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文言同步学》实施报告
2014-08-15唐功杰
罗 琳 唐功杰
从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语文组从2011年9月开始着手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成语与文言同步学》。
一、课程实施背景
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校本课程,既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又是促进学校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课程设置实行三级管理的今天,统编教材已经不再是学生课桌上唯一的书本,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一线教师应该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开发校本课程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搞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语文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对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必将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依据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我们觉得很有必要进行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让学生感受富有语文情趣的语文学习。
培养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既是为了批判地继承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又是为了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可是长期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重,阅读时间少,再加以阅读趣味偏嗜,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应有的学习热情,对文言基础知识记忆不牢,最终结果是不少学生读不懂文言文,谈文言而色变。如何改变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的问题呢?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文献典籍,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成语与文言同步学事半功倍,实在可起相得益彰、一石二鸟之功效。
二、课程目标与内容
该课程按照语文学科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根本目的,立足于使学生从中“撷取语言菁华,提升语文修养”,让那些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文言文、成语熏陶学生的心灵,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从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根据历来的实践经验,学习文言文的正确方法是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把老师的讲授指点和学生的自觉领悟结合起来。因此,学生们有必要了解一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古代文化、文体知识,以及文言文行文的特点;同时必须加强积累与此相关的一些语言材料。这样几年下来,阅读文言文才能有一定的根底。《成语与文言同步学》校本教材的结构是一体两翼,即以文言知识作为教材的主体,以课标教材中文言课文知识的梳理、成语中的文言知识的梳理为两翼而构建。书中通过经典篇目中的例句和大量的成语、熟语,一一介绍了文言文的读音、字形、词语、句法、修辞和文化等知识,并渗透介绍了相应的学习方法。该书在讲解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将课标必修教材、成语中的文言现象进行了系统梳理,供同学们勤加积累,认真揣摩。
三、课程实施策略
我们认为,在现行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完全脱离教材、高考的校本课程是没有市场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开发、设计、编写和实施《成语与文言同步学》这个校本语文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现有教材思想内容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注重与必修统编教材学习的结合、与高考能力考查的结合,力求避免出现置必修统编教材、高考于不顾,脱离实际而随意去开发校本课程的极端行为,避免校本教材与必修教材、高考考查内容的脱节、冲突,努力做到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并且极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兴趣的联系、知识与能力的联系、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联系、成语知识与文言知识的联系、课程前面内容与后面内容的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书中的“巩固迁移练习”“成语典故文选”提供了一些课外的文言语段,供同学们作为培养领悟能力的练习。
本课程安排在高一的两个学期、高二的第一学期的上半段,配合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的教学进行。要求学生紧跟教学进度,自主梳理教材中的文言知识要点;同时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校本课程教材《成语与文言同步学》,同步学习其中的相关成语。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必修教材文言课文的基础上,加强文言重难点知识的点拨,对文言知识要点的梳理尽量避免包办代替。每周都抽出一个课时指导学生使用 《成语与文言同步学》校本课程教材,并且突出强调对成语词典等语文工具书的使用,同时注意和语言表达训练、文言文阅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要求学生注重成语的积累,加强成语的造句、辨析运用错误训练,注重《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史书中的成语典故文选的阅读理解,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每个月都举行一次成语活动,诸如成语接龙、猜成语谜、成语知识竞赛、成语故事会、成语中的百科知识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四、课程评价方法
校本课程的评价与学科课程评价应该有所不同,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体现评价的过程性、注意评价内容的丰富性、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强调评价手段的多样性。通过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要关注每一学习个体的需要,关注、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发展;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水平,又关注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和创新意识。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者。
1.采用等级制
设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交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努力争取合格。
2.评价内容
分态度习惯、知识能力、兴趣爱好三个领域。要特别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关注,如兴趣、情感、态度等。
3.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一是建立成长记录夹,让学生自己收集学习过程中反映自己成长的资料;二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评价表,可以对学生参与的活动的表现随时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同时,在一学期结束时,也应进行终结性的评价,评价的形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体现多样性,可以采用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评价、活动展示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法。评价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五、课程实施效果
《成语与文言同步学》一书将文言诵读、文言默写、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词法、文言句式、文言修辞、文化常识、文言翻译融为一体;将理论方法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将文言学习与成语学习融为一体;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融为一体。该校本教材教学实施效果非常显著。
1.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欣赏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古代作品的能力
近几年,由于校本课程的学习、开展,全组教师对养成学生文学阅读、鉴赏能力的意识大大增强,积极营造了学习文言文的氛围,学生参加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的热情日益高涨,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明显提高,爱好者日渐增多。成语运用和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得分也普遍提高了三五分,学生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普遍提高,他们的智慧灵气得以唤醒,他们的文化底蕴得以加厚,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2.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加强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研究的水平
参与校本课程研究的老师充分利用校本研究的契机,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进行理论探讨,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成语、阅读了大量的古代诗文,并且能将这些知识很好地融入到教学实践和课程开发中,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和艺术。
3.促进了语文课程的多样化,也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体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同的理念,在校本课程研究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注重了对课程设置的思考,关注课程方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注意了把研究的视角从课堂转向校园,把提高能力、养成习惯的意识投向有意义的活动。几年来,我们通过校园网开设赏析古代诗文的平台,加强互动,推进学生的阅读活动。
《成语与文言同步学》是此前我们承担的中语会“文学教育”课题组的“古诗词教学与文学教育”子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多年来,我们结合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古代诗文朗诵会、写作竞赛等活动。其相关成果,《美文》《语文世界》《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杂志曾经作过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