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之爱:对“人”的终极关怀
2014-08-15王俊杰
王俊杰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新联中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对教育之爱的探讨,方家学者多有论述,诸如理解、尊重、信任、宽容……但我以为,这些还未直指根本。我认为教育之爱的本质应该是:指引幸福,而不是指引成功。因为幸福比成功更接近生活的本质:成功的人未必幸福,但幸福的人实际上都已获得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成功和幸福的区别在于:成功只是过程,幸福才是结果;成功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成功常常流传在别人的口中,而幸福常常驻守在自己的心灵。
站在语文教师的具体视角,我觉得这种关涉幸福的语文教育之爱,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享用一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技能。
此话看似白说,但放眼当下,真正能落实者寥若晨星。因为它的关键词是“享用一生”,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的职业操守指向于对“人”的终极关怀,即把学生当成一个神圣而高贵的“人”来看待,而不是当成机器或者工具来训练。把学生训练成考试机器,是一种极端冷酷甚至野蛮的教育行径。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先在你枯燥的折磨中“涅槃”,等他(她)飞天后又向你落后的教学方式猛烈地抨击,鄙夷地唾弃。那为何仍有那么多人乐此不疲呢?难道他们天然地就对考试情有独钟?其实他们并非真的“不疲”,也并非真的偏好,而是他们在现实与理想的“磨合”中,不断把自己的教育理想无奈抛弃,最终向无比强大的功利社会作了妥协。于是,摆上各种美丽的借口,扯上各种光明的旗帜,为自己加入制造考试机器的恶行进行遮羞。
语文,本应是极具人道情怀与人文关照的学科;但当下语文教育中“爱的流失”已到了令人痛心的地步。
以阅读教学为例。莫言在《虚伪的教育》一文中曾对语文阅读教学有个精彩的比喻。说阅读就像吃饭:上来一道好菜,色、香、味俱佳,吃完了,心情很愉快,身体很受用;如果吃完后不让走,非要他说出这道菜是用什么原料构成,用什么方法制作,有什么样的营养价值,那很可能让他把吃下去的都吐出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大多正属于这样的糟糕状态:对学生的考试技能关注太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关注太少。考试的功利性,使阅读教学不断滑向技巧主义与形式主义,忽视了对经典阅读的量的积累与质的提升。花了十二年时间研磨出一套又一套的解题方法,高考一过,弃如敝屣,时间的投入与产出的反差,实在让人觉得有些可惜。
所以,我觉得一个有爱心的语文老师,应该不断寻求在应试阅读中的突围,在保障学生阅读题得分的前提下,要努力抽身去研究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并教给他们真正有用的阅读方法,这才是更有价值的。
再以作文教学为例。作文水平的高低,本应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最好体现。然而,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教师为了让学生与自己均能获益于考场,十年时间持续胶着于考试作文的训练,多数学生的写作热情被彻底湮灭——他们长期甚至永远地对写作抱有抵制、厌恶的态度。把一个学科教到如此多人、如此长久的害怕与讨厌,大概只有作文可以做得到,这足以引发我们的深思了。
我们有时也会沾沾自喜于我们辛劳培育出来的考场佳作。但细看之下,发现僵化有余,灵动不足:这些所谓的考场佳作有“文采”的很多,有思想的太少;有技巧的很多,有体温的太少;有套路的很多,有性情的太少;……许多文章不像是“写”出来的,倒像是流水线上“做”出来的,甚至是模子里“压”出来的。用许多言不由衷的话语组合成一个符合应试要求的产品,已成为不少教师的教学思维和不少学生的写作习惯。难怪有人戏言——人生撒谎作文始。
中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上责任重大,因为“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不能获得一种对语言的感觉,只怕一辈子都很难写出漂亮的文章”(莫言语)。所以,我们需要在应试写作中不断突围,让学生不失于当下,更获益于未来!出于对学生长远发展的负责,我们指导写作除了对内容、结构、语言等应试常规项加强训练外,更要关注学生是否具有真诚地反思生活、深刻地提炼思想的能力——这正是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更有价值的写作素养。
语文,是给学生“打下精神底子”(钱理群语)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当成一个高贵的“人”来养育,而不是把学生当成机器或工具来反复操练。语文教育一旦远离了对“人”的终极关怀,背离了“人”的终身发展这个根本宗旨,教育精神将凌乱得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