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适合地方特色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式
2014-08-15张莹,王奇
张 莹,王 奇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0 引言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的深度合作[1,2]。它是国家为大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及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大跨度融合,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所提出的重大战略行动。协同创新的特点是要素来源的多样化和建设目标的高端化,各要素通过对建设内容和目标的重新规范以形成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局面[3]。为了进一步促进区域创新升级,有效实现高校去研究、理解和服务社会重大需求,促进各要素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适合地方特色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过程中,不但基础技术、关键性技术难题的解决起着主要作用,外部宏观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历史文化等对协同创新的成效也有很大影响。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地方经济优势和高校学科特色,紧跟社会发展需求的动态变化,把“需求为导向”作为首要原则才能进一步强化知识溢出效应和系统正效应。以云南省为例,矿产、能源、烟草、化工、旅游等是其支柱产业,而昆明理工大学是首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6 所高校之一,冶金工程是其优势特色学科,有色金属冶金是国家重点学科。如果云南省的矿产、能源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能够与昆明理工大学的冶金、能源学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同时注重学科、师生等资源的有机整合,在现有基础上超越现有,必将进一步提高云南省区域发展竞争力和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
1 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创新资源丰富,跨度融合不足
高校作为协同创新的组织主体,承载着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任。大学城汇集了众多高校,具有知识和人才密集性的优势,它们都是丰富的创新资源,在协同创新中提供着重要的技术基础和智力支持。但各高校间在学科建设、仪器设备使用、图书及网络资源共享方面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够对称、互动不够流畅”等现象,这种孤立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局面亟待打破。同时也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深度跨度融合发展要求的第一步。
1.2 内外创新并行,研教难以兼顾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既要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还需着重与社会重大需求的对接。有些学校重教学、轻科研,只注重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能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做到学以致用。有些学校重科研、轻教学,只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经济效益的获取,不注重实践教学。从而表现为部分高校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不准确,缺乏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
1.3 校企各有所需,多重分歧较大
在科研方面,高校和企业具有不同的目标和价值追求。多数高校延续着传统的教研模式,主要集中在基础技术的研究领域,缺乏对行业(特别是特色行业)的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系统研究。而企业一般仅进行单一技术环节的研发和创新,看重的是技术难题的解决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高校注重基础知识的研究,企业更关注经济效益。例如,一些高校希望向企业转移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企业仅对其中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感兴趣,对投入高、风险大的部分原始创新成果并不青睐[4]。高校基础研究的针对性不强及企业需求的动态性变化,使得大量科研成果沉淀,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难以实现高校雄厚的科研实力与企业优秀的技术应用能力的优势叠加和互补。
1.4 各式问题迭出,机制保障缺位
协同创新中的各要素(包括师生、学校、企业、政府等)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缺乏相应的机制保障和对策。比如:高校企业间合作项目存在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的问题等。
1.5 创新流于形式,缺乏地方特色
有些高校在建立协同创新平台过程中,不经过调研考察,而是照搬或模仿已有的协同创新模式,对创新资源进行简单的拼凑和整合,没有结合区域经济优势和本校的学科特色,导致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后劲不足。
2 适合地方特色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
针对目前协同创新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借鉴已有协同创新模式的成功经验,以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高校作为组织主体服务区域经济的目标,结合地方特色优势和资源,依托特色学科,把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扩展到科学前沿和行业企业关键性技术难题上,进一步带动区域创新,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通过建立适合地方特色的协同创新平台,把师生、学科、高校、企业4 个要素凝聚成有机协调的整体,为突破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共性瓶颈提供支撑和引领作用。
2.1 结合地方优势,建设特色学科
为实现创新要素的就近连接,降低信息收集、交易等创新成本,首先要对地方特色经济优势和龙头企业进行调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组建特色学科。这包括在巩固原有优势学科基础上,发展交叉学科及培育新兴学科。在企业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牵涉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只有融入交叉学科的科研成果,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而目前多数高校开设的主要是以单一学科为主的专业性课程,专业划分过细,缺乏跨学科的交叉内容的专业设置,以至于协同创新的视野相对狭窄。企业中也应依据自身优势建立新兴产业,并对接高校开设特色学科。
在地方支柱行业产业调研过程中,以冶金行业为例,可以对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进行调研,并寻找与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专业展开深度合作的结合点与契机,协调双方需求,建立针对性的特色学科、交叉学科或新兴学科,长久持续提高云南省冶金行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特色学科的建立,不但要适应行业产业的重大需求,同时还要学校的统筹规划和师生的积极参与。
2.2 改革课程体系,共享创新资源
在依托行业企业调研建立的特色学科方面,要引导企业参与到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把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纳入到特色学科的教研计划。同时,需要开展校校合作,兄弟院校间建立起课程互选,共享师资、实验仪器、图书等资源,高校内部在对应的课程开设及互选方面要予以有效协调和承认。各高校可依据特色的仪器设备共同组建分析测试中心,不但为参与组建的高校师生教研提供支持,还可以为其他高校和企业提供检测、认证,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比如昆明理工大学的特色学科冶金、能源专业与云南大学特色学科生态学之间,增开新课程或学生互选课程。不但共享了两所高校的师资、设备等资源,亦可以更好地理解冶金、能源制造带来的生态或环境问题以及体会如何对其进行有效解决的深刻认识。这对云南省能源行业、旅游行业的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来说,无疑是一条新途径。
2.3 教学相长,科研并行
高校在践行好其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需要保证教学、科研协调发展。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可以进行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学习,并参与到与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中去,以开阔视野。企业的科研部门也可以吸收优秀学生到企业兼职、实习。这既拓宽了企业吸收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渠道,也提高了企业引进人才的质量。另外,鼓励教学好的老师申请横向科研项目,提高基础知识的应用效率。鼓励科研做得好的老师多参与教学,把实际应用经验反馈到基础教学当中,这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基础知识以及在该领域前沿的发展。师生作为高校的主力军,可以共同申请并参与协同攻关项目,将特色学科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特色行业的重大需求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这样可以避免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防止高校从事的科研活动与社会需求疏离。实践证明,在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是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由于科研成果容易量化,比如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的多少,而教学质量难以评估,为保障教学与科研均衡发展,还需建立新的教、研考核机制,统筹教与研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改变教研中以量为主,以质为辅的绩效标准。
2.4 双向产学研模式
产学研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效率和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校企合作主要是单向产学研模式,即学校为获得科研资金赞助,单向地寻求合适的企业作为试点或合作对象,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并未就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或对企业遇到的动态性问题提出及时的解决方案,这样难以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进化。这种以学科为基础和导向的创新模式并不适合面向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缺乏适合自身需求的长远规划,没有主动与高校开展长久深度合作,致使科研成果转化滞后。要改变这种单向产学研模式,打破“孤掌难鸣”的局面,提高双方的参与度、互动性和积极性,必须由高校、龙头企业、地方政府和相关中介机构(如金融机构、法律机构等)共同组建公共服务平台,专门负责收集和共享产学研中各要素的需求信息,成立合作项目、共同实验室、人才交互培养基地,参照相关法律政策(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5])规范项目进程的各项工作程序,建立合理的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机制,拓宽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渠道,促进并保障高校与企业的有效对接,利用企业成熟的产业链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载体,同时培育新的技术产业链,强化高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
双向产学研模式要求高校和企业同时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合作的持续稳定进行,切实解决行业产业的技术难题,提高区域发展竞争力。这包括龙头企业提供资金与高校成立合作项目,中型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申请国家或省级协同创新基金项目,小微企业努力把有需求变为有项目,开展校—企全面合作。高校要鼓励青年技术人才承担创新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企业鼓励技术专家到高校授课,鼓励员工参加高校继续教育培训,邀请高校教师作为企业技术顾问等。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协同创新平台要做好协调监督工作,保证信息的畅通和透明,明确各要素利益分配依据,根据各要素的贡献大小确定分配的比例和方法;定期召开信息交流会,就项目的进展,落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家商讨,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了解行业的技术惯性和产品的生命周期[6]、技术转移过程的梯次性,对课题的研究经费及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要做好预防、规避及各要素承担归属的方案。
协同创新平台在双向产学研模式的构建过程中要营造公开化的环境,并开通各要素参与的评议渠道,保证合作的合理有序进行。高校应在企业中建立科研实践基地,通过学生到企业的实训,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企业内部成立企业学院,聘请高校教师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好地理解实践。合格的成员可以发放相关证书,在同类行业中给予认可。借助协同创新平台,企业可以实现从核心竞争力到体系竞争力的跨越发展。成功构建了双向产学研模式的协同创新平台还可以成立行业协会,吸引更多的高校和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到协同创新平台中来,通过强化良性示范效应形成各要素节点由点到线到面的全面协同创新格局。
3 结束语
以云南省为例,结合地方高校实力,实现双向产学研结合模式,首先要定位高校建立协同创新的类型为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然后在现有协同创新平台(如昆明理工大学面向行业产业的“稀贵金属先进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基础上,结合地方经济优势和大学城高校聚集及高校各具特色学科等特点,以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构建起适合地方特色的协同模式,这样才可能通过各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探索进一步提高云南省区域发展竞争力和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1]郭菊娥,李圭泉.“2011计划”的目标追求及其实现路径 [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5):107-109
[2]聂秀平.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探讨 [J].中国高校科技,2014(3):62-63
[3]黄英.实施“2011计划”必须重视学科组织文化的建设 [J].教育理论,2012(20):33-34
[4]赵哲.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的机制障碍与对策 [J].高校教育管理,2014,8(2):49-53
[5]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 [J].中国高校科技,2012(7):14-16
[6]王帮俊.高水平行业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联结机制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1):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