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2014-08-15高中桥颜剑波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医风医德思想道德

◆高中桥 颜剑波

(海南医学院)

医德、医风恶劣造成的影响,不但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而且渗入广大医学院校,严重腐蚀着清纯的医学生。导致部分同学放弃了自身高尚的追求。然而,尽管这种影响较大,但都是外因,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此,因为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

其实,当代医德医风混乱,除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医学院校过分关注医学技术而忽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忽视医德医风教育的结果。

医德医风问题与医学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着莫大关系。正本,必须先清源。医科大学作为培养医务人员的主阵地,务必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前进行医德医风教育,把医德医风教育寓于思想道德教育与平时的教学当中。

一、以医德为中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走入大学的医学生,实际上是走入了梦想的人生目标向实际理想的转折,把握好这一时期的思想教育,就会培育出德才兼备的医学栋梁,所以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教育学生“先学做人、后学行医”,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雷锋精神教育学生,力求使学生从踏入这个行业的那一刻起就树立救死扶伤的意识,树立为他人服务的意识。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针对当前医疗安全问题组织学生学习卫生法规。在授课中注重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对医学生的卫生国情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使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得到较好发挥。

二、加强传统美德和人文素质教育

由于受社会及不良医德医风影响,目前,相当一部分医学生无论从思想道德观念、个人追求、学习态度还是消费行为,都出现了于中华传统美德相悖的现象。作为医学生,良好医德培养的前提就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提高人文素质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适应未来医学发展,实现医学生人生理想的需要。医学以社会人为服务对象,担负着维护人类健康的崇高使命。神圣的职业决定了医学生自身必须是人性丰满的人,否则尊重人、理解人、抚慰人都会因素质缺乏而化为空谈。医学生单靠学习病理、解剖、生化和临床医疗等专业知识肯定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从人文学科汲取营养,全面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学会与人沟通,把自己塑造成人性丰满、技术过硬的医务工作者。医学不是一个以无情感、无精神的自然物为对象的纯自然学科,而是一个以有生命、有心理、有情感的人为对象的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交汇渗透的综合学科。医学的本质是人学。但医学生毕业后在目前实际医疗工作中,对高新技术装备的过度依赖,淡化了医患之间的人性化接触,病人的人格和尊严被习惯性地忽视,以“看病”代替了对病人的关爱,在治疗患者的躯体疾患的同时,又不自觉地造成病人的心理创伤,从而影响医患关系,降低卫生服务质量,影响整个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生只有学好影响技术,提高人文素质才能处理好医院里的各种关系,更好地服务病人,实现人生理想。为此,医科大学应把传统美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渗透到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去,并长期坚持。学校应该经常举行人文知识及传统美德讲座,鼓励学生多听这方面讲座,多读文、史、哲、艺等方面的经典著作,并纳入常规考核,以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及传统美德修养。

三、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激励学生做一个高尚有为的医疗工作者

1.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情操,是校园精神和校园环境等因素的总和。学校应努力构建催人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道德行为养成的良好环境。深入挖掘学校办学所蕴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积淀,以激发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并融入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校园里营造一种良好医德医风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对培养良好的医德情操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2.“学高方能为师,德高才能垂范”,真正的教师应是学德兼高而不仅仅是学高,老师乃是学生的楷模,所以学校还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为学生树立楷模“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也就是说,德育是一个人确保其为一个真正的人所必需的,也是他其后能正确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不竭泉源。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所以,应特别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该在授予学生精湛医术的同时,教学生“无德不成医”的道理。授他们医德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明白“德尚业精,救死扶伤”的道理。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培养健康正当的兴趣、专长

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思想道德教育也是如此。针对学生爱好广泛,思想活跃等特点,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展示个性、发挥特长,并培养其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社团组织,社团要配备辅导教师,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既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又可抵制不良文化影响,陶冶学生情操。此外,还以举办一些大型主题活动为契机,开展竞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开展大型活动。如举办校运会,校园文化艺术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综艺晚会等活动,这些以集体为单位开展的竞赛活动,既可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专长,又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还可增添班级的凝聚力。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医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给青少年带来许多心理矛盾,在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马加爵事件”告诉人们大学里心理健康教育明显滞后,往往只把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认为是好学生,而对学生中出现的如自尊心过强而压抑,内向或自卑而自我闭,好胜而易冲动等,很容易被视为品德有问题的学生。如果把上述问题一概当作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的话,势必达不到育人目的,还会挫伤学生积极性,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使师生间产生隔阂和鸿沟,有时甚至还会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这都不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因此,为了适应社会进步、时代变革给医学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并建设好学生心理咨询室,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树立起做人的自尊、自信,寻找成长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此外,学生工作者还要特别注重了解班内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心态,通过心灵的沟通、共鸣来达到思想的认知,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行为的改变,人格的健全。

5.开展移情教育的实践

移情,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内涵,在社会心理学中,移情是指个人看到他人忍受痛苦或得到好运时所产生的不安或愉快的情感,这种与他人共享情感的能力叫移情能力。医务工作者的主要对象是病人,医务人员与病人共享情感,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能够促进其自觉端正医疗行为,履行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要让学生具有“普通一等”“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感。教育学生要经常设身处地的替病人着想,同时想到假如自己病倒了,会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让他们懂得只有尊重和爱护每一个病人才符合“人性善”的道德标准的道理。从而逐渐培养起他们推己及人的能力和善待众生的美德。

医德医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医德、医风是全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务工作者的主阵地,是“活水”之“源”,对医德医风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把医德医风教育寓于日常教学当中,优化育人的软硬环境,掌握灵活的育人方法,才能提高育人质量,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真才实学、能适应生存环境、医德高尚、对社会有用的人。

[1]裴春燕.传统美德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4.21 -6.

[2]胡亚裕.探索育人方法 提高育人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05,(13)

[3]雷芸芸.新时期医德医风现状调研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6).

[4]王保民,连社君,马俊杰.试论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伦理学,1999,(2).

[5]陈立新.针对医德医风现状进行教育的做法与成效[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 -6.

[6]冯泽永.医学伦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

猜你喜欢

医风医德思想道德
通过医德医风智慧考评体系建设正向激励医务人员行为导向
县级医院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工作研究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评选“三好标兵” 创新思想道德建设
新时期医学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