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残疾人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2014-08-15袁会英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残疾人职业课程

◆袁会英

(河北省唐山康复教育中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振兴,整个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对劳动人员的素质要求正在趋于科技化、人性化、综合化的模式演变。对个体的动手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针对社会的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职业教育应该走向何方,如何发展,就出现了很多的新问题急需去解决。

一、残疾人职业教育结构单一,内容陈旧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对残疾人进行教育的机构为康复教育类的特殊学校,课程都采用学科设置形式来完成教育的全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能力和技术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职业观和社会服务意识,符合现代社会对人们思想道德的要求。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传统的劳动科目——美术、木工和种植、服装等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要求,很多方面都存在技术落后的弊端。在教学的主题内容上不管是在工艺和技术都显得陈旧老化,如果不能追随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那势必要被社会中的大毕业就业军所淘汰,也不能体现教育本身的价值。

二、残疾人职业教育整体教学质量不高

现在很多从事特种教育的教师由于长期脱离生产实践,在专业技术上长期没有进行技术上的在培训,所以不管是教学水平还是实际操作技能上都有所欠缺,与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水平存在距离。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机械化程度太强,不能做到全方位的人性化教学模式,致使很多学生没有从开始就树立起完整的择业观,在岗位选择上过多的注重收入,不愿意接受体力劳动相对较强的工作,在工作实践中由于技能不够熟练,所以很难完成岗位所要求的任务工作量。

三、对于残疾人的职业教育政策与当前的经济发展不协调

对于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存在教学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国家的方针政策上一直强调残疾的职业教育要把内涵教育放在首位,有康复教育机构来承当教学的工作任务,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地区的教学环境各不相同,大多数地区都存在教学条件差,机构不健全的现象。有没有后备资金的扶持,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并不能完成职业教育所需要的各种实践教学任务,所以大多数学校都选择了脱离社会实际情况的低水平教学。致使很多学校的学生学习起点低,对残疾人的教学实际处在一种敷衍的状态中。

四、改善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有效措施

1.合理规划,科学办学,有效布局

目前,担负我国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各地区的特殊教育机构和康复中心,每个学校的硬件条件参差不齐,在布局规划上也比较分散。作为教育行政的主管部门应该协同当地财政和民政部门一起,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在管辖范围内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明确当地每所特殊教学机构的办学方向。兴办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必须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能够很好的为地方服务,按照市、县级层次划分,在城市周边的地区应该主要以基础教学内容为主,或者搞一些适宜当地新兴产业的课程教学,如种植、缝纫等,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好生源。在市一级的教学机构中,当地财政部门可以适当加大资金投入,开设一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信息化教学或者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教学内容,从地方到城市,形成一个分工明确,优劣互补的残疾人教学网络结构。

在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同时,要做好教学的资金筹备工作,让这种教育和资金投入成正比。我们社会的残疾人教学,是一个品牌,是一种文化,更是政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种帮扶义务。多与当地的企业单位联合办学,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利用当地的有力企业资金来大力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残联和民政部门在办学中给予相应的扶持。

2.做好残疾人教学的课程专业设置及改革创新工作

对于残疾人弱势群体的教学不容易正常人的教学课程设计,要从将来所从事的岗位劳动实际情况出发,设置“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全方位职业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重点训练岗位技能,强调相关职业和知识的互补相通性,在进行某一岗位的职业技能教育中,不但要发展专业教学内容,还要做好为后续发展的基础教学工作。

“宽基础”的提出就是针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基础教学,它主要是在特殊教育群体中重点推行素质教育观念,让学生保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状态中,这也是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结构的一个新要求。“活模块”的活就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专业学习要活,每个学生在课程的选择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几个专业同时进行学习,每个学年也可以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情况分析自己的学习与市场的相适应情况,这样可以做到用灵活多变的专业来适应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第二,就是层次要活,作为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根据学生的文化素质因材施教,对不同能力的学生采用不用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和日后的就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第三,就是在课程设置上要活。我们的社会目前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很多的课程都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消除旧教学体制和教学内容的弊端。就目前我国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学的内容和生产工艺或者生产工具还沿用着传统的模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服务性生产早已经被淘汰,不能与现在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与社会实践接轨,是目前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第四,就是学生主体要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学模块,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指导工作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多为他们创造跨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去学习相关课程的内容。也可以去尝试参加一些资历证书方面的培训考试。

五、结束语

在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在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改革,作为决策者,还应该密切关注义务教育阶段的改革,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分层次地开设一定比例的劳动技能课,并定期组织一些强度适中的公益劳动,用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及态度,进而有效地为即将走入职业教育的学生打好人格和体能基础。

[1]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国际劳工组织联合课题组.中国青年就业问题研究——“中国青年从学校向工作过渡调查”研究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05,(80).

[2]甘昭良.对残疾人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探讨[J].中国特殊教育,2002,(04).

[3]石伟平.STW: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的抉择[J].全球教育展望,2001,(06).

猜你喜欢

残疾人职业课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职业写作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爱的职业
我骄傲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