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网络认同的基本内涵、生成过程与价值

2014-08-15景星维吴满意

天府新论 2014年5期
关键词:网民身份主体

景星维 吴满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认识也发生着深刻变化。网络社会的悄然来临,无疑冲击和荡涤着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的网络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实践的崭新形态,而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则从整体上改变和架构着人的生存方式。在这种新世界面前,人何以能够涅槃重生,融入、适应网络社会生活的多元状况,并满足其多重要求,显然,网络认同问题不可回避。本文拟从网络认同的基本涵义、特征、形成机制和价值意义层面进行些许阐释。

一、网络认同的概念及其解析

(一)关于学界认同问题研究状况速描

关于“认同”的内在涵义问题,不同的学科都给予了不同的观点。一般说,认同理论的最初表现形式是黑格尔的承认理论。他认为:“承认是决定合法关系的个体之间‘互动的结果’:主体间彼此要求对方自由行动,同时又把自己的行为领域限定在对另一方有利的范围之内,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在合法关系中获得客观有效性的共识。”〔1〕黑格尔在其承认理论中,已经勾勒出了之后认同理论的轮廓,即:认同是互动的结果,自我的行为被限定于一定的框架之内。自此之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心理趋同的过程。查尔斯·库利在“镜中自我”的概念中提到,人的自我认同源于与他人的交往和反映,如同审视镜中的自己。乔治·米德在符号互动论研究中进一步发展了库利的理论,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而作为社会认同理论的奠基人,泰菲尔和特纳将个体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进行了区分。泰菲尔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体认识到他 (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2〕认同理论传入我国学界后,专家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认同进行了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分析,其中,心理学界主要侧重自我认同的研究,而社会学界将重点放在社会成员是否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是否侧重表达某种社会情绪和价值观念,是否表达社会成员对身份、主要制度安排、社会转型过程的认知和评判。不仅如此,专家们还将认同问题的研究置于多维框架中,划分出多种类型,诸如身份、性别、文化、民族乃至国家认同等等。

其实,认同的问题,对个人或群体而言,都是一种包含着鲜明价值判断与价值期待的心理趋势和行为指向。显然,无论从哪一个学科进行审视,都需要回答认同的资源与认同的意向。前者突出了认同的场域,后者标注着活动的指向。认同的话题反衬着活动主体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系处理,指涉着现代社会精神与物质层面诸多要素。无论如何,学界的前期研究给我们思考网络社会条件的认同问题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思路。

(二)网络认同的概念界定与解析

网络赋予了人多重身份、多维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多样化的生存状态。网络认同已经不再简单局限于现实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那么,何谓网络认同?笔者认为,所谓网络认同是指,基于技术网络的网民主体围绕着网络化生存目标,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展开的身份识别、信息共享、价值趋同的建构性行为共识活动。对上述网络认同概念的理解,需要从如下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网络认同是网民主体基于技术网络而展开的网络化生存的行为共识性建构活动。互联网络本身是技术发展的产物,但其意义却不仅限于此,而是表征着技术社会化和社会技术化的趋同与统一,是人类技术化社会的象征和展示。网络化生存是将网下社会和网上社会融合而成的新型社会样态,这种存在方式应该是一种自由、开放、公正和体现善治的活动场域。因而,网民主体 (或个体或群体)在这种崭新的网络社会形态中的生存与发展,不仅要进行网络人机互动,还必须展开网络人际互动和网民的网络自我互动,网民主体的这种网络互动活动也就构成了网民网络认同的原基动力。显然,基于技术而成的网络社会,成就着网民更大的生存性实践场域,并使得网民主体凭借这三种原基动力,将网络认同活动的旨归定格于网络化生存。显而易见,我们这样来审视网络认同,体现了这一概念的生成语境与研究的话语逻辑。

第二,网络认同是网民在网络互动中展开的身份识别、信息共享和价值趋同的行为共识性建构活动。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应该从三个视角来把握。

首先,网络认同是网民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对身份的识别与认同,这体现了网络认同生成的基础。从认同概念的源流来看,无论自我认同还是社会认同,其实都是以主体的身份识别与认同为基础的。网络认同系统的基础就是网络主体的身份识别与认同。从网络主体的线上身份来看,尽管其可以以多种身份出现,身披多个马甲,拥有多个ID,但无论哪一种身份,都将在网络互动过程中清晰地展示给交往对象,在这一意义上讲,网民的每一个网络身份都是生动和具体的。因而,网民之间交往活动也正是他们身份识别和认同的过程。同时,网民自己也在互动中完成着现实自我和网上自我的身份识别与认同。因此,网民网络身份的识别与认同是网络认同的生成之基,也昭示着网络认同的社会整体性特质。

其次,网络认同是网民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对信息的筛选和认同,这体现了网络认同的内容支撑。不言而喻,网民网络认同的核心就是对信息的筛选与认同,因为信息是网民达成网络认同的载体,离开信息的负载,网络认同本身便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众所周知,网络信息呈现为海量性。学会筛选、鉴别、处理、加工海量信息,是网民网络交往互动过程中必须完成的负重工作。没有信息筛选鉴别能力,网民的网络认同就失去了活动指向,不仅难以传递交往的正能量,而且还要使交往互动误入歧途。因而,网民对网络信息的筛选与认同,不仅完成着网络认同的内容支撑,也体现着网络认同的主体建构性。

再次,网络认同是网民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对网络化生存规范体系的价值选择和认同,这体现了网络认同的目标旨归。毋庸讳言,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需要一整套社会规范体系来确保和支撑,这种规范体系涵盖着道德规范体系与法律规范体系,网络社会同样如此。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体系和法律规范体系是形成该社会生活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关键。因而,网民的网络化生存,就个体而言,应该也必须对网络社会的这种规范体系进行价值的选择和认同,以便完成网民个体的网络社会化目标。当然,在网民的这种价值的选择和认同中,其实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网民借助自身的活动被网络群体和社会认同;二是网民在自身的网络社会化过程中对网络群体与社会的评价、认可和接受程度。因此,网民对网络化生存规范体系的价值选择和认同,既体现了网民网络化生存的目标旨归,也体现着网络社会未来发展的建构指向。

二、网络认同的基本特征

网络认同是网民交往互动中的一种行为共识性建构活动,其特征十分鲜明。

(一)网络认同的技术性特征

“科技造就了人们实现真实的方式,而这些方式是了解各种不同的社会与心理生活的关键。”〔3〕技术是人的网络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网络个体和社会身份的产生与延续离不开技术的支撑,网络认同活动也是一种人的技术化实践方式。

第一,网络认同的物质基础具有技术性特征。技术网络创造的信息化社会场域使人类进入了网络化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是人的崭新存在方式和生活样态。离开技术网络的支撑,不仅网络社会难以形成,人的网络化生存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网络认同的主体身份具有技术性特征。不可否认,人创造了技术,但人又蛰伏于技术之下,借技术来妆扮自己。生活在网络社会空间环境中的网民,其本身的身份就首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技术形态存在。不仅如此,在技术的作用下,网民在网络社会生活中的心理呈现、形象塑造、利益诉求和行为表达,都烙上了技术的印痕。

第三,网络认同的形成方式具有技术性特征。网络认同活动是网民的一种技术实践活动。通过技术的支撑,网民在网络社会空间环境中进行并建构了一种远距离、多维度、碎片化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模式。显然,通过网络认同,网民的网络化生存呈现出一种技术性的共生共在和共享生存。

(二)网络认同的演化性特征

认同活动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网络认同也是如此,呈现着鲜明的演化性特征。究其原因在于,网络本身具有的匿名与自由等诸多特征、网民成分构成的多样性、信息的流动性、交往场域的变动性、网民交往行为的随机性以及网民共识性行为达成的长期性等等因素,都使得网络认同在渐进中生成,在缓慢中发展。因而,网络认同呈现出显著的动态演化性特点。

(三)网络认同的递进性特征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下,网民的网络认同活动在不同的阶段体现着突出的层次性特征。从网络认同内容的纵向进程来看,网民的网络认同包含信息认同、知识认同、意义认同、价值认同,在递进中呈现出鲜明的从低到高的层次性特点。在递进中,不同层次的认同内容与实现难度存在差异。层次越高,难度越大,但认同的稳定性就越强,显示出鲜明的链式塔状结构。

(四)网络认同的共在性特征

网络认同的共在性体现在,认同内容的共在性和网民身份的共在性,以及认同心理与认同行为的共在性。一是网民网络认同的内容具有共在性。从网民需要认同内容来看,既有反映、负载物质层面的内容,也有精神层面的信息;既有一般性知识的把握与分享,也有对事物乃至人本身生存价值与意义的认知和理解。因而,认同的内容尽管多元,但都交织杂糅在一起,体现着认同内容的共在性。二是网民网络认同主体角色的共在性。网民是网络社会的网民,网络社会又是由网民来构成。在这个意义上讲,网络认同既是网民个体的,也是网络社会的。个体与社会共在,网民的自我认同与网络社会的认同共存。三是网络认同活动,既是网民的一种心理活动和感知状态,同时也是网民的一种网络化生存的行为,两者共在于网民主体交往互动的活动之中。

三、网络认同的生成动力与过程

网民网络认同的生成,不仅需要网民心理诸多要素的耦合,也需要借助行为进行展示。

(一)网民网络认同生成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形成的基础。人类的网络化生存不仅是人类崭新的生存状态,也是人类崭新的网络实践方式。这一方式具体由网络人机互动、网络人际互动和网络自我互动组成,并成为网民网络认同生成的原基动力。

第一,网络人机互动为网络认同的生成提供了技术性依托。网络认同属于具有技术背景的认识范畴,认识的首要前提是客观物质的存在,并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网络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以技术形态存在的物质领域。“网络人机互动是为网络互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和方式的技术实践活动。”〔4〕人对于客观网络的实践,是网络人机互动的表现形式。网络人机互动为网络认同提供了技术实践的基础,如人对网络信息传播媒介的制造和使用,网络传播方式的技术变革等等,这是实现网络互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网络认同形成的基础要素。

第二,网络人际互动为网络认同的形成提供了社会性承载。“网络人际互动是网络社会空间环境中网民之间网络社会关系的表征,是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网民个体与现实个体高度融合互渗的背景下,交往双方借助数字化符号化信息中介系统而进行的信息、知识、精神的共生、共享的实践活动。”〔5〕信息的获取与共享,是网络人际互动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推动认识形成的动力。在网络人际互动的作用下,获取信息驱动着网络主体认识的发生,进而对信息包含的内容产生认同情感,并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它在整个网络认同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贯穿始终的角色。网络人际互动是网络认同形成的社会性承载,网络认同的形成是在人际互动的方式下展开的。

第三,网络自我互动为网络认同的形成提供了身份定位和行为指向。“网络自我互动是指在人机互动的实践活动与人际互动的共生共享的社会实践活动共同作用下借用数字化符号化信息中介系统所进行的自我生成、自我生长、自我成才、自我发展、自我改造的内在主客体关系的意识实践活动。”〔6〕网络认同指涉着网民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行为导引。从信息的接收、筛选、加工、处理的内化环节可以看出,网民完成着自我的身份定位。通过内化,原有的知识图式得以改变和改善,并借助行为而外化显现。从而,网民的网络自我互动为自身提供了身份的定位与行为的指向。

(二)网络认同的生成过程

世界是事物过程的集合体。同样,网络认同是行为主体认同形成过程的集合体。网络认同的生成过程包含着横向和纵向两个不同侧面。

第一,从认同范围来看,网络认同的形成过程是横向拓展的过程。网络认同的横向拓展是指在网络认同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网络实践范围的扩大,线上与线上认同共同发展,认同的对象随之增多,认同的范围得到扩大。例如,一个人上网时无意浏览到关于养身的网页,从而对这一信息产生认同。随着他上网时间的增多,获取信息的增多和知识面的扩大,他通过微博了解到关于骑行的信息,从而对骑行也产生了信息认同。这时,对于养身的认同和骑行的认同共生于他的网络认同之中,认同的对象由单一对养身的认同拓展为了对养身和骑行的认同。其认同的范围得到了横向拓展。由于网络信息的多样化,网络社会的自由性,通常情况下网络认同的横向拓展速度会比较快,认同对象也比较多,多种网络认同共生的范围也会随着网络认同发展的过程而逐渐扩大。

第二,从认同层次来看,网络认同的形成过程是纵向深化的过程。网络认同的纵向深化是指在网络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在对同一类认同对象的不同认同阶段,伴随着网络实践活动的深入,认同程度呈现出层次性的递进和加深。一般来说,网络认同的纵向递进过程是身份认同、信息认同、知识认同、价值认同的逐步转化过程。在网络认同形成之初,网络主体首先是对自己线上、线下身份结合的定位,形成自我的身份认同;在网络实践的过程中,网络主体开始对网络信息展开认识,对与自我身份认同相契合的信息形成信息认同;在信息认同的基础上,网络主体开始伴随自己的知识架构和意识形态进行已认同信息的分类筛选,对有价值的信息形成知识认同;最后,通过外部因素的影响和自我对于知识的深化理解,网络主体的价值观发生转变,形成价值认同。在网络认同的纵向深化过程中,网络认同呈现出的是认同的逐步深入,这是在网络实践的引导下网络主体认识深化的表现。

四、网络认同的价值所在

(一)网络认同对网民个体的价值

网络主体在进行网络实践的过程中,他们对外公开的身份往往是隐蔽的。这种隐蔽性带来的是“表象上是一种隐藏,实质上是另一种揭露;它所要隐藏的是真实世界中被诸多社会规约所约束的理性自我,而它所要揭露的正是被压抑潜藏在内心世界的另一个渴望自我”〔7〕。隐蔽性赋予了网络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身体的缺席”,这使网络社会缺乏人际互动的信任度,导致伦理道德约束的缺失。另一方面,网络主体的线上行为包含着被压抑的真实自我的表达。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主体的良性网络认同构建就显得十分必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网络认同的构建,具有塑造个体精神的价值。海德格尔提到:“一旦无蔽领域甚至不再作为对象,而是唯一地作为持存物与人相关涉,而人在失去对象的东西的范围内只还是持存物的订造者,那么人就走到了悬崖的边缘,也即走到了那个地方,在那里人本身只被看做持存物。”〔8〕现代技术将自然存在纳入其控制与保障,抹杀其自有的特性,变成以人为预定目的所订造的持存物。在现代技术的订造过程中,即使是人,也需要服从技术的规定与规范,听命于技术的要求,变成持存物而失去自我,成为技术的奴隶。要避免成为技术的持存物,人类就需要在进行网络实践活动的同时保持人类的个体精神。虽然网络认同具有明显的技术性特征,但是本质上讲,认同还是人类自身的心理趋同活动,是一种人类个体精神的体现。良性网络认同的形成,可以促进网络主体伦理道德的养成,强化网络人际互动的信任度,是塑造个体精神的有效途径。

第二,网络认同的构建,具有引导个体行为的价值。人类具有“自我实现型”的特质,在行为过程和所处空间中渴望获得自己和社会的肯定。在这种特质的驱使下,网络主体的实践活动往往倾向于在网络社会中树立符合其价值观的形象,从而试图获得网络社会的认可。网络认同对网络个体线上行为的引导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网络身份认同影响着网络主体对于自我身份的定位和价值观形成,从而影响着自我实现心理的出发点,不同心理的出发点则外化为不同的网络行为。在网络个体对信息的获取和共享活动中,网络信息认同使主体会有选择性地重视或者忽视诸多不同类型的信息,对于信息的筛选从根本上使网络主体的网络互动行为发生了差异。网络认同对网络个体的价值意义,还体现在网络个体的线下行为引导。尽管信息时代的人类在线上和线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线上和线下的角色依然带有主体所具备的人格特征。线上形成的心理状态会随着实践的加深映射到线下的行为之中,网络认同也会外化为主体的线下行为。

(二)网络认同对社会的价值

尽管网络主体的是一种“多重的、分散的、极度碎片化的生存状态”〔9〕,但去中心化的生存状态下仍然存在着线上社会的社会秩序和线下社会的规范,人依旧是社会动物,社会性还是人的本质属性。网络认同不仅影响着个体,对社会同样有着深远的意义,具体表现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

第一,网络认同可以扩大政治交往的协商性,提高政府公信力。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10〕,政治交往源于物质生产,与相应的物质生产力所匹配。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了生产力的信息化变革,政治交往形式和范围也随之拓展,网络成为政治交往的新场域。在政治学中对政治认同的定义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产生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这种现象就是政治认同。”〔11〕网络政治认同是网络认同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网络主体对自己的社会身份的定位,同样会外化为政治行为。公共权力在去中心化的网络社会得到了放大,网络政治认同作为公众政治评价的心理基础也被放大,对政府公信力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网络认同在政治生活方面可以扩大政治交往的范围,并通过提升网络政治认同提高政府公信力,提高政府对网络社会的管控,避免恶性的群体性事件发生。

第二,网络认同可以增加网络交易的信任度,推动多元经济发展。随着网络化生存状态的深入,网络交易已经成为人类日常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经济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网络交易的参与。网络主体的活动是基于信息的获取和交流。网络交易达成的前提是交易双方都获取了自己满意的信息,并达到了可交易的水平。交易过程货物的缺席,使网络交易中的信息发生了不对等,买方取得的货物信息是卖方提供的。由于网络交易的基础是买卖双方的信任,同时信息决定了信任程度,因此,信息认同是网络交易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信息认同的建立可以增加交易双方的信息公开程度,同时强化双方的真假信息鉴别能力,从而提高网络交易的可靠性。另外,网络主体的身份认同也会影响到网络交易。当前的网络交易主体,无论买卖双方一般都会具备一定形态的信用符号,这类信用符号是由交易次数、交易额度、交易评价和售后服务累积而成的。以淘宝网为例:通常人们在挑选卖家的时候会选择拥有代表较高等级信用符号 (如皇冠信用、好评多、成交量大)的商店,卖家在销售商品的时候也尽量会避开较低等级信用符号的买家,避免出现交易纠纷。信用符号实际上是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通过对网络主体的身份定位,从而使网络主体产生身份认同,并规范了网络交易行为,使网络交易更加安全可靠。

第三,网络认同可以拓展优秀文化的覆盖面,增强民族凝聚力。由于技术的发展,网络带来了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平台,不会再有绝对意义上的孤立文化存在,每时每刻多样性的文化都伴随着信息的交流在网络上相互碰撞。全球化已经由资源的共享、产品的共享发展到了文化的共享。文化的共享是基于信息的共享来实现的,网络主体接触其他文化首先是对文化信息的获取,再进一步产生对于信息的认同。没有对于信息的认同,文化的共享就无从谈起,信息认同是文化共享的基本要素。信息认同使人类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各类不同文化,吸取其中优秀的部分,促进自己民族的进步。但需要提到的是,文化不同于他物,代表了一种民族的精神。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其他民族的文化冲击着本民族的文化,不少信息技术落后民族的文化已堙没在网络时代的信息冲击之下,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对优秀外来文化的选择性吸收尤为迫切。诚如曼纽尔·卡斯特曾在《认同的力量》一书中所言:(文化特质)只有在社会行动者将之内化,且将他们的意义环绕着这内化过程建构时,它才会成为认同。身份的定位会产生民族性的群体划分,这使文化的内化建构过程具有了民族性的特征。这样,网络主体的身份认同从客观上保护了本民族的文化,同时对外来文化也具有了辨别能力,并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综上所述,网络认同是人类网络实践的产物,是在网络社会生活呈现出的崭新认知形态和行为展示。深入研究与把握网络认同,有助于我们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全方位融入网络社会生活全过程。

〔1〕〔德〕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世纪出版集团,2005.21.

〔2〕Henri Tajfel.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M〕.London:Academic Press,1978:7-112.

〔3〕刘燕.媒介认同:媒介主体身份阐释及其网络认同建构〔J〕.新闻记者,2009,(3).

〔4〕谢玉进.网络人机互动:网络实践的技术视野〔M〕.人民出版社,2013.56.

〔5〕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53.

〔6〕丁科,胡树祥.网络自我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新话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3).

〔7〕林东泰.大众传播理论〔M〕.台湾:台湾师大书苑出版有限公司,2004.572.

〔8〕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 (下)〔M〕.上海三联书店,1996.945

〔9〕〔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45.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9.

〔11〕胡乔木,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猜你喜欢

网民身份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跟踪导练(三)(5)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