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探索

2014-08-15◆周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国梦梦想高职

◆周 娉

(潍坊职业学院)

一、前言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的提出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理想信念引导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丰富的理论支持。高职院校大学生是青年中思想活跃、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富有朝气的群体。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探索“中国梦”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国梦”进高职课堂的前提分析

高职学生对中国梦的了解状况如何?这是“中国梦”融入高职课堂的前提。本文开展了“我的中国梦”——大学生思想状况问卷调查,为增强高职院校“中国梦”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依据。

1.“中国梦”教育彰显历史新使命

调查结果显示:58%的调查对象能正确回答中国梦的提出时间;46%的同学知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梦的根本目标;56%的调查对象认同中国梦的特定内涵是万众一心的共同理想、包容共生的博大情怀和中国特色的成功实践;36%的同学认为“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分析可见,同学们对中国梦的内涵能够基本掌握,但普及面窄,认同度低,认识不全面、不深入。这表明将“中国梦”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但重要而且迫切。“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发展,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和实践特色,无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对个人都具有价值引导意义。将中国梦融入高职课堂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让中国梦入心入脑,使广大学生自觉地承担起圆梦历史重任,努力成为中国梦的热情宣传者、躬身实践者和坚定捍卫者。

2.构建“我的梦”与“中国梦”的桥梁

调查结果显示:35%的调查调查对象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实现中国梦,首先实现自己的梦想;64%的同学把建设美满幸福的家庭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式和目标。43%的调查对象认为就业压力是目前最大的压力;48%的调查对象认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主要靠自己的努力。分析可见:大多数同学梦想明确,对梦想的实现条件有清楚的认识。但同学们对梦想定位多停留在个人追求的层面,对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缺乏清醒的认识。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他的实现需要我们中国人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构筑起“我的梦”与“中国梦”之间的桥梁,使当代大学生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中国梦”进高职课堂的途径思考

1.从“我的梦”到“中国梦”,“基础”课助力肩负新使命

如调查报告所示,学生对于自身的学业、就业、理想都有明确的追求,但还不能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的优势,从“我的梦”出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道理。比如,精选湖南卫视的全民励志的百集70秒超微型记录片——《我的中国梦》部分内容,通过袁隆平、宗庆后、吴敬琏、莫言、李娜、陈道明等各界精英以及普通人追寻梦之旅,解构宏大的“中国梦”。与同学交流片中正在进行中的追梦故事,挖掘奋斗细节,激励同学们为梦想而努力拼搏。通过这样的案例,帮助同学们感受中国梦同心奋进的深沉力量,懂得当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从而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2.从“中国梦”到“我的梦”,“概论”课传递追梦正能量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环境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尤其是90后的青年,他们有自己的绿色环保意识和时尚的低碳生活方式,该部分教学内容就从同学们谈自己的低碳生活方式开始,通过讨论师生在环保问题上达成共识,然后通过一则时事新闻——“河南一工地为保护燕子停工,网友赞其为爱心工地”,引出我国当下推崇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进而向同学们介绍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次有意义的理论创新,更是一种有建树的实践活动。介绍完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之后,请同学发言:“我能为实现美丽中国做点什么?”通过这样一系列教学活动将国家的大政方针与同学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虽然以宏大理论的形式展现出来,看似离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比较遥远。但恰恰是这些方针、政策、理论,反映的正是包括高职大学生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要,所以这样的教学过程有助于同学们将“中国梦”与个人的未来发展结合起来,让“概论”课传递出强大的追梦正能量。

3.“我的中国梦”,“形势与政策”课让梦想照进现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不仅需要进入课堂,进学生头脑,把“中国梦”变成“我的中国梦”,更需要青年学生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形势与政策”课恰恰是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形势与政策教学当中,将“中国梦”设计为一个主题调查报告:“我的中国梦”——做个梦想实现家。让同学们通过随机访谈、网络资源、问卷调查等形式去了解、认识、分析国内外一切与“中国梦”有关的信息、观点,然后根据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出自己对“中国梦”的认识,特别是能否实现、怎样实现、怎样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实现等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同学们从“中国梦”视角对中国的国内外形势进行客观的分析,在追梦的大环境里,科学规划人生,勇当社会责任,让同学们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当前的中国给予青年的“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从而在青年学生当中凝聚中国精神与力量,让梦想照进现实。

[1]习近平给大学生回信: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人民日报,2013-5.

[2]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

猜你喜欢

中国梦梦想高职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梦想
梦想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