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问题研究及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具体做法
2014-08-15黑龙江孙玉静
黑龙江 孙玉静
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体现自身功能和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自身适应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完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为了适应招生的需要,中职学校过多开设一些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专业,如市场营销专业、经济管理专业等,造成了入得了学、就不了业,无法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现象。
(二)专业设置没有学校特点,不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稳定进行
有些中等职业学校为吸引生源,专业设置多而全或更换过于频繁,没有自己的骨干专业、特色立校专业,平均使用师资、设备等资源,导致专业建设资源不足,发展缓慢。
(三)专业建设缺乏企业的参与,不利于反映企业和岗位的需求
现今校企合作基本上是职业学校一头热的状态,企业看不到给自己带来的效益,主动性不高,参与力度不大。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行业企业不能参与教学计划与大纲的制定,课程的开发程度不够。
(四)专业建设内涵发展重视不够,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中对于教学内容更新、教材建设、教师培训、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造成教学内容脱离产业实际,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生无法适应企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专业建设缺乏后劲,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在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相关举措
(一)明确专业定位,建设特色专业与相应专业群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发挥骨干专业的引领作用,巩固现有专业优势、开发和拓展专业群。
为了明确专业定位,我们首先进行了市场调研,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制定学校未来五年的专业各类专业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另一方面,从学校的教学设备、实训基地、师资力量等诸方面分析,以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和质量水平。同时在实践中我校着眼于从学校现有的优势专业出发衍生和拓展新专业,通过专业结构调整,集聚优质办学资源,打造优势专业集群,实现规模效益。例如,针对计算机专业,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动漫制作等相关专业,形成了计算机专业群。针对护理专业,开设了护理(临床方向)、护理(俄语方向)、护理(中医方向)、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口腔医学等相关专业,形成了护理专业群。
(二)贴近生产实际,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
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进行就业市场及企业用工调研、毕业生座谈、召开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会议等形式,进行职业分析、岗位群分析、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了专业定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护理专业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校医合作、三证融通、双语并行”,计算机专业构建并初步实施“校企互融、多岗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各专业分别制定了实用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应用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打造品牌课程
基于对“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标准,就业岗位对知识、技能、能力的需求”的论证,确定了学校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中,采用任务引领的课程开发模式,在典型任务及项目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形成课程特色,打造品牌课程。
护理专业构建并初步实施基于临床护理过程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与执业护士考试紧密衔接,制定《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标准》、《护理专业设置标准》,建设以专业主干课程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库,打造《护理技术》、《妇产科护理》《内科护理》3门精品课程。
计算机专业开展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参与的工作任务分析,重构以职业能力为线索的课程体系,初步建设实施“识网”、“组网”专业项目课程群,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3新”、“3段”、“3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制定《课程设置改革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编辑3门骨干课程校本教材;开发《路由与交换技术》1门精品课程标准;初步建设课程资源库、素材库、教学资源库,网络平台及共享师资资源库等资源建设。
(四)开发校本课程与教材,形成校本特色
校本教材遵循“体现学校特色、体现职业特色,满足学生就业岗位需要”的开发指导思想,建立校本课程与教材开发实施方案,规范开发程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挖掘校本教材资源,积极进行校本课程及教材推广和教学应用。在教材开发过程中,积累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计算机专业已开发了《Linux网络操作系统》、《路由交换技术》等2门骨干课程校本教材;护理专业开发了校本教材《俄语会话》,构建了《护理俄语》校本教材框架。
(五)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
积极发挥行业、企业的指导作用。成立了学校各专业大类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研究机构专家的作用,研究和论证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提高专业和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企业专题讲座、专业实习活动、岗位实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校企合作。
与企业共同研究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学生技能训练及条件创设,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探索校企合作的实施途径,即让学生在公司进行专业实习和工作实践,让教师到公司接受职业岗位锻炼,以提升技术技能、从而初步形成了企业和行业发挥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模式。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培养本专业技术领域的专业带头人,引进企业兼职教师,改善学校专业技能教师数量偏少、质量偏低状况,拓宽对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渠道,从而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大大提高。
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有:一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年青年教师通过长短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使年轻教师能迅速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学历提升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三是采取自学、网上学习、集体学习等方式,加强实践能力锻炼,形成了各专业由学科带头人领衔的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七)加快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训教学环境
学校加强了对校内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投入,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实训场地,改变了学生的实践学习环境,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了专业技能。
计算机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计算机实训基地,现有实训设备价值近500万元,实训室面积达1089平方米,建有网络、软件开发等9个实训室。各实训室设施齐备,利用率高。我校护理专业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013年预计建成万米实训大楼,实训场所占地面积12046平方米。完善了校内实训室的软硬件环境,为学生全天开放实训室、为护理技能鉴定和护理技能大赛提供师资和设备,为社会提供培训、技术服务等形式,使其建成集教学、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护理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