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附属医院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①——以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

2014-08-15李小玉滕翠英粟凤劳有卓许世华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壮族医患医务人员

李小玉,滕翠英,粟凤,劳有卓,许世华

(1.右江民族医学院201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与信息管理),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982737192@qq.com;2.右江民族医学院2011级医学影像学1班,广西 百色 533000;3.右江民族医学院院长办公室,广西 百色 533000)

近年来,我校附属医院立足医院文化建设,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有效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笔者以我校附属医院为例,浅谈医院以文化建设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设。

1 医院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经营活动和长期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1]。医院文化建设已逐步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战略手段,对提升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2]。

优秀的医院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打造医院的美誉度、差异度和知名度,成为医院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一种竞争方法,对提升医院品牌含金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3]。在优秀医院文化的熏陶下,医务人员能够以病人为中心,做到对病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全心全意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能够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让病人病有所医,且要治得好,收费合理。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服务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价值,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2 我校附属医院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我校附属医院成立了高校医院文化研究所,以此作为研究与实践的平台,通过课题研究、学术研讨、搭建载体建设“家”文化,不断拓宽医院文化功能,提高师生员工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以强大的文化动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得到了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我校附属医院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有以下方面。

2.1 开展伦理查房,打造医德医风建设特色项目 我校附属医院推行医疗伦理查房,成立了医学伦理委员会,深入到各病区,从病区文化、知情同意、隐私保护、平等待患、爱岗敬业、专研创新、廉洁守纪、文明用语和患者满意度等九个方面进行全面实地考察,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主动为病人服务,几年来,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不断增强,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伦理查房也能够让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了解病人的需要,及时帮助病人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加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和理解,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医生、病人和医院管理者三赢。

2.2 以人为本,构建“家”文化

2.2.1 营造病人到院如家的文化氛围 例如,在患者住院期间,如逢病人生日,医务人员便送上祝福和鲜花,或举行一个小生日会,给病人带来“家”的温暖;在儿科住院病房附近,设有游乐场,以减少儿童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也有助于其尽快恢复健康;当病人经济困难时,科室人员往往慷慨解难,不让任何一个病人因为经济条件而看不起病;电梯每天都设有专人负责为病人服务,方便病人上下楼;楼层电梯门口都标明有每一层楼负责的病种,方便病人准确找到为自己看病的科室;医院推行人性化服务,视患者为亲人、同事和同志,把陌生变熟悉,把外人变为一家人,犹如一缕春风,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

2.2.2 营造职工爱院如家的文化氛围 例如,关心职工身心健康。每逢职工患病住院,我校附属医院都会进行慰问;解决职工孩子的教育问题。医院对职工孩子入学给予补贴,并让职工的小孩能够就近上学;帮助职工释放工作压力。建立运动场所,由各科室组织开展娱乐活动,为职工提供一个放松和交流的场所;创造职工事业发展的条件。定期派送职工到外进修,或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建设,方便职工巩固和学习知识,全面提高院内职工的医疗服务质量;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医院可以选择投资、融资或竞标,让职工住有所居;弘扬职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形象。每月推出两期“三好一满意”(即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系列专项活动《简报》,进一步挖掘和推广病人满意的工作和个人,弘扬良好医德,增强职工荣誉感和归属感;寻求收入与绩效的平衡点。医院还制定了有效考核职工绩效的评价体系和若干指标,并落实到每位职工的日常工作中,按照个人的绩效来确定收入。这些都能让职工产生幸福感和归属感,有利于激励职工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2.3 挖掘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医院品牌服务 广西百色以壮族为主,研究和挖掘壮族传统优秀文化,建立壮族传统文化与医患关系的三维特性,这对发挥壮医文化在医患关系和谐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布洛陀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包括壮语、壮族传统节日、壮族民间禁忌、壮医等。因此,可以对医务人员进行壮语培训或者在招聘条件中写明会壮语者优先等,扩大医院内会壮语的医务人员人数,当医务人员与说壮话的患者沟通时,适当的壮语交流能够拉近医患间距离,让患者感到亲切;了解壮族的传统节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陪住院患者度过传统节日,让患者在外也能够体验到“家”的温暖;了解壮族民间禁忌,这对促进医患间沟通,塑造医院人文服务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壮医,发展百色的特色壮医,运用百色患者喜欢或传统的治疗方法。因此,挖掘和弘扬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壮族思想融入到医疗服务中,这有利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医院文化,服务于少数民族,促进医患和谐发展的稳定性。

3 我校附属医院文化建设成果

近年来,我校附属医院围绕医院文化建设,各方面均得到改善。目前,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面,医院以临床路径管理为抓手,各项医疗和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医院业务量每年以近50%的速度增长[4];在病人满意度方面,医院从患者角度出发,通过推行患者到院如家的“家文化”,为患者办实事、做好事,让患者在温暖的环境下轻松接受服务。几年来,患者对医院满意度达98%以上[4];在职工幸福指数方面,通过改善医务人员待遇,如工资福利、发展前景、子女教育、住房等问题,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切实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职工的幸福指数高,对领导的满意度也达95%以上[4]。

4 我校附属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第一,始终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我校附属医院坚持把医德医风摆在首位,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中心,以规范服务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优化医疗环境为目的,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技术水平,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在开展“医德医风与人文教育活动月”中,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营造出讲人文、重学习、塑医德,全院勤奋学习、立足岗位做奉献的人文氛围和员工爱院如家、病人到院如家的文化氛围,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先进集体与个人。

第二,以患者和职工为本,增强职工服务意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医院要稳定、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患者和职工为本。患者和职工是医院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以人为本是决定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医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和职工服务,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赢得患者口碑,也能让职工做一名幸福员工,积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奉献医院,最终实现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第三,整合地方优质资源,打造医院文化特色项目。第一,百色地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具有红色资源、壮族文化、边疆资源等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我校附属医院职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现“革命性、民族性、边疆性”的教育特点,是医院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第二,百色靖西是壮医药文化之都,传统端午药市是中草药材的大展销,也是民间医药经验的大交流,医院抓住机遇取经,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壮医药文化。第三,壮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包括重义轻利、尊长爱幼、爱劳动、讲诚实、守信用、爱祖国、爱家乡、开放、宽容、勤劳等,医院将优秀传统道德融入医疗活动中,发扬和研究壮族医德思想,对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医院通过地方优质资源的整合,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医院文化,造福患者和社会。

5 结语

医院文化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有力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医院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医院要贯彻国家卫生发展方针和政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病人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医院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方便、温暖、价廉的服务。民族地区医院也要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于民族地区群众。

[1] 王丽华,何京芬.发掘医院文化内涵 塑造医院个性品牌[J].现代医院,2005,5(6):1-3.

[2] 刘慧敏.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1,21(4):76-77.

[3] 杨建.关于加强高校附属医院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2):87-88.

[4]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单位荐语[N/OL].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3-02-05/content_8224257.html.

猜你喜欢

壮族医患医务人员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