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用型人才

2014-08-15◆徐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实用型主体作用化学

◆徐 路

(山东省青岛卫生学校)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这对于职业教育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所限,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不太合理导致职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文化课基础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仍一味注重知识理论性和系统性而忽视灵活性和实用性,就必然导致学生学而不精,无法适应就业的需求。就拿《化学》来说,如果仅按现行的教学大纲照本宣科进行教学,教师辛辛苦苦讲述,学生听得枯燥无味,可谓“台上老师唾沫腥子漫天飞,台下学生打瞌睡”,这已成为职业学校的通病。如何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是职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育创新,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近几年笔者就此进行了一些探索,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需要对教材有所取舍有所侧重,使教学由传统型向实用型转变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钻研专业教材收集其中与化学有关的结合点

现在的《化学》教材虽然是根据部颁的教学大纲进行编写的,但教材出版周期长导致知识更新速度慢,在灵活性实用性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当然为每一专业都编一本教材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必须从学生所学的专业教材中、实际应用中找出与化学相关的知识点并融合到教学中去,这是解决教材问题最可行的办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多花一些时间来寻找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在讲述的过程中与专业课密切相关知识要讲深讲透,无关紧要的可略讲或不讲,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关注学科进展和市场需求编写实用的补充教材

广泛收集化学及相关学科的最新信息,掌握国内外新进展,将其与教材结合起来并在课堂中渗透进去,一方面弥补教材滞后与学科进展的矛盾,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最新的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在紧密联系专业实际的教学中,化学也不应该完全处于服务配角地位,欲使学生在专业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化学知识,仅仅渗透是不够的,作为教师还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将化学知识融合到专业中去。本着为学生就业着想的原则,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适当编写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实用化学知识补充教材和有益于学生潜能开发的教学内容。例如,针对药剂专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药厂工作,在药剂专业的教学中适当增加了生物制药方面的补充教材,既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要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人才的培养由传统型向实用型转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过去的那种“一支粉笔、一张嘴、三尺黑板任我绘,枯燥乏味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的教学。必须在知识传递方式上进行优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这就要求对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进行革新,采取形象直观、益于智力开发的多媒体教学形式,使问题的表达具体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新颖有趣。在演示多媒体过程中,我还通过暂停放映,教师解释,或边放边解释的方法,把两种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形象化、趣味化的接受知识过程中,又得到教师适时适度的强化,使这一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易于接受。当过一段时间测验时,大多数学生都准确地掌握了采用多媒体教学的相关知识。这就启示我们:电教媒体的生动、直观,接近于现实,合理使用,则使知识进入学生头脑中的途径增多了,记忆加深了。若再与讲解结合,其形象化、趣味化与化难为易的效果,是单纯的讲述所无法达到的。

四、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

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观念早已根深蒂固,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强调教师是教育的主宰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动者。而现代教学观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要着眼于、立足于学生的“学”“教”要为“学”服务。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对学生实施“灌输式”“填鸭式”教育模式,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且难以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学生的个性也就难以受到尊重。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潜能。实际上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因此,教师的作用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学习,通过自我发现,不断获取知识,亦即“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化学的特点,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讲授《绪论》一节时可向学生展示化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化学与医学的密切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化学”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主动去研究去探索化学的奥秘。通过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你一言,我一语,最后自己总结,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代替了严肃死板的教学,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其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同时,通过识图、辨图、对比、类比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且经过思维活动后,便于学生由瞬时记忆形成短时记忆,进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长时记忆。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设疑,步步深入,步步点拨,使学生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发挥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情绪倍增,效果良好。

总之,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优化教学资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验、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化学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出掌握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实用型主体作用化学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推进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转动式中频电磁脉处理焊接应力方法及实用型装置研究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职院校磨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用型人才培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