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攻克诗歌的堡垒——《声声慢》教学设计

2014-08-15

中学语文 2014年12期
关键词:声声慢读准叠词

孔 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词人及其词作风格。

2.鉴赏词作的情感、手法,理解其丰富意蕴。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写作背景,揣摩具体词句,准确诵读,深入体会词作中丰富的情感意蕴和艺术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阅读诗词的兴趣,汲取作品的营养,丰富文学积淀。

2.让学生正视苦难,明白苦难是一笔财富,使人拥有精神的高度,使艺术灵魂高飞。

教学重点

1.品味鉴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句子,与文本和作者对话。

2.讨论分析叠词和典型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积累诗歌阅读体验。

3.有感情地诵读,体会文本的丰富情感和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讨论分析词作中意象的丰富意蕴,深入体会作品内涵,准确地朗诵词句。

教具安排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都是“惊风雨,泣鬼神”的千古名句。唐宋诗人的生花妙笔将中国古代文学推入了巅峰状态。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清照的千古绝唱《声声慢》,领略宋词的无穷魅力。

(二)请学生介绍李清照,了解作品风格

投影: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宋代词人。北宋亡国后南渡,又被称为“南渡词人”。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多写其悠闲生活,风格清新;后期词,多悲叹身世,沉痛哀伤。

请学生分析《声声慢》是前期词还是后期词?明确:后期词。

(三)研习文本

1.听录音朗诵,疏通词意,感知情境。

提问:大家听完朗诵有什么感受?明确:凄切。

2.鉴赏情感、手法

(1)这首词的诗眼是什么?明确:“愁”。

(2)词人是如何抒发愁情的?

明确: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意象)。

A.直接抒情

请学生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提问:词人在寻觅什么?

参考:寻觅丈夫赵明诚,寻觅与赵明诚的爱情和幸福,寻觅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寻觅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寻觅她十分喜爱,却不复存在的曾经美好的人或事物!

投影写作背景:李清照,父亲是文学家李格非,母亲是状元王拱辰之女,也工文章,早年生活在文化空气浓厚的家庭里,生活优裕。18岁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二人情趣相投,十分恩爱,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北宋灭亡,夫妇二人仓皇南渡,赵明诚在建康病故,李清照精神上受到沉痛打击,又历经变乱,颠沛流离,在孤苦中度过晚年,最后怀着沉痛的家国之思,在极度的愁苦中死去。

鉴赏:这个句子由七组叠词构成,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人物反复寻找的情态动作、渐次浓重的凄清环境和人物由浅入深的悲凉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的孤寂、悲哀、痛苦,奠定了全词哀婉、感伤的感情基调。

小结:唐宋诗人惯用叠词来表情达意。如欧阳修的《蝶恋花》。

拓展: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鉴赏“庭院深深深几许”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参考:三个叠字突出表现了庭院之深、怨恨之深、意境之深。

联系所学诗句请学生小结叠词的作用:1.增加音乐美;2.增强感情,加深意境。

请学生朗诵“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读准情感,读出韵味。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鉴赏:这样的情形怎能用一个“愁”字说尽啊!这种戛然而止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了阔大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不已,表面欲说还休,其实倾泻无遗。

我们再来看一首“欲说还休”的词。

拓展: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思考:为何“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参考:因为愁到极点,无话可说;无处诉说,不如不说;无可奈何,回避不说。

小结:南宋词人经历了靖康之变,南渡之苦,都有着深广无尽的愁情。

提问:李清照为何而愁?

明确:丧夫之痛,亡国之痛,沦落之苦,寡居之苦。

请学生朗诵“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读准情感,读出韵味。

B.间接抒情:请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选一意象,联系所学诗文,分组讨论(四个组,一个组讨论一个),说说诗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哀愁的?

意象:酒,雁,黄花,梧桐。

学生讨论交流,研习文本。

①酒: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提问:为何说是“淡酒”?

参考: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足见晚年凄凉惨淡。

请学生朗诵“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读准情感,读出韵味。

②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提问:为何雁过伤心?

参考:a.雁声凄惨 b.传递信息的使者(亡夫之痛)c.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国破家亡之苦)

请学生朗诵“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读准情感,读出韵味。

③黄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鉴赏:该句突出离思的深重与愁苦,突出饱经沧桑的身心俱疲。

请学生朗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读准情感,读出韵味。

④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鉴赏:该句入木三分地表现了灵魂的孤苦。

请学生朗诵“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读准情感,读出韵味。

请学生朗诵全词。比比谁读得好。

(四)课堂总结

《声声慢》浓缩了李清照一生的痛楚。正是它,确立了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崇高的地位。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给予几倍的补偿和酬惠。爱情破碎、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这些苦难经历像重物压在李清照艺术生命的弹簧上,只要不令弹簧承受不了,那么,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五)作业

1.词中有一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没讲,请思考这一句是怎么抒情的,写成书面作业。(明确:间接抒情,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

2.熟背《声声慢》。

(六)教学反思

这堂课上下来最大的感受是没有朗读与阅读的积累,就没有诗词的教学。学习某一首诗词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地理解诗词,诗词教学应该教会学生读懂诗歌,读好诗歌,会读诗歌。在这堂课上学生积极地参与,努力地思索,广泛地交流,体会到了解读诗歌的乐趣,更体会到了自己解读经验的不足,诗歌积淀的微薄,也明白了解读诗歌应从何入手,为以后更好地学习理解诗歌做了有力的铺垫。

猜你喜欢

声声慢读准叠词
妙用叠词我来说
优化字母教学,夯实英语基石
中考学生文言文复习初探
心中有数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讨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
应是易安居士“憔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