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2014-08-15叶堂林
叶堂林
一、新时期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的国际环境与国内背景
(一)“后经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1.世界经济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发达经济体为了提振本国经济,不约而同地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部分国家和地区陷入债务危机,因此经济危机并没有或没能完全解决,世界经济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2.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两大动力。2010年我国人均GDP为4382美元,在世界排第95位,城镇化率为47.5%,因此从国内背景来看,我国正处于人均GDP在3000至8000美元、城镇化30%至70%的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将释放出巨大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生产力能量,成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两个强大驱动力量。
3.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调整,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国际上,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得发达经济体意识到经济失衡对其本身经济发展带来的威胁,不约而同地采取贸易保护主义,这样既可以削减本国对外债务,又可以促进本国就业;从远期战略来看,各发达国家纷纷开始了新一轮的“再工业化”,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因此,从中长期看,保增长、促转型,必须将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问题统一起来解决,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
4.扩大内需、产业大转移、中西部城市化与工业化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从中长期看,要实现我国经济保增长、促转型的目标,就必须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内生型增长,而扩大内需就必须改变我国现行收入分配体制、缩小贫富差距,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中国人民;东部地区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最终提升东部地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积极引导东部地区能源、冶金、化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的、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机械电子、通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推动中西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二)东部地区经济将向制造服务化、制造高端化和服务外包化转型
1.制造服务化和制造高端化将是东部未来产业发展的两大方向。东部地区必须加快发展方式转型的步伐,通过调整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降低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实现制造服务化、制造高端化和服务外包化转型,东部沿海地区将重点发展以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制造服务化和制造高端化将是东部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两大方向。最终目标是实现东部占领全球战略产业的高端实现价值链的深化。
2.服务外部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服务外部化就是如何把一些企业内或产业集群内普遍性的内部服务进行外部化,例如一个大的企业集团就可以将其环保部门进行服务外部化,将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处理污水等等服务转包给技术能力比较高、专业做这方面的企业,实行社会化服务。
(三)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低碳经济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方式,它将开启新一轮科技革命。未来一段时期世界产业升级将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从低技术低智力含量产业向高技术高智力含量产业升级,从高碳、高能耗、高污染向低碳、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其实质上是产业创新、产业替代以及产业融合的过程。未来我国将会加强低碳和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强化政府引导、完善低碳和新能源政策标准体系,逐步形成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良性互动的低碳发展模式。
2.产业低碳化将通过能源低碳化、生产低碳化、消费低碳化和排放低碳化来实现。能源低碳化主要包括新能源利用和革新能源利用方式两个方面。生产低碳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和循环经济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耗总量和经济发展的能耗强度,应科学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消费低碳化主要包括发展节能建筑、推动绿色交通和提高居民低碳意识。排放低碳化主要包括碳汇林业和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技术。低碳产业承接转移与产业低碳化将是我国“十二五”经济建设的核心环节,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将是我国产业低碳化的重要技术保障,低碳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整与信贷投入都将向低碳产业倾斜。
3.低碳城市将是低碳时代的空间载体与实践主体。低碳城市的概念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融合,既强调低碳生产,又强调低碳消费。低碳经济发展的实质是能源效率提高和能源结构改善。在国际上,比较成功和完善的低碳城市发展计划有英国的低碳城市项目和日本的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应借鉴英国低碳经济的理念,促进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
(四)区域间竞争加剧,城市群发展风起云涌,区域经济一体化蓄势待发
1.城市群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突出。“十二五”时期,随着高速铁路和第三代互联网为代表的交通和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户籍和社会保障等行政阻隔的弱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资源要素流动性必将显著增强,各省市、各区域之间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更加便捷和频繁,人口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趋势进一步加强,新增城市人口将主要向能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生存空间的城市群集聚,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各区域之间的竞争加剧的趋势凸显,区域内合作和区域板块一体化蓄势待发。
2.提升城市群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将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结合起来。新时期我国将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战略地位的城市群加强分类引导,在提升经济功能的同时,大幅度增强人口聚集功能,并不断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和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开发利用格局。
3.制度创新成为区域合作的必然选择。随着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合作领域和形式日益丰富,制度创新成为区域合作的必然选择,以省级高层领导会晤、城市间定期会议、省市间政府和部门机构联席会议等区域合作形式将层出不穷。
二、新时期京津冀区域的发展趋势
(一)由外延发展向内涵转变,提升都市圈的软实力日益重要
后危机时期,我国随着人民币升值、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东部传统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重新得到重视;以新能源、环保、生命科学技术为核心的低碳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并成为新经济增长点;西方国家对工业保护加强,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在资源环境矛盾加剧条件下要求降低能耗和排放强度,这些“倒逼”机制将促使京津冀区域发展模式必须转型,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京津冀发展转型的核心在于提升其都市圈的软实力。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凸显,区域发展总体突破方兴未艾
京津冀三地区发展差异化明显,三次产业具有“三二一”与“二三一”的错位性,这为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与天津现代制造业的结合、北京科技研发与天津现代制造及河北重化工业的对接、北京重化工业转移与河北重化工业链接等提供了契机。因此,“十二五”时期区域统筹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成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主导。近几年来,京津冀区域发展热点不断。天津滨海新区、首都经济圈与河北沿海发展带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它们的推进标志着京津冀区域发展已经进入了战略转变的新阶段,必将带动整个中国北方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增长极。整体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局部的努力,局部努力的结果是实现区域的整体突破。当前京津冀区域发展正在酝酿和寻求整体突破。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与途径
京津冀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科技制高点。具体来说:北京应一方面继续打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把它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级高新技术研发的总部基地,使其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网络的最高节点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支撑;另一方面,北京将加快建设世界级高端服务业基地。天津则应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高附加值的重化工业、现代制造和提升服务业。河北应积极承接京津转移的产业,并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动“三个转型”,即推进传统重化工向现代重化工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方向转型;加工贸易向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转型与延伸。
(四)低碳城市建设将引领京津冀区域发展新趋势
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区域发展模式必然要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碳低排放、低污染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京津冀都市圈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低碳城市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北京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风电和太阳能研发;天津则重点发展风能设备制造,锂离子和镍氢电池、薄膜太阳电池,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平均保持了40%以上的发展速度;河北省保定市则主要集中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制造。
三、新时期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战略构建及对策
(一)从交通网络、资源环境和产业合作入手来推进区域一体化
要加快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需要围绕快速交通网络构建、资源环境保障、产业分工合作等关键领域,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资源合理配置和共同市场形成。首先,加快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加快京沈、京张、京包、京唐等城际高速铁路建设,实现与津冀等省市的快速交通联络。优先安排重要跨区域干道建设,完善区域一体化、网络化的公路干道网。加强区域机场间的分工协作、联合调度,逐步形成合理布局、运行高效的航线网络和机场群。深化与天津港、唐山港的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其次,深化资源、能源和环境领域合作。针对能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区域发展面对的共同挑战,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推动能源、水源地合作区域向更大范围扩展,支持水库上游小流域治理、环境治理建设。再次,推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发展。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着重增强首都科技服务、文化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一般制造业向京津冀区域内转移,促进经济合理分工。
(二)创新区域协调机制,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实现,建立区域性协调机制是关键。在体制上:需要进行全面综合配套改革,京津冀三方需要从观念、行政效率、政府职能、管理水平、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对接,在公共事业、水利、环保、旅游、农业等部门率先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畅通合作渠道,组成联合专门委员会,实现责任共担、利益均沾、互惠共赢。在机制上:首先,积极探索在更多领域内全面实现紧密配合、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其次,根据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规划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重新确立各自卫星城市发展形态指标体系,并进行制度再建,建立健全全新而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运作规则。既保持现有行政区划架构和行政管理体制的稳定,又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体现京津冀区域的自身利益;既维护三地政府对城市管理的自主权,又最大限度地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的关系;既巩固各自城市特色,又最大限度地调动京津冀城市群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在规划布局、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实行协调联动机制。推进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加强区域共同政策的研究与衔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投入和管理机制、合作产业园的税收与核算机制等政策研究,加快区域一体化利益共创共享机制的建设,加强区域市场监管和准入标准等方面的对接。最后,共同制定和执行区域长期发展规划,形成统一开放、功能齐全、竞争有序、繁荣活跃的市场体系,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规模经济效益。
(三)着力提升京津冀都市圈的城市软实力
高层次的竞争不在于硬件的竞争,而在于软件的竞争。近几年京津冀都市圈在硬件逐渐完善的基础上,提升京津冀都市圈城市软实力变得日益的重要和紧迫。京津冀区域整体要高度重视软件环境建设,积极推进行政和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提升由文化氛围、人才聚集度、政策环境、政府形象等要素共同构成的软实力。
(四)科学定位各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核心竞争力
在后危机时期,北京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升级”;天津及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集聚”;而河北则主要发展钢铁、石化、现代装备、现代制药等重化工业。
1.北京应提高其辐射能力,带动区域共同发展
第一,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带动。着重提升首都生产性服务业的辐射服务能力,发展面向区域的金融、信息、商贸流通等服务以及技术、产权等要素市场,增强对区域生产组织和要素配置能力。第二,增强首都科技创新的辐射能力。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周边产业园区的辐射,促进科技成果到周边转化,共同打造环首都高技术产业带。第三,发挥首都市场和总部经济的引领带动功能。持续扩大总部企业的影响,支持总部企业到周边建设生产基地和配套服务基地。充分利用首都市场的优势,带动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第四,带动区域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充分发挥首都公共服务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区域社会事业领域交流合作,带动周边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提升。
2.天津应全力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在区域发展中起龙头带动作用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天津需要加快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加快确立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地位,加快提升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功能,加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3.河北应加快优势地区率先发展,努力打造自身经济增长极
首先,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河北省应着力构筑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推进环首都“14县(市、区)4区6基地”建设,并依此为抓手着力打造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其次,加快发展冀中南经济区,尤其在交通运输方面更加注重与北京城市运行保障和管理的对接。最后,加快培育千亿元级重点园区和大型企业集团。
[1]黄其刚.“十二五”重庆宏观环境及发展走向[J].科学咨询,2011,(2).
[2]叶堂林.“十二五”期间京津冀区域产业升级与整合研究[J].开发研究,2011,(1).
[3]王静.围绕北京市总体发展目标科学制定环首都经济圈城市“十二五”规划[J].物流技术,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