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仁和镇烟后种植长寿仁豌豆现状及发展思考

2014-08-15马品芬

云南农业 2014年7期
关键词:亩产值豌豆烤烟

马品芬

(施甸县仁和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 施甸 678208)

1 烟后长寿仁豌豆生产现状

施甸县仁和镇立足于资源优势,调整冬季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积极探索引进台湾长寿仁豌豆种植取得显著效益,已成为仁和镇烟区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

1.1 种植现状

仁和镇于2006年在菠萝登、交邑两村引种试种长寿仁豌豆3.4hm2,2007年扩大到6.7hm2,2008年种植 33.4hm2,2009 年种植 66.7hm2,2010 年推广种植面积100hm2,平均亩产800kg,亩产值1600元。2011年推广种植面积266.7hm2、平均亩产800kg,市场综合价每千克3.40元,亩产值2720元。水源条件较好的区域经过多年推广种植,农户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种植水平逐年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得到快速增长,由于冬季豆荚市场价位较好、销售快、经济效益好,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到2012年,种植面积达到466.7hm2,亩产800~1000kg,市场综合价为5.00元/kg,亩产值4000~5000元,最高亩产值达6000元。种植面积分布在交邑、菠萝登、杨家山、金鸭塘、仁和、张家、保场等村,已成为全镇冬季农业开发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与种植啤饲大麦、小麦、油菜等其他冬季作物相比较,具有投入少,效益好的优势。

1.2 种植长寿仁豌豆的有利条件

1)充分利用现有的烤烟生产水利设施。部分烤烟地块建有小水窖、灌桩等灌溉设施,可为长寿仁豌豆生产提供用水。

2)有效解决了大小春争地、争节令的矛盾。仁和镇是施甸县烤烟的主产区之一,多年来小春作物收割与烤烟栽种节令矛盾突出。由于长寿仁豌豆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第二年3月前采摘结束,能有效避免小春与烤烟生产争地、争节令的矛盾,保证了烤烟适时移栽。

3)发展潜力大效益高。烟后种植啤饲大麦与种植长寿仁豌豆的比较效益明显,在土壤肥力、耕作相同条件下,种植啤饲大麦, 亩投入成本450元,平均亩产300kg,按市场综合价1.5元/kg计算,亩产值450元(劳力成本不算),扣除种子、农药、化肥成本450元后,基本没有收益。而烟后种植长寿仁豌豆,亩投入成本510元,平均亩产800kg,按市场综合价5.0元/kg计算,亩产值4000元(劳力成本不算),扣除种子、化肥、农药成本后,亩净产值3490元。种植长寿仁豌豆比种植啤饲大麦增收效果显著,与种植小麦、油菜等作物相比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劳动强度小、经济效益好等优势,为农村留守老、弱劳动力提供就业空间,属于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作物,农户种植积极性极高,2013年种植面积510.2hm2。长寿仁豌豆属于冬季蔬菜,在销售上占很大优势,除满足本地需求外,鲜食豆荚远销北京、天津、上海、武汉、郑州、杭州、广州等大中城市,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是全镇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

2 存在问题

2.1 不利气候因素影响

施甸县近几年来冬、春干旱严重,水源明显不足,加之霜冻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在开花结荚期部分田块遭遇干旱和霜冻造成豆荚干、短小、粒小、绝收等,降低了产量和品质,产量波动幅度较大。

2.2 投入不足,农田基本设施滞后

由于长寿仁豌豆种植地块多在山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加之农田地块排灌系统不健全,除菠萝登、交邑两村部分地块有灌桩工程,菠萝登、交邑、金鸭塘等部分地块有小水窖外大部分地块靠自然降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弱,在旱涝之年难以保证丰产丰收。

2.3 技术指导体系不健全

镇农业科技人员主要从事烤烟、粮食生产,很少介入长寿仁豌豆生产指导,以致种植技术匮乏,加之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打工,留守农村多数是老人和妇女,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技术措施难以落实。

2.4 种植粗放,管理不到位

长寿仁豌豆播种期为8月中下旬,正是烤烟下部叶片采摘烘烤期,此时进行套种对整地带来不利,杂草较多,种植不规范,管理不到位。

2.5 交易市场体系不健全

市场体系不完善,产地交易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组织松散,豆农各自为政,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没有一定的组织、计划,价高时一哄而上,价低时等待观望,或竞相压价倾销,导致长寿仁豌豆种植市场风险加大,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下降。企业和农户投入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遇市场价格好时小商小贩抢收、抢购,市场价格不好时无人收,农户无法销售。龙头企业销售渠道单一,带动不明显、抗风险能力弱。农户与公司对接存在矛盾,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时,豆农就交售给公司,若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时,农户直接销售,公司利益难以确保。

3 发展对策

3.1 逐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

结合施甸县冬农开发,以典型示范为途径,集中力量、集成技术、打造亮点、增强示范带动能力,提升全县长寿仁豌豆规范种植水平,从规划种植到产品生产、推介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需给好、给活、给足扶持政策,以利农户、企业和产业的健康发展、科学发展,把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2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适宜区域最佳地块种植,发展适宜区,淘汰低产区。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水利设施条件较好、农业生态环境良好地块种植。对土壤瘠薄、水源较差、落霜、低洼、积水等不适宜种植长寿仁豌豆的地块原则上不规划种植。

3.3 强化科技措施

1)选地。选择光照充足,水源、交通便利,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的砂壤或沙质土、鸡粪土种植为好。

2)整地。在烤烟地里套种长寿仁豌豆,先用人工拔除杂草,浅锄墒面,做到墒平土细。

3)播种。 遵循“墒面套种、双行、2株/塘,对空直播”的种植模式,播前翻晒种子1~2d,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按行距30cm,株距25~30cm,用小锄头打塘,每塘2粒种子,用敌杀死2000~3000倍液喷雾杀虫后播种,再用细土盖种浇透水,以后视土壤湿润情况,每隔3~5d浇一次水,直到出苗。

4)苗期管理。一是出苗以后要及时查塘补缺,缺塘的地方及时补种,浇足水,促进早出苗。苗齐后5~10d,为保证苗壮,毎亩用5kg尿素对水浇施。苗期注意排水防涝,土壤水分过大时,容易烂根,引发病害,要经常清理沟渠,保证雨后排水沟不积水。二是豌豆幼苗期易发生根腐病、立枯病等死苗性病害,可用70%敌克松粉剂10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液淋根防治;虫害以地老虎、斜纹夜蛾、豆荚螟为主,可选用2.5%功夫乳油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5)中、后期管理。一是初花期,每亩施复合肥(10∶15∶25)10kg 对水浇施。 结荚期每亩用尿素 8~10kg对水浇施;施肥结合中耕培土;微量元素对豌豆的影响明显,开花结荚期间是豌豆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时如果降雨少则需要浇水抗旱,防止落花落荚,减少因缺水而造成的荚干、短小、粒少等。二是搭架是夺取长寿仁豌豆高产的重要措施。在株高10~15cm,先端长出卷须时就要及时搭架;烟地套种搭架可用烟杆,降低投入,减少成本,架上捆一橫梁,吊线、引蔓上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结荚数、增加产量、方便采收。整个生长周期不能塌架。三是开花结荚期易发生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细菌性斑点病,可选用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2~3次、细菌性斑点病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喷雾防治。虫害后期以蚜虫为主,可选用吡虫啉喷雾防治。病虫害防治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6)采收。适时采收成熟度适中的饱满豆荚,做到成熟一批采收一批,不采未成熟的过老的,保证质量,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3.4 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镇农技推广站要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全面的技术指导工作,加强科技培训,使长寿仁豌豆种植各项技术落实到户、到田。二是加大长寿仁豌豆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经费投入,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保障。三是加大对长寿仁豌豆生产示范样板建设投入,提高科技入户率和覆盖率。

3.5 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配套工程,建设田间、地边小水窖;以国家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为依托,促进田间道路建设,降低因旱涝灾害及劳力成本增加带给种植户的风险。

3.6 进一步完善市场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引进、培育有实力、有技术、有资金、有管理经验的龙头企业,认真落实产业优惠政策,在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采取以“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的合作,带动长寿仁豌豆产业的发展。二是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组建以农民为主体专业合作社,让其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农民与市场、农民与企业、农民与政府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推广适宜当地的优良品种种植,逐步实现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不断提高产品效益。

[1]张和义.蔬菜生产实用新技术之菜豌豆[J].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亩产值豌豆烤烟
葡萄树结“智慧果” 亩产值可超3万元
糖度高、类型多、瓜味足 “炫彩”系列小西瓜 亩产值3.5万元
亩产超340斤!4口塘出蟹11000斤,错峰卖蟹亩产值2万元的秘籍来了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豌豆
大棚绿叶菜多茬次高效栽培模式
豌豆笑传
豌豆笑传之拔罐
豌豆笑传之吃饭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