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语文多元化智能综合性课堂浅论
2014-08-15陈杰
陈 杰
多元化智能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教学方法,它从学生的智能培养角度出发,在课堂中应用不同方法将不同智能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值得推广。
一、从初中语文的智能特点出发,不断加强互动交流
语文作为大家语言表达和人际交流的主要工具,具有明显的言语智能,要想不断发挥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上的积极意义,我们必须要重视语文教学课堂中的互动交流。老师必须要跟学生建立友谊关系,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根据学生的特长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以分组讨论的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深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老师们不能总是自顾自地将书本内容灌输给学生,或者单纯地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在书本中寻找答案。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描述性语句,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进行分析和讨论,谈一谈这一个句子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使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该描写有什么样的渲染效果等。鼓励同学们在讨论中各抒己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此外,教师们应该改革教学方法,在做好备课工作的情况下学会巧妙设计问题,综合考虑该堂课的教学重点及学生的具体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发问,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同时又要保证该知识的难度是学生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这样的科学提问既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避免学生因无法理解问题而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
二、构建多元智能化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语文课堂
语文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老师们必须要科学构建多元智能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走出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身经历书本中主人公做过的事。这种情境教学设计不但包含了空间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还涵盖了自然观察者智能,有利于学生对陌生的环境和事物进行接触,深化其对文中描述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社戏》这篇文章时,由于本文描述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象和生活,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是很难感受到书中描写的生活氛围和气息的,学生对书中主人公“偷豆吃”这一行为并不理解,也无法体会文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们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班上的学生到乡村地区感受一下农村生活,从而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文中关于乡村童年趣事的描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又如,在进行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课文的学习时,老师们应该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融身到大自然中去体会春天的万物。老师们可以通过组织春游和野炊等方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课文中描述的各种景象,并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另外,语文教学情境的设计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例如,在学习《醉翁亭记》这篇课文时,很多教师往往会选择使用多媒体图片展示醉翁亭,借以反映书中的情境。但是这样直接以图讲课的情境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学生,因为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阅历少,感悟能力有限,单靠看图无法让他们感受作者与民为乐的情怀。所以,老师们应该先介绍书中的人物背景和故事经过,再使用图画点题,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三、根据学生不同智能特点科学安排语文教学任务
老师们应该要在每次课堂教学之前认真分析课堂授课中可能会涉及到的智能,使语文教学内容能够与相关智能进行有效结合。例如,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歌赋以及精品美文本身就带有很多的美感,例如古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有写景美文《桃花源记》和《济南的冬天》等教材中收录的作品,都很好地展示了祖国江南美景或者北国风光,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带来的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此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特长,有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然探索能力,有的学生在空间能力方面比较有优势,老师们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特长,科学地布置学生的学习任务。例如,在进行《乡愁》这堂课的教学时,应该安排语言智能突出的学生负责相关文学作品的搜集,安排艺术智能比较有优势的学生负责收集一些抒发乡愁的音乐作品,以便将学生的个人智能有效融入语文教学中,促进语文教学的智能多元化,提高教学质量。
要想成功构建一个多元化智能课堂,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老师们必须从初中语文的智能特点出发,不断加强课堂中的互动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巧妙构建不同语文情境,使学生亲身感受课文中的环境和事件,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最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智能特长科学布置教学任务,提高教学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