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捕捉不期而至的课堂精彩

2014-08-15马洪运

中学语文 2014年30期
关键词:莎行千里马探究性

马洪运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上,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学预设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生成性。

探究性问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意见分歧的焦点问题,它往往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言语交锋,思想碰撞,促进情感交流,实现师生多项互动。问题的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探究性的问题,需要认真地分析,仔细地推敲,这就给了学生极大的探究空间,而“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恰恰是生成性课堂的特征。所以,探究性问题是课堂生发的基点。因此,教师精心预设问题,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想象性问题的预设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改变了教学中那种单一、内容缺乏的封闭现象,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促发了课堂的生成,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充分实现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这恰恰是课堂生成的基点所在。预设的问题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场面,正是他们的积极参与,课堂的生成才会千姿百态。

巧妙预设促发的生成固然能成就课堂的精彩,但课堂的精彩有时又是难以“预约”的,不期而至的生成又如何捕捉呢?

一、于偶然中巧妙地捕捉生成

例如《马说》中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素常解释为:“鞭策它,不能按照鞭策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鸣叫,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可有一次,一学生提出了反对意见:“‘鸣之不能通其意’的解释感觉不通顺。”说实在的,本人对这句的解释也觉欠妥,但查了些资料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每次学到这里,也有意回避。不想,今天这个学生偏偏提了出来。于是我改变了预设的教学思路,转而让大家对这个问题各抒己见。这个同学认为:“这句话应解释为‘吆喝它,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理由是这三句话从形式上是排比句,三句话的动作‘策’、‘食’、‘鸣’都应是‘食马者’的,‘之’字都应指千里马,这样理解全句的主语是一致的,更通畅,更有气势。”支持者也纷纷查找资料,发表见解。“看作是排比句有道理,它以不可辩驳的语气指斥了‘食马者’的无能和粗暴,也写出了千里马不幸的遭遇。”听了他们有条不紊的分析,我非常高兴孩子们的细致、缜密。于是我欣然采纳了他的观点,摒弃了延用多年的教参的观点。

本节中,学生提出的反对意见就是教学过程中涌现的新的信息,善于捕捉、正确的应对,不但无损于教学,反而加深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更可贵的是尊重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质疑的精神,成就了课堂一个小小的高潮。

二、于错误中智慧地捕捉生成

还是教学《马说》,读课文时,有几个学生多次将“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中的“食”字读成了“sì”。当有同学指出时,他们很不服气,坚持自己的读音。见状,我没有立刻发表我的观点,而是让他们陈述自己的理由。读错的一方说:“‘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是‘食马者’的过错,所以读成‘sì’解释为‘喂不饱’,很通顺吗。”反方同学告诉他:“这句话的主语是‘是马也’即千里马,结合‘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考虑,‘食不饱’的主语也应是‘是马也’。 所以读‘shí’解释为‘吃不饱’。”

偶然捕捉到的一个小小的错误,引发了学生的论辩,双方的智慧接受了挑战,他们的思维在激烈的碰撞。这样不仅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研究的习惯。

三、于刁难中从容地捕捉生成

在一次公开课上,我教学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社》。但我刚读完题目,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您读错了,应该是踏莎(shā)行”一语既出,哄笑者有之,凝视者有之。坐在班后面的几十位听课教师的目光也齐刷刷的投向了我。预设的教学计划无法实行了。我稳定稳定情绪,轻声地问道:“你说读‘踏莎(shā)行’,你有依据吗?”“有——”声音拉得长长的,“我们老师告诉我们这样读的。”“好吧,我们查查字典好吗?”有几个学生拿出了字典飞快的翻着。终于查到了,有学生举手回答:“读‘shā’的时候多用于人名或地名;读‘suō’的时候则指一种草即香附子。”“那也不能证明这里就读‘suō’呀!”那个同学又开口了。“‘踏莎行’中的‘莎’就是莎草。提到这个词牌,其中还有一个典故呢。‘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据说,北宋寇準在一个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踏青,忽然想起唐代诗人韩翃 ‘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词,名为‘踏莎行’。后来这个‘踏莎行’作为词牌流传了下来。同学们大胆质疑的精神非常令我感动。

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应正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事件,尤其是挑战性的刁难,应敏锐地捕捉,从容地面对,巧妙的开发,有效地利用。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平时的积累。

综上所述,努力开掘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不管是聪明的预设,抑或是巧妙的捕捉,都应努力为孩子搭建展示的平台。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一些开放,多一些生成,多一些精彩,多一些灵动。

猜你喜欢

莎行千里马探究性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踏莎行
其实你不是千里马
踏莎行·雪似梅花
踏莎行·留守妇
《秦观 踏莎行》
挑剔的千里马
爱跳的“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