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资源均衡

2014-08-15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杨育箐

中国商论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四川省区域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杨育箐

1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教育信息化是指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领域,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科学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传播信息化,从而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使教育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自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来,四川省初步形成了统筹规划、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目标清晰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体系,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校校通”建设全面启动。四川省共有13229所中小学校,接入宽带网络的学校已达11443所,占学校总数的86.5%。经过多次沟通商议,与移动、电信等网络运营商共同制定校校通实施方案,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市、县学校的宽带网通接入工作。

其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进程加快。四川省已成立数字教材资源数据中心,通过各种渠道整合与纸质教材版本相匹配的优质数字教材资源920套、课件资源700G。同时,四川省IPTV新媒体教育专区点播试点服务已开通,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制作并提供“名校优质课堂资源”应用服务,推动了省级优质课堂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

其三,在经济发达区域内建设网络学习空间,力争三年内构建完成师生实名制网络空间教学环境,使师生可以利用电脑、手机、PAD等终端设备应用“人人通”。

其四,四川省在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成功与国家级和其他省级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实现功能对接。

2 区域教育信息化对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作用

教育资源均衡是指政府、社会给每个受教育者提供的学习资源均衡,以及各省、市、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资源均衡体现了教育平等、民主的观念,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资源均衡要立足于本地域,在科学发展观和现代教育观的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使每个受教育者均等地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在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校差异,使得大部分农村学生难以获取与城市学生平等的教育待遇和教学资源,阻碍了我国教育整体、全面发展。尤其对于四川省而言,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的地方财力不足、教育基础差,县镇及农村的学校数量多且教育资源欠缺,从而导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严重的教育资源失衡问题,这也成为了四川省教育工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共享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为实现教育资源均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近年来,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四川省应以此为切入点,利用信息技术促使教育资源向县镇及农村的学校“倾斜”,通过共建共享区域教育信息资源,从而推动城乡学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区域教育信息化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区域教育信息化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城乡间在教育环境和教学手段上的差距,创建公平的教育条件;二是区域教育信息化能够为社会经济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的区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三是区域教育信息化能够为农村地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远程教育促使教育机会均等化。

3 以区域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为了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政府应当承担起教育信息化的重任,及时调整区域教育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因地制宜地配置教育资源,避免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鼓励学校开发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并将一个个“信息孤岛”连接起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充分共享。此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当集中教育教学人才资源,打破学校的界线,组建教研组、综合学科组等,建立区域性教育教学机构,实现对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配置,确保区域内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3.2 加大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力度

当前,在经济落后的县镇和农村普遍存在教育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进而拉大了与城市学校教育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距离。为此,政府应健全基本教育投入机制,保障经济落后地区能够及时、稳定地获取教育经费,改善现有教育基础设施不足的现状。在此基础之上,教育主管部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共享到农村学校,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差距。

3.3 建立共建共享的联动协调机制

为彻底解决教育资源质量低、重复建设严重的问题,应建立联动协调机制,逐步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首先,要明确省内各级教育部门在统筹教育资源方面的职责,力求在省内建设省级精品教育资源和名优教育资源,在地方建设特色教育资源和本地化教育资源,在学校建设原创性教育资源和校本教育资源,从而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共同建设。其次,建立由省、市、县、校构成的四级联动机制,对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进行统一管理,并在全省范围内的教育专网免费共享所有教育教学资源。最后,对省内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并定期予以公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掌握教育资源覆盖情况和应用情况,杜绝教育资源重复建设。

3.4 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

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为了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有必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为教育信息资源均衡发展提供可靠依据。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结合本区域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成立教育信息化督导小组,对本区域内师生使用信息资源的状况进行检查,并对教育资源建设成效进行评估、评价,及时发现和总结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之处,将其作为今后教育信息化工作改进的重点,从而促进教育信息资源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四川省教育资源信息化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加大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创新管理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稳步有序开展。为了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教育主管部门要将教育资源信息化作为切入点,重视对经济落后区域的教育资金投入,并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校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差距,为农村学生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

[1] 雷钢.聚集效应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影响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5).

[2] 孙梅,王文艺.以区域教育信息化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

[3] 姜婷婷.西安市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均衡配置的策略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3(8).

[4] 彭红光,林君芬.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和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

[5] 叶宝福.区域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四川省区域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