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她,认为她丢尽了家人颜面。而温柔、坚强的妹妹顾曼桢在大学毕业后与温和、敦厚的沈世均在逐渐熟识的过程中产生了爱恋,但是两人的结合却遭到了姐姐顾曼璐及沈世均家人的强烈反对,之后又因为两个人之间的误会和搁浅,造成了顾曼桢与沈世均之间“情深缘浅”的悲剧。而顾曼璐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华老去,虽蜕变为了交际名花,但为了后半生有所依靠,嫁给了好色但有钱的祝鸿才,可她不能生育的残酷事实,加上丈夫的花天酒地,夜不归宿,让对丈夫有很大依附性的她顿时失去了安全感。因此,为了留住丈夫,设局帮助本就对顾曼桢有非分之想,只是处于顾曼桢的冷漠而不敢对她造次的丈夫对妹妹实施了强奸,并且通过欺骗手段把沈世均和顾曼桢无情地拆散了。最后,沈世均因为家人催促的缘故,娶了自己并不爱的翠芝,而顾曼桢在顾曼璐死后,为了儿子嫁给了鸿才…….18年后,顾曼桢和沈世均又在上海相遇,而岁月变迁,绿树早已成荫,他们也“回不去了”。
这小说略带悲凉及遗憾的结局,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同时也让人心生伤感和惋惜,为什么本该得到祝福的恋人却是这样的结局?为什么一个为了家人而牺牲自己爱情、青春的人却遭到众人的误解和唾弃?为什么一个本性善良纯真的少女会变得如此残忍、恶毒,甚至达到极度的人性扭曲的地步?……要了解事情的原由,我们就得进一步走进顾曼璐这个悲剧的化身来挖掘其悲剧背后的故事。
2、《半生缘》的历史地位
张爱玲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身处乱世的她,对各类女性的曲折人生故事有着独特的观察视角及独到的见解,并擅长用自己苍凉的笔锋,通俗质朴的言语,写下了现实的无奈和忧伤,所以其作品可谓是现代文学的瑰宝。而《半生缘》作为她的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在言语表达上称得上是精妙绝伦,让人回味无穷;而在人物形象刻画上既遵循了原有风格外,又有了新的突破,且各自的人物形象都具有典型的意义,其中顾曼璐身上所体现的感情与宿命的冲突,充满着无限的感伤和遗恨,更具有典型意义,蕴含在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处世哲学。因此,《半生缘》可谓是张爱玲创作小说的巅峰,更被世人堪称为经典,先后被影视界轮番拍摄成电视剧、音乐剧等优秀作品,供世人欣赏。由此可见,《半生缘》无论是在张爱玲的创作生涯中,还是影视界中的历史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在这,我们有必要对其内容进行了解,以便更好地感受该文学巨作的真正内涵。
二、顾曼璐女性悲剧形象分析及比较
通过对《半生缘》内容及历史地位做了全面的理解之后,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张爱玲字里行间透露出在古老腐朽的封建文化下,社会底层女性命运的悲剧性,不免让人心生怜悯。下面我们通过对顾曼璐的形象分析及其与《金锁记》中另一悲剧形象曹七巧作比较来对顾曼璐的悲剧化身形象进行深入的剖析和了解。
1、顾曼璐女性悲剧形象分析
回顾顾曼璐的一生,发现她是一个为家人献身,但却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泯灭人性的悲剧的女性形象。首先由于父亲的早逝,母亲的年迈,弟、妹的年幼,为了养活家人,她放弃自己的爱情,做了舞女,体现了她“性本善”的一面,但是家人对顾曼璐的牺牲并不理解,不仅对对她的职业有种难以明言的羞耻感,而且对她这个人也有一种莫名的距离感,因此她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痛苦,同时心里的自卑也在不断的加剧;其次她为了下半身的依靠,她无奈做出选择,下嫁商人祝鸿才。这让我们感受到了顾曼璐的疲倦,她在交际花的路途上漂泊了太久,也渴望找到一个归宿,体现了她对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是事与愿违,婚后祝鸿才花天酒地,并对他妹妹顾曼桢公开表示好感,却对她大吵大骂,可她把婚姻生活作为摆脱舞女生活的唯一途径,把丈夫当作唯一的救命稻草及生活的依附,所以她还是要极力挽回已经名存实亡的婚姻。而在这一部分作者用了不少篇幅细腻地描写了她的心里及言语,为她人性恶变做了一个长长的铺垫;最后,顾曼璐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她设计逼奸了自己的妹妹,毁了妹妹一生的幸福,在残害妹妹的整个过程中,她丝毫没有感到忏悔,反而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为家里牺牲了那么多,妹妹做这些算的了什么。我们一般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阴险、凶残,在顾曼璐身上却显得如此地理所当然,这也正体现了她的残忍、愚昧自私及人性的扭曲,也更加体现了她人生的悲剧性。
总的来说,从行动上来讲,顾曼璐经历了一个从出卖肉体,到出卖灵魂的过程;从品行上来讲,顾曼璐经历一个为家人着想,到为自己着想,再到为自己而出卖亲情沦为自私的过程"结果,她既是悲剧的承受者,同时也是悲剧的创造者。
2、顾曼璐和曹七巧的形象对比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界的一大传奇,她终其一生向我们展示了很多个性鲜明,立体感强,结局却又悲剧凄凉的女性形象。下面我们从通过对她的另一著作《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作对比,更加鲜明地感受顾曼璐形象的悲剧性。
首先,顾曼璐和曹七巧都是旧时代出身低微,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由于上天的捉弄,命运的安排,都在自己美好年华里在身体及心灵上遭到了摧残,但是顾曼璐的却比曹七巧更悲剧化。因为曹七巧至少有儿女、媳妇的陪伴,以及不花心的丈夫,在那个时代,这对一个女人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是顾曼璐自从为了家庭做舞女以及嫁给花天酒地的丈夫后,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享受上她都处于及其缺乏的状态,除了对初恋的回忆,已经一无所有。同时她比曹七巧承受这更多的社会和家庭压力,可是没有人会真正理解她心在的不悦,也没有人会对她为了家庭而牺牲掉幸福和青春而感到丝毫的同情和怜悯。所以,同时社会底层的女性,但顾曼璐身上悲剧性更加鲜明。
其次,两个人都是从纯真烂漫的花季少女,最后因生活而变得人性扭曲,沦落为疯狂变态的“恶魔”。但是顾曼璐为了挽回名存实亡的婚姻,为了唯一可以依靠的男人,放弃自己根深蒂固的对待家人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幼稚的“借腹生子”的方式来满足自己“拴丈夫”的欲望,而把亲生妹妹的幸福毁掉的举措更让人听了毛骨悚然,更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她心理变态,性格扭曲,甚至歇斯底里。
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不禁感慨,顾曼璐和曹七巧他们身上虽然有很多相同特点,甚至相似的经历;虽然他们都是封建社会的最终悲剧的产物,是悲剧的承担者,同时也是悲剧的始作俑者,但是顾曼璐身上展现出来的悲剧性更为的赤裸裸,更让我们看后心生悲凉,同时他的形象也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一个人性扭曲的女性是如何转变而来的。
三、产生顾曼璐形象的原因
小说中从头到文都弥漫着顾曼璐这一悲剧化身的形象,可以说她是当时时代的一个缩影,而造成这一形象产生的原因很多,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这一系列的原因环环相扣,把一个原本真情无私,令人同情的少女演变成了可恨可悲又可怜的怨女。
首先,是家庭的不幸。为了保障家人的生活,她选择了舞女生活,但是“一走上这条路,总是一个下坡路”,她也只有顺着这样子,一步一步深陷其中。风月场的生活,让她看惯了世人的虚伪和浮华,受尽了男人的欺负和菲薄,最后面对不幸的婚姻,更是让她心生恶念,抛弃了伦理和道德的约束,彻底地呈现出人性中最狠毒的元素。
其次,是自甘堕落。顾曼璐的自甘堕落使她在舞女的轨道上不断滑向悲剧的深渊。她没有独立的人格意识,秉承了中国传统女性的普遍心理——男人是女人的根,因此她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对丈夫都具有极大的依附和屈从,始终逃不出男权传统的阴影,更突破不了自心的牢狱,这是她悲剧形象的内在原因。
最后,是旧时社会封建思想影响。顾曼璐悲剧形象形成的更大一部分原因是旧时社会封建思想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以至于对于顾曼璐舞女身份及不能生育的事实,在“贞节”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保守落后的思想下,向她威逼而来的只有冰冷的待遇。所以说是,一个冷酷无情地封建旧社会造就了一个冷血无情地顾曼璐,如果当时社会能给予她更多的关怀,同情及理解,我想她的命运将截然不同。
四、顾曼璐形象的现代性内涵
张爱玲塑造顾曼璐这一人物形象,有着其历史文化动因和深刻内涵,在她身上,凝聚着一个身处“贞女”和“怨妇”的痛苦和无望,同时也凝聚了作家对“传统和现代关系”、“世俗和神圣关系”及“新和旧关系”的综合思考。就顾曼璐形象而言,从传统的、世俗的角度来看,她仅是一个有伤风雅,为人不齿的舞女;但是从现代的、神圣的角度来看,她又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牺牲者,无私的奉献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传统的道德规范了女子的思维模式,铸就了女性悲惨命运的谴责,是对打破禁锢人们思想的根深蒂固的封建道德的呼吁。
结语
悲凉是张爱玲作品中的一贯风格,而《半生缘》正是通过了顾曼璐这一人物形象的描绘和刻画,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礼教背景下,社会的残酷,亲人的背叛,情人间的情深缘浅,奉献者的沉沦和被忽视。但是我们不应该只在悲剧中感到惋惜,更应该在悲剧后思索。思考铸就这一悲剧的根源;思考顾曼璐给我们世人留下的除了悲剧外的正能量;思考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人生才能使生命更加精彩纷呈!
[1]胡晓虹.谈《半生缘》的自然主义色彩[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2]邵巧治.女性写作话语策略[D].厦门大学,2001.
[3]王烟生.张爱玲的创作动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4]程东霞.乱世才女张爱玲[D].安徽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