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

2014-08-15张淑华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生源英语教学院校

◆张淑华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跟不上现代教育的要求

(1)现代教育观认为,人的能力及其发展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方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呼吁:“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由于高职院校主要由中专、技校或成人高校升格或合并而成,英语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教师们继续扮演着教学大纲的忠实执行者和书本知识的机械传授者角色。由于英语教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对现代教育观念还存在认识上的错位和偏差,导致教学与现实脱离的现象不在少数。同时,高校扩招,使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超标”,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缺少时间和机会外出进修或参加学术交流,更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关注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发展新动向,这些因素极大地制约着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2)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素质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是一支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比其他学校的英语教师水平更高,知识更多。但现实情况是,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的锻炼和经验积累,在讲授专业英语时。比如,物流英语、会计英语、计算机英语时,学生本来很感兴趣,但部分老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课堂上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讲解单词、翻译课文,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亟待加强。

2.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跟不上时代步伐

教学目标实现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教材的选择,由于学生生源复杂,知识结构、层次不一,目前尚没有一套完整的符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近年来陆续出版了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各种教材在实用性及先进性上较以前的教材都有了极大的进步。但现有的高职英语规划教材,只是一种普遍引导性的教材,各地区、各学院、各系部、各专业的情况千差万别,用同一套教材显然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所以,需要开发一系列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

3.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复杂

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高考成绩中等以下水平的生源(简称普高生);二是来自职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生源(简称对口生)。生源的多元化结构导致生源基础不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此外,无论是普高生源和还是职高生源,各系之间生源质量也有较大的差异。很多新生特别是对口生英语基础薄弱,有些学生对英语表现出厌学情绪。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面对复杂的学情,教师往往很难提高要求,教学改革的实施存在难度。

二、高职院校实施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改变当前英语“教”与“学”现状,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大力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随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的变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个体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努力提高学历层次,密切关注语言学、语用学、二语习得等专业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善于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形成“博”“专”相统一的知识结构;二是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深刻认识外语教学规律及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勇于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和引进新鲜元素;三是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加强教学反思,不断深化教师个体的内涵和素质,努力提升学术修养和科研水平。对教师群体而言,学校要重视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促进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培育和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教学科研型团队。

2.构建科学的英语评价考核体系

一门课程的评价与考核,从一定程度上也为该课程的教学安排指定了方向,因此构建有特色的评价考核体系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关系重大。英语应用能力是一项综合的实践能力,以一卷定胜负的知识性考核方式,很难评价一个学生的真实能力,因此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综合的评价。

3.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加强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名目繁多。高职英语教育应该选择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

(1)合作学习教学法,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指几个学生为一组,每人充当一个角色,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法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在教学中,教师把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小任务,然后再分给不同的学生去完成。学生们分头准备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互教互学。

(2)采用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在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重点、难点,安排合适的教学步骤后,还必须考虑采用何种引入手段,尽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课上来,使学生主动学习。新课引入的设计除了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还要根据新语言材料的特点进行。不同题材的语言材料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等,通过多变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教师上课时既要注意课堂秩序,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1]伊辉春.试论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与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教育探索,2009,(09):109.

[2]邓春梅.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出路.中国成人教育,2009,(13):149.

[3]孙迎月.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9,(14).

猜你喜欢

生源英语教学院校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