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2014-08-15张军玲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学困生大学

张军玲

(周口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河南 周口466001)

学困生,即在高校内不能顺利完成学业、挂科较多,因学业达不到要求导致退级、退学、不能授予学位、不能按时毕业的学生。这些学困生大都有这样的共性:对学习不感兴趣,自律能力差,纪律性不强,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效率低,经常旷课,考试作弊,贪玩且屡教不改。针对上述学困生存在的这种特性,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很好地进行教育管理,这部分学生很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行为或心理问题,成为学校和家庭的负担。所以尤其需要教育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争取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也从而保证学校的和谐稳定。

一、高校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多种,以下主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做具体分析。

(一)内部因素

1.学习动力缺失,目标不明确。进入大学之前,许多学生把考入大学作为唯一的目标,没有更加具体长远的学习目标。一旦考入大学之后,目标就算完成,学习动力也就随之消失,于是进入放松阶段,再加上对大学环境不熟悉,误以为大学学习任务非常轻松,因此很多学生不能及时调整并重新树立新的奋斗目标,致使学习的动力源缺失。

2.入大学后,不能很快实现角色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大学有别于中学,从学习到生活都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学里,有任课教师、班主任管着;在家里,有父母操心,其他事情一概不用考虑,一心读书就行。在大学里,远离父母,除了要学会照顾自己、管理自己、管好生活以外,更要善于管好学习,大部分学习时间需要自己把握,学习形式也不单单局限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如去图书馆、聆听各类讲座,搞社会调查等,学习过程不再由教师督促和检查指导,更多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中学到大学之间的变化如果不能快速转变过来,不能够加强自我管理,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得过且过,就会影响到学习,导致成绩下降。

3.学习意志力不强,不能承受挫折和失败,容易形成“破罐子破摔”心理。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高中阶段大部分都是班中佼佼者,教师和家长都会在学习上给予很多的关注,到了大学之后,在众多的“佼佼者”班集体中,由于学习方法、心理问题或没能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等原因,原来优势不复存在,心理落差较大,自我评价随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再加上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方面兴趣不足,空闲时间不能合理安排而沉迷网络。学习一旦落后,意志力不强自信心受挫,久而久之产生心理障碍,对学习抱无所谓、不求上进的思想。

4.基础薄弱,底子较差。随着高校扩招,大学门槛降低,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大纲的要求,渐渐失去了学习自信心,逐步成为学困生。比如艺术类专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文化课基础较差才报考艺术类,而选报专业不是因为喜欢,仅仅为了进入大学才选择,这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学习态度消极,逐渐演变为学困生。

(二)外部因素

1.社会上的负面因素。社会上的“功利”“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观念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部分学生认为不努力一样能够取得成功,结果不思进取,学习落后。

2.家庭环境因素。现在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家庭对孩子过分溺爱或放任,除了经济上的支持,对孩子的学习过问较少,有时甚至在成绩出现挂科较多时,采用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当手段使成绩达到及格。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的习惯、蛮横放肆的性格,在学习上不愿刻苦努力;对知识层次较低的家庭,家长对孩子学习努力与否从不关心,任其所为,对学习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成绩好坏也随其自然;另外,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否以及单亲家庭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3.学校因素。高校扩招后,部分高校师资紧缺,教学设施不能跟上学校招生规模,采用大班授课制度,学生人数多,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大,难以准确掌握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这给学困生逃课、旷课提供了条件;教师方面的一些因素也给学困生带来不良的影响,一些教师对学困生歧视或挖苦,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有个别教师,教学内容陈旧,讲义一成不变,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方法无法开拓、丰富学生的视野,更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有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对学生不关心、放任自流,不了解学困生的真实情况,使个别自觉性差的学生得不到及时提醒和关注,最终也将成为学困生。

4.大学生群体影响。大学生处在相互影响的各类群体之中,群体关系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寝室成员组成的群体影响最为密切,一个寝室的学习氛围直接影响内部成员的学习状况,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困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氛围浓厚的寝室,成绩往往都比较优秀。寝室成员彼此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相互之间的影响不可忽视。

二、转化学困生对策

针对学困生的成因,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因素占的比重很少,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从教育方面入手,调整他们的学习情绪、激发出学习动力,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一)引导学生积极调整,重新定位,树立新目标

大学生刚入校时,各方面能力相差不是很大,毕业时,差距相当大,这种差距绝不是智力原因造成的。

面对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大学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教育工作者需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为学生建立起大学生是人生新起点,应树立起远大理想的思想认识。并通过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在不同阶段对自己有一定的目标规划,为他们的学业生涯奠定基础[2]。同时教育他们新阶段不仅要学习学业方面内容,还应在个人修养、体育锻炼、兴趣发展等方面加强。对原来的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要做适当调整,使自己有更好的心境投入新的学习生活。

(二)帮助学困生需教育工作者施以爱心教育

一直以来,在教育的形式上,爱心教育都作为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首先,教师情感可以使学生消极、冷漠的心态得到温暖,换来学生的认同,当学生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期望时,他们的排斥心理会转化为信任,即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学困生这类群体往往有极强的自卑感,自尊心极为脆弱,所以一定要找出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容易被感化的方式进行教育,而关爱学生,正是教育的人性化所在。同时,作为大学辅导员,需要对个案进行认真分析,注重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在深入、耐心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下,做好前期工作,防患于未然。

(三)进行赏识教育,促使学困生以积极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并取得求知的成功。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树立“赏识学困生”的意识,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和长处,不断地鼓励和表扬学困生,帮助他们消除“失败”的心理。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创造各种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地展示并发挥自己的才能。

(四)对学困生学习分类归档,并加强沟通

对学困生建立学习状态统计表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管理,每学期考试成绩下发之后,针对挂科的学生进行统计,学期初更新,及时发现挂科较多情况的学生并加强联系和警示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相关制度,特别是有关学籍制度、重修规定、学位授予实施办法等。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家长与学校双方配合教育,使学生能够及时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并逐步得到改善[3]。

(五)加强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学风

良好的学风离不开严谨的制度管理,杜绝违反学习纪律、考试作弊、上课严重缺勤等。加大学生管理力度,加强日常管理,对日常管理过程进行监督,将管理和教育两种手段结合起来,以管理促教育,以教育带管理。上课教师需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和上课考勤工作。对于旷课较多的学生,除了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之外,还要按学校规定及时给予纪律处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学校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也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促进学校学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转化、关注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教育工作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心和足够的耐心,运用科学的管理教育手段,付出诚心和爱心去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教育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挫折,战胜自我。对于未受过挫折的学生来说,经历一次从学业失败到走向成功的转变,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应尽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1]赵崇峰.高校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119-121.

[2]任娃.学业困难大学生的形成原因与教育对策分析[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11):76-77.

[3]卢海霞.如何进行高校学困生规范化管理[J].学园:教育研究,2013(2):83-84.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学困生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大学求学的遗憾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