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十步法”

2014-08-15魏定乾夏志英

中学语文 2014年9期
关键词:陈情表祖母学案

魏定乾 夏志英

在以往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就是依纲靠本,传授知识。教师能把知识讲透,学生能听明白,就达到教学目的。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讲,出于对学生的负责,往往有一种求全责备,力求完美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指导下,教师不惜花大量的时间用于文言文教学,以求打下扎实的文言文基础。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学多由教师大包大揽,形成了一种刻板划一的模式,老师事无巨细,逐字逐句串讲;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独自解读,没有自我发现的尝试,就无法体会文章之妙,更谈不上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所以探索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已迫在眉睫。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笔者发现又出现了另一种流行的新模式,其教学过程可简单概括为 “讲作者讲背景——读课文一两遍——筛选疑难句翻译解读——设问分析解答”,一篇古文就基本算上完了。这种模式,教学效果甚微,大多数学生学后知识盲点不少。正是这些原因,笔者一直在教学中思索、探求一条新路子,以期能够真正实现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所进。笔者摸索出了高中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新模式——文言文课堂教学“十步法”,即“一看二读三译四说五纠错,六诵七思八解九学十评说”。

一看:看学案 即在听过老师精心设计的“导入”后,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看学案中的背景材料和作者简介,一般在两三分钟内完成。例如笔者在上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五中的《陈情表》一文时,就曾这样开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杜甫游览成都武侯祠时的感慨。或许鲜有政治家能和诸葛亮的谋略相提并论,但三国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文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即李密的《陈情表》。文学史上,常把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并提,有“忠则《出师》,孝则《陈情》”之论。 苏轼则认为“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可见该文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今天,我们将共同学习这千古名篇——《陈情表》(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先打开学案《点金训练》,给三分钟时间,看本文的背景材料和作者简介,并把有关时代背景和写作缘由的核心语句勾画出来,加强理解。

二读:读原文 在了解背景材料和作者简介后,要求学生“两读”原文,读前先提要求。初读重在扫清文字障碍,在原文中标出生字生词读音;再读重在顺口,读出语感,整体感知原文大意。

三译:译原文 这一步中,要求学生按照“信、达、雅”的原则,“直译为主,意义为辅”的要求,“留、补、删、换、调”等的方法进行边读边翻译。翻译前老师先指明学生要注意哪些虚实词的意义、用法和应注意哪几个文言句式特点。在这些要求之后“两译”原文。初译时,让学生关上所有的参考译文,只能看课本和课文下注解,逐字逐句解读翻译,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画上问号。译完后,打开参考译文资料参照,再译先前那些不懂的地方。若还有问题,就再作好问号,留待第五步师生一起解决。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感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说译文 原则上按结构层次将全文分成几大块分给几个学习小组中的几个同学代表,让他们站起来分别翻译相应的段落,展示学习成果。其他所有的同学都注意看注意听翻译有误的地方,尽量给同学挑刺、挑毛病,并在记录本上作好记载。

五纠错:纠错解 让全班学生对刚才同学的翻译情况纷纷发表意见,抽同学起来,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说出来,也包括自己还不懂的地方,老师摘录在黑板上。先让知道的同学解决一部分,正确的答案老师就板书在黑板上;再让学生讨论解决一部分,老师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老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知识点和解决学生前面还未解决的一些问题。

六诵:诵原文 通过三、四、五步的学习,原文意思和一般问题就基本解决了。但就整体的理解还显零散。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加深整体理解和认识,接下来的“两诵”原文就很重要。一诵,要求学生只诵读教材原文原句;二诵,要求学生参考译文资料读一句原文读一句译文。要读得连贯流畅有深情。

七思:思内容及主旨 在诵读原文译文后,从整体上就很容易划分结构,归纳内容,思索、提炼主旨。如我在教学《陈情表》时,同学们就很快划分出四部分的结构层次:1.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及家庭苦难,从而说明自己与祖母感情深厚,以作为暂缓赴任的依据。2.点出上表起因,陈说朝廷征诏急切,自己陷入奉亲与奉诏的矛盾之中,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3.以晋朝“以孝治天下”的道理为依据,明确提出“辞不赴命”的请求。4.以年寿之差来说明“终养”并不碍报国,请求晋武帝准许自己实现为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从而归纳出主要内容和主旨:本文作者以祖母体弱年老无人奉养为理由,向晋武帝提出了辞不就职的请求,叙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抚养,委婉曲折地陈述自己屡次辞谢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皇上的感激,又申述了自己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八解:解难句解名句,归纳虚实词意义、用法和文言句式 如在教学《陈情表》时,我就把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分别完成六个任务,即,教材课后习题第二题翻译;归纳本文通假字;归纳一词多义;归纳古今异义词;归纳词类活用;归纳文言句式。然后分享学习成果。抽每个学习小组代表起来展示一下成果。然后让学生打开学案《点金训练》,对照一下所归纳的这几方面的知识点,看对了多少,还需补充哪些点。

九学:学技法 即学习本文最有亮点的写法。比如学习《陈情表》后,就要求学生学习两种技法:一是语言的形象生动;二是情理兼备的特点。让学生找出例句具体谈谈这两个方面的写法和自己的思考。

十评说:写评论 每教一篇文言文后,我都要求学生就自己体会、感悟最深的方面写一篇评论,或评思想内容的某方面,或评写作技法某方面,或一物一事,或一山一水,或一人一情等。然后同桌互批互改,觉得有亮色的评论文推荐给学习小组长,由每个学习小组长综合权衡后再分别举荐一篇到老师处重点批阅,批阅后再选一两篇在班上朗读。这样能加强学生对原文的深度理解,提高其综合阅读写作能力、写作热情和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高中文言文教学活动的探索中,应力求让学生做到每学一课有所得。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点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让学生不仅获得文言文知识方面的东西,同时还批判地吸收前人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另外,应力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猜你喜欢

陈情表祖母学案
乡愁导学案
双赢的智慧——《陈情表》个性解读
祖母家的夏天
祖母
祖母家的夏天
The Negative Transfer of Shaanxi Dialects on Students’ English Pronunciation
《陈情表》何以能打动晋武帝
“比例尺(一)”导学案
《陈情表》新读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