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渠船工号子的生存语境与文化内涵

2014-08-15刘高扬

天府新论 2014年5期
关键词:船工号子艺术

刘高扬

一、巴渠船工号子的历史语境

(一)巴渠船工号子是巴蜀地域内外物资交流的主要渠道

巴蜀之地多江河,水资源是四川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占到了全国水资源总量的四分之一。四川的多山地形塑造了千百条江河之流,这些丰富的水流组成了巴蜀地域错综复杂的水系,同时也形成了对外交流的渠道系统。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无不聚焦着船工的身影与号子的传唱。因而,船工号子事实上是四川地域人们生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巴渠船工号子是伴随巴渠船工划船、拉纤的劳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1〕与其它地区的船工号子一样,是一种历时性的文化现象。尽管这种民间劳动时产生的本土艺术具有千余年的历史积淀,但是,作为“日月换新天”的见证者和历史遗存中的一个缩影,巴渠船工号子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记忆。

巴渠地域其实是地名和渠名的统称,是泛指这一地域的众多河流,其中的大多最后都汇入了嘉陵江,因而,船工号子其实也是这些地域文化的一种映射。这些流域的航道为人们的生活与交通带来了很多的便捷。当时的巴蜀尤其是东部、北部之地多荒山,这给人们的交通和对外交流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而已经开拓出来的土地也只能滋养部分区域内的人们,因而很多物资需要由外运入。外面的物资运入和地方性的食盐运出等,由于传统陆路的困难和交通工具的限制,无法及时顺利流通,因此,大部分物资运输都依赖于这些众多的支流航道,而这些繁忙的航道也逐渐成为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职业场所。一群群来往于各条江河的人们,不仅需要在繁忙劳累之余需找精神寄托,也需要让整个长时间、充满危险的运输旅程充满力量和欢乐。因而,如何齐心协力地过险滩,如何迎战激流漩涡,如何避开浅滩礁石,如何表达对家中父母妻儿的思念之情等逐渐成为船工们劳动之外的重要精神生活内容之一。巴渠地区的航道、水域、船只、劳动以及情感等就构成了巴渠地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二)巴渠船工号子是巴蜀对外文化交流的纽带

巴渠地域所辐射的河流不仅多,而且流域面积广大,具体情况也有所不同。因为这些各不相同的河流无论在支流阶段还是即将入江时的复杂水文特征,也都在千百年的历史岁月中考验着船夫们的智慧和勇气。因而,应对这些流域中的复杂险情、恶劣天气以及行船技术等就构成了历史上船夫们的职业内容。漫长的河流江面上,也有众多的贼寇和劫掠者,如何在出生入死中保全性命,进而保全货物、客人的安全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物质、精神财富不算发达的时代,这些时代内容同时也是船夫们的生活、工作内容之一。因而,成群的船夫也逐渐地成为巴渠地域河流上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他们让这些河流充满了灵性,他们让整个地域充满了生气。对船队、船工的组织,沿途生活必需的物品交换,以及沿途的小码头、集散地等都充满了巴渠人的精神与理念内容。

巴渠地域的诸多河流、湖泊不仅是船工号子生长、发展的渠道,促进了巴渠地域与四川其它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物资交流,还是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进行深度交汇的纽带。作为川东地域的巴渠船工号子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流传下来,还是与这种文化交流的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巴渠船工号子是随着江河航道的延伸而得以延续的,也是随着航程的延伸而逐渐加入新的因素发生变化的。巴渠船工将源于巴渠地域的川东文化一路向东,与湖北、贵州、重庆、湖南等地的船工号子进行交融,并在生活与行船过程中,将其他地域的文化特征也逐渐地融入了这种艺术形态中。久而久之,源于巴渠本土的船工号子逐渐吸收了更多地域的文化因子和特质,结合着本地的艺术形态特征,逐渐成为一种具有较强生命力、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与借鉴其他地域文化的艺术形式,成为一种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是巴渠地区重要的文化符号和精神食粮。〔2〕

二、巴渠船工号子的当前生存语境

建国后,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千百年来困扰船工们的险滩、暗礁以及漩涡等,被逐渐地以各类方式解决。为了保障各条江河上的航运安全,也是为了更好地对河流进行整体上的调节,政府在修理、整治这些江湖河道的过程中,还修建了为数众多的水电站。随着诸多大小型水库的修建,甚至是同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阶梯式水电站的不断建造,巴渠船工也逐渐地要退出历史舞台了。还仅有的部分船工一般也不再将航运作为自己的主要职业,而是偶尔运输自家所需物品,或者用更大的机动船运送委托者的货物。除了观光外,也很难再有人坐着没有动力的小船进行旅行。即使有些地方小船依然在承担着运输的功能,但也已经是短距离的,而且它不再有很大的风险。

当前,陆路上的公路、铁路修建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安全时代,航空业的发展,也宣告了传统水路运输时代的终结。水电站、大坝以及水源截留所修筑的诸多橡胶坝、水渠等,在一般水文条件下也已经很难再适应船工们的传统运输条件。因而,巴渠地区的河流上也很难再见到船工喊着号子,一起努力闯险滩过激流的情景。传统的木船运输作为一种职业也逐渐地萎缩并走向最后的终结。

巴渠地域的船工号子,是巴渠人们精神文化的内在体现形式,是一种特殊语境下的地域文化映射。随着船工职业和传统木船运输业时代的终结,它也因此失去了其依附的土壤而随着船工的身影沉入历史的记忆中。〔3〕

巴渠地域的船工号子的衰落,还与另一重要因素有关: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与巴渠地域的船工号子一起逐渐走向衰落的还有与之相关的薅草锣鼓以及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这些同时代或者同属于历史文化现象的艺术形式的集体衰落,宣告了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传统生活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困境。而作为整个时代的精神特质、人们精神满足需要形式的历史遗存,这些文化艺术发展中所体现出的连续性特征,已经逐渐演变地更为模糊了。因为随着巴渠水域、水道、水资源体系的重新建构与改变,巴渠地域的船工号子作为一种时代特有的文化艺术现象,被逐渐置于次要地位。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审美、娱乐以及精神追求层面都延伸出了许许多多的新的形式,文化价值观在这一发展中也逐渐被注入了新的要素,从而造成了新时代语境下的巴渠船工号子的衰落。

从形成源头上看,号子需要多人才可以完成。一般而言,巴蜀、巴渠地域的人们很多人外出就业,人口流动成为这个时代的新特征之一。而随着工作环境、条件以及内容的改变,船工号子中的领唱者将变得更为稀有。在乡村城镇中,由于现代交通的便利,很少有人愿意去这些传统的船工们劳动的地方工作。随着社会心理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很多传统精神和观念,也已经被现代人群所抛弃。而这种情况所导致最后的结果就是,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更具有新鲜性、安全性、舒适性的工作选择,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自己喜爱、感兴趣或者能够带来更多收益的工作,这样,传统文化遗存离他们也越来越远。随着很多老船工的逝世,能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嗓音条件、演唱技巧的新一代青年船工也将越来越难寻,而拥有了解行船、航道等经验知识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这种通过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承方式的民间艺术,遇到了无人、无条件进行传唱的情况,因而,它的衰落也是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巴渠船工号子中的文化内涵

巴渠船工号子在千百年的发展与流传、演变中具有多种不同的文化内涵。因而,对其文化内涵方面的解读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历时性,否则就会出现偏颇。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历史遗存,其中的共性内涵也是存在的,这是这种劳动、民间艺术形式得以传承与延续的基本条件。

首先,巴渠船工号子是当地人们在多年、多种劳动、生活中的一种主动选择与思维观念体现。他们在多年来与生活、自然进行相处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很多传统的优秀品格,包括不惧危险、吃苦耐劳、合作乐观等因素。在长期的工作与劳动中,他们也扩大了视野,认识到更多的山外世界,并在航运过程中将这些地方的手工艺、特产以及精神传到巴渠地域来。因而,这些都作为本土文化与地域人格、性格以及人们精神、品性的积累和特征反映在船工的号子中。他们的歌唱与喊叫内容中,也包括面对风险、困苦时的乐观情绪、精神的抒发,因而可以展示巴渠人的生活层面的精神气质,以及当地的本土文化内涵和巴渠人的开放胸怀。对很多船工号子的遗忘,其实是一种对历史的遗忘,其中包括了对地域性的人文风情、地理文化、民族心理等因素的漠视。

船工号子,不能随着具体人群和社会进步而消失,也不是为了发展它而刻意去复古、模仿,而是要在现有的遗存中进行这些内涵方面的表现、挖掘,对其文化现象、喊叫、歌唱的内容进行发掘,使其能够具有相对完整、系统的内容、形式。其中,申请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点保护文化艺术,成为各个文化部门所热衷的有效方式之一。但是,“非遗”的申请与批复并不能必然导致其存在,其发展的两极属于运用这种民间艺术的人群与参与、欣赏这种文化形式的人群在数量、兴趣、传播媒介、形式等方面的力量综合。

其次,巴渠船工号子是船工生活中艺术思维观念与审美观念的一种朴实体现方式。船工号子虽是一种劳动中出现的随机现象,但是,久而久之形成的固定模式和相对确定的曲调等也是其具有民歌因素特征的表现。因而,它应该也是民歌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为了抢救、保护与传承这种源于民间生活的劳动艺术,巴渠人做出了多种保护传统艺术的努力。其中包括加强这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速度,拓宽保护面,注重对这些船工号子,尤其是川江号子、峡江号子、澧水号子等历史存在环境的保护。其中,对这些号子的演出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将其搬上舞台作为旅游亮点进行表演再现,对这些不同地方的号子进行富有创意性的艺术加工,增强演出的场景艺术性与感染力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整理、编录这些传统号子的具体曲目,则增加了传承的依据和素材,使得号子的演唱与传承不再仅仅依赖于口传心授。但是,这种创意性的表演,并不是船工对自己劳动生活的意识再现,而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创造性再现。

再次,需要对巴渠船工号子中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进行科学的判断。这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其到底是民间艺术还是一种传统劳动行为的判断。艺术,是需要传承的,是需要进行专门的技艺传授的。而艺术是尤其需要个性和独立性的,也是需要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特质的。当前多数的民族艺术传统都在发展中逐渐地失去了自身的个性和差异性。在世界一体化趋势逐渐严重的当前,如何避免与世界其他地域的文化艺术高度趋同,保持自我在世界艺术舞台的独特性,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否则这种号子就将失去自身的存在价值。而作为一种实用性的、协调劳动情绪与节奏的呼喊,它也有自身的存在意义。因为运用呼喊可以大大地发挥号子中的节奏协调作用,还可以发挥其语言、故事等方面的意义,这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特征;而重新判断其价值、意义,影响着它未来的发展。

四、结 语

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动态研究语境下,保存与发展本土文化、地域文化以及历史上的艺术文化遗存,已经成为各民族的共识。〔4〕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巴渠船工号子成了巴渠江流域鲜活的历史记忆。〔5〕对巴渠船工号子的研究,创意性表演和文化内涵的解读,需要紧紧结合巴渠人们生活的具体语境和历史时代,需要在其中感受巴渠地域的水道、江河以及人文等形成的综合性人文因素,需要从生活、劳动、职业以及情感等方面领悟巴渠人的深层内心世界,需要结合历史发展对其生产生活的具体状况、思想观念以及民风习俗等进行必要了解,从而诠释巴渠人的丰富内心情感、不断变化发展的审美与观念;同时还需要对其发展的环境、形式、艺术气质等进行必要的创造,使其尽量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预期。只有这样的艺术,才可能最终赢得更多的关注,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1〕胥必海.巴渠船工号子的歌词艺术〔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2,(5).

〔2〕胥必海.巴渠船工号子的源流兼及分类解析〔J〕.四川戏剧,2013,(9).

〔3〕胥必海.巴渠船工号子消亡原因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2).

〔4〕任红军.珠江上游传统民歌的生存语境与文化内涵〔J〕.学术探索,2013,(12).

〔5〕任红军.巴渠船工号子的的美学思想〔J〕.民族音乐,2013,(6).

猜你喜欢

船工号子艺术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赞船工
我家的“号子”
茶山号子的艺术特征与传承
唱起号子走汉江
瞬间
纸的艺术
抗洪英雄之韩集船工支援搜救队
——搜救转移400多灾民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