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行政管理创新
2014-08-15广东王燕雅
广东 王燕雅
高校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对人、物、财以及时间的管理;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期,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也逐渐将信息管理纳入到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之中。高校的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有:提高信息传递的准确度、保障信息的存储精度;另外,信息还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起到对行政管理中人、物、财以及时间四项内容的协调作用,还可以将改善、优化当前高校行政管理的流程,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内部的资本流、物资流、人才流等基本要素提供科学分析与管理。因此,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也是现代管理的重要标志[1];同时,信息化背景之下全面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水平,创新意识,为保障高校稳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以及创新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化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它也推动着我国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而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是通过手工操作来完成,这种效率低下的管理模式既无法满足当前高校教学、办公等需要,也无法满足高校内部、外部间的数据、信息交换以及资源共享。因此,高校行政管理的网络化、动态化、数字化等现代化管理模式也成为了其必然发展趋势。虽然,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已经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实现了行政管理的网络化、动态化以及数字化,但是在信息化背景之下,仍然存在着了较多的问题,如,高校行政管理机构膨胀、服务意识较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高校有效实现现代教育工作目标的完成以及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2]。因此,全面加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提升高校的科研、教学、服务社会功能,就必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知识管理对高校日常的行政管理进行全面的创新,以进一步保障高校行政管理的实效性与高效性,从而全面促进高校整体的管理水平,使之服务于日常教学,推动高校的稳定发展。
二、目前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着机构过于庞大、人员臃肿,服务意识也相对较差;一些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低,态度散漫;甚至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权力过大,导致学术权力萎缩,教师、科研人员的学术地位被严重弱化。个别高校甚至还出现了有偿服务的倾向,从而也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学术研究以及创新的发展步伐。另外,还有一些高校负责人对行政管理工作重视不足,缺乏对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人员安排不科学等,最终导致高校行政管理效率整体性不高。同时,还有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的数据共享性较差,导致高校各系部(学院)之间对一些数据统计仍立足于自身需求,而未考虑到其他相关部门的需求,造成了巨大的重复性劳动,使一些可以共享的信息、数据未能共享,严重阻碍了高校行政管理的高效性的实现。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全面实现高校教学目标,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强行政管理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则尤显重要。
三、高校行政管理创新措施
1.全面加强现代化管理理念的贯彻落实
高校行政管理现代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思想观念现代化、行政组织机构的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知识现代化。因此,欲实现高校的行政管理现代,就必须全面转变并落实管理思想上的转变,并在转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高校自身行政管理的创新能力。无论是从行政管理的思想观念、组织机构、管理手段,乃至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充分调动高校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加强对内部资源的进一步优化组合,全面落实现代化管理机制,确保每一位行政管理员都具备学校发展的全局观念以及责任意识[3]。并在贯彻落实高校现代化行政管理理念的同时,以竞聘上岗机制为基础,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让有才能的管理人才真正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为行政管理工作的输入新鲜血液,使之充满活力与创新能力。另外,高校的行政管理创新的关键还在于“人”,立足“以人为本”思想,在行政管理中积极调动起“人”的能动性、加强相关领导的领导、协调能力。在确保行政管理的有序性、调动管理人员的自主积极性、认真贯彻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同时,做好尊重人、爱护人、以德行政,并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与认同感,有效激发教职员工内在的潜力,使每一个人均能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进一步促进行政管理人员创新意识,提高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
2.强化行政管理的执行力,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高校行政管理最终目标就是通过组织、计划、实施等活动,使高校所拥有的所有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益,为全面实现高校的教学目标奠定基础,最大限度地保障高校所担负的教学、科研任务。因此,高校行政管理的真正内涵就是“服务”,只有真正的立足于“师生为本”的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方可以从广大教师学生的切身需求出发,以他们的利益为中心,切实的为之做好各项服务,才能真正地使高校得以健康的、稳步的发展。
在信息化背景之下,执行力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而高校行政管理的实效性则主要取决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只有真正地让执行力始终贯穿于整个高校的行政管理过程之中,才能有效地实现每一个相应的管理目标,也才能真正地完全服务型高校行政管理的工作目的。因此,高校的管理层,必须提高行政人员的执行能力;通过积极实施、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对每一位行政管理人员的权力、责任的明确而达到责权分清、责权匹配;并通过帮助、培养行政管理人员建立起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他们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之中,积极地深入到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当中,深入了解教师、学生们的实际需要,并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真正做好“服务型”行政管理工作[4]。进而在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需求的前提之下,达到全面确保高校健康、稳步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3.强化管理方式的创新,全面提升行政人员素质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避免行政部门的权力过度集中,适当分散权力;通过实行校院系的三级管理机制,将权力中心下放,以扁平式的管理方式来进一步拓宽院系的行政管理自主权,这样一来,既可以加强基层的行政机构能力,也更利于激发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去自主探寻未来发展的动力,使之更愿参与高校的行政管理决策,从而确保高校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避免出现因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分歧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矛盾。
与此同时,高校还必须抓行政人员的素质培养与提升工作。首先,在信息化背景之下,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与技能的提升。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再教育,全面提升行政管理人员对信息的收集、处理以及应用能力,全面提高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流畅性与信息共享度,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其次,提高行政管理人员政治素养。当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高等教育的信息也瞬息万变,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的发展与需求,这就要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在不断汲取新知识、提升自己业务素质的同时,提升自身从多领域、多渠道地去收集各种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5]。但行政管理人员在信息获取、分析、辨别、筛选以及整理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政治理论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吸精提粹,正确判断所收集信息的真正价值与意义。因此,就是需要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通过运用政治理论来武装自己,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进而在工作实践之中才能真正地把握并处理所获取的信息,进而使行政管理工作始终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保持一致性。
综上所述,高校行政管理主要包括对人、物、财以及时间的管理;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信息化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行政管理也逐渐成为了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也成为了现代管理的重要标志。因此,信息化背景之下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全面加强现代化管理理念的贯彻落实、强化行政管理的执行力,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和行政人员素质,并通过行政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提升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保障高校稳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黄华锋.关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2]张笑坤.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J].科技和产业.2011(02).
[3]张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2011(06).
[4]吴琳.浅谈信息化条件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培育[J].黑河学刊.2012(05).
[5]王宏.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分析与改革探索[J].文山学院学报.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