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话含义观照下美剧对白翻译研究——以《破产姐妹》为例
2014-08-15胡图南
胡图南
(广西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530001)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世界范围的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便利平台。近些年,美剧凭借自身人文性、国际性、娱乐性等特点在海外市场获得了蓬勃发展。在此趋势下,作为美剧在海外市场顺利传播的通行证,美剧翻译势必成为翻译研究的热门课题。
目前,国内关于美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体传播层面,而“影视翻译研究成果却是寥寥无几”[1],语用翻译观照下的美剧研究更是鲜有涉足。本文从会话含义理论出发,以当红美剧《破产姐妹》为个案,通过分析该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结合点,系统性梳理该剧在处理会话含义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并解析其策略模式的成因,为日后的研究与实践操作提供参考。
一、会话含义和翻译目的
“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语码转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2],其本质是一个语言理解和使用的交互过程。因此,语用学不仅有助于解决翻译实践中的具体操作问题,而且也能为翻译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借鉴。而会话含义作为语用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其对翻译研究和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容忽视。
(一)会话含义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意义传递和话语理解往往受到许多超语言因素的影响,所以“任何语言的任何一句话,它的意义决不等于一个一个字的总和,而是还多点什么”[3]。鉴于此,H.P.Grice率先提出非自然意义理论,指出人类的交际行为并非只是自然意义指导下的意图传达[4],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以及合作原则,以“解释听话人如何从‘所说’获知‘所意’,以及从字面含义推导言外之意”[5]。其中,会话含义指的是说话人话语意思的暗含及听话人对其所含的理解[6]。而交际过程中,为人们所熟知的、能维持交际顺利进行的不成文规定,则被称为合作原则。Grice把合作原则细化为能够充分体现交际中合作理念的四条准则:数量准则,即说的话既要达到交际所要求的详尽程度,又不能比所要求的更详尽;质量准则,即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也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联准则,即说话要相关贴切;方式准则,即避免晦涩歧义,说话简要,条理清楚[7]。
然而,现实交际中,人们出于需要,往往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即说话者出于某种目的故意隐藏真实意图,迫使听话人超越字面意义去推导话语意义的隐含部分。这就是会话含义的根源所在。
(二)翻译目的
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进行对等替换的交际活动,其中“对等”概念历来都是翻译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关于“对等”的阐述最早见于Jakobson,他认为“译者将从别处得来的讯息重新编码和传递,因此翻译牵涉两种不同代码间的两个对等讯息”[8]。该论断仅仅停留在以文本为中心的等值翻译层面上,只是语言的静态对等。而Nida所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则要求“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9]25,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的等效翻译,“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9]13,将意义对等视为翻译等效的首要目标。
翻译活动折射着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三元关系,而译者作为沟通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桥梁,是整个交际过程成功与否的关键。翻译过程中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彼此交替,其中“辨义是翻译之根本”[10],因此译者对意义理解到何种程度,直接影响到译者的表达。而“一个字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11],因此,理解不单单是指对字面意义的理解,更应该包含对语用意义的理解和辨识。何自然也曾指出“应该使原作和译作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达到语用等值”[12],而这正是翻译的目的所在。
会话含义作为典型的语用意义,直接反映了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是交际活动的核心所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最大程度地理解并呈现源语的会话含义就成为实现翻译目的的必然要求。
二、案例分析
《破产姐妹》是美国CBS电视台于2011年首播的情景喜剧,在第38届美国民选奖上,该剧赢得了“最受欢迎电视新喜剧”的殊荣。该剧讲述两个身份背景完全不同的都市女孩——出生贫穷的Max和家道中落的Caroline共同创业的故事。会话含义作为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是电视剧模拟现实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拓展美剧海外生命力,美剧翻译必须要尽可能地消弭会话含义所造成的理解障碍,以实现在目的语观众中取得和源语观众相同收视效果的传播目的。
“译作目的往往决定了译者需要采取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才能产生功能上可满足需要的结果”[13],美剧翻译的特殊目的也因此催生了特有的翻译模式。有鉴于此,笔者将运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破产姐妹》中以下5处对白所隐藏的会话含义及其翻译,从中梳理出会话含义翻译常用的翻译策略。
(一)直译
“虽然人和人之间不可能绝对沟通,但是不管在同一语言区还是不同语言区之间,人们之间高度有效的沟通却还是可能的,因为人们的想法、身体反应、文化体验以及对他人行为方式作出调节的能力都是具有相似性的。”[14]由此可见,语言之间虽然千差万别,但仍有一定程度的共性存在。这就为会话含义的直译策略提供了依据,使其能最大限度地维持语用意义和语言风格的双向对等。
对白1
Caroline:Max,it’s the woman at table 2’s 50th birthday and his husband wants us to sing to her.
Max:If I had a dollar every time a man asked me to do something to his wife,I’d be a millionaire.
Han:Go!And simile.When you fake simile,everybody else fakes simile back.
Max:Nobody wants to hear that lame song.If we want to humiliate her in public,why don't we go over there and pull her top down?
卡洛琳:麦克斯,二号桌的女士今天五十大寿,她丈夫请咱们帮忙唱生日歌。
麦克斯:如果每次帮男人对她老婆做件事就有一块钱的话,那姐早是百万富翁了。
憨:快去!要真心微笑。你以假笑对世界,世界也会回报以假笑。
麦克斯:没人会想听这首恶俗的歌。如果我们真的打算在公共场所羞辱她,直接扯掉她上衣不更好吗?
客人请餐厅员工唱生日歌,老板憨和服务员卡洛琳都欣然同意。服务员麦克斯虽然并未直接反对,但在对话中却处处表现出内心的抵触情绪。当卡洛琳通知她要为客人演唱生日歌时,麦克斯并未直接表示同意与否,而是将话题引开,公然违反关联准则。面对憨的催促和叮嘱,麦克斯非但没有正面回应,而且同时违反关联准则和数量准则,提供了大量不相关信息。表面上,麦克斯的话语在整个交际过程中跳跃且琐碎,但她的真实意图也因此而表露无遗,即“我拒绝唱生日歌”。直译不仅重现了原文语言风格,而且也成功复制了这一弦外之音。
(二)阐译
由于生存环境和思想意识的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往往要大于共性。当语义传递脱离共性时,阐译作为利用增益手段增加译文透明度的变译方法[15]198,能够借助增补、加注等手段来扫清原文中的理解障碍,是特定语境中再现会话含义的又一上佳选择。
对白2
Cashandra:Hello,girls.Traivor told me you were looking to get paid.But just to be clear,you can’t actually be paid until all cupcakes are gone.
Max:What?!
Cashandra(to Max):And do me a favor,love,put a chocolate aside for Johnny.He loves chocolate,he will eat a vanilla if it’s available,but he always goes back to chocolate.
卡珊德拉:姑娘们,崔告诉我,你们想快点结账走人。但先声明,除非所有的小蛋糕都没了,否则你们拿不到钱。
麦克斯:不是吧?!
卡珊德拉(对麦克斯):帮我个忙,亲爱的,留个巧克力味的给强尼。他喜欢巧克力(肤色),虽然有机会时会吃吃香草味(白皮肤),但他的最爱始终是巧克力(肤色)。
麦克斯和一个名叫强尼的街头画家坠入情网,却不知强尼已和黑人女友卡珊德拉恋爱多年。二人的地下恋情曝光后,卡珊德拉假意邀请麦克斯和卡洛琳为画展制作蛋糕以伺机报复。作为情敌,卡珊德拉和麦克斯的对话颇具深意。其中,卡珊德拉同时违反了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交谈中不仅提供了超额信息,而且使用隐喻表达,把自己和麦克斯分别比喻为巧克力蛋糕和香草蛋糕将情敌关系隐于无形。阐译策略通过对直译信息进行增补,将隐喻表达的目标域呈现出来,进而完整重现了因隐喻表达而产生的会话含义“我的男朋友永远是我的”。既消解了会话含义的理解障碍,也保留了会话含义的推导乐趣。
(三)套译
美剧翻译主要采用字幕翻译。字幕所提供的语言信息是和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密切配合,和源语话语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完成信息传递的[16]。因此,如果会话含义所承载的信息量过大,直译和阐译往往无法调和其与字幕翻译之间的矛盾。而通过借用译入语中某些惯用结构来进行翻译的套译策略[17],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浓缩文字表达,同时也能顺利再现会话含义,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翻译策略。
对白3
Han:Come on,harder,faster!Do it faster and harder.The health inspector will be here soon.
Earl:I can’t believe Han is making us tidy up this damn diner.It’s like putting apretty church hat on a whore.
憨:加油,努力,快点!全力以赴。卫生检查员马上就要到了。
厄尔:不敢相信憨居然让我们搞餐厅卫生。简直就是婊子立贞洁牌坊。
为了迎接卫生检查,憨要求全体员工参加大扫除。由于所有人都对餐厅的卫生状况心知肚明,因此对憨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都抱怨不已。收银员厄尔更是对此大发牢骚,并通过违反质量准则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厄尔在说话时将现实生活中全然对立的“妓女”和“教堂”两个范畴并置呈现,其中的讽刺意味不言而喻,“憨怎么可以如此虚伪”的言外之意也因此跃然纸上。由于原文中“church hat”等非本土文化元素并不为汉语受众所熟知,而直译和阐译策略又无法兼顾语义传达和字幕同步,所以套译策略就成了调和语义实现和字幕特性之间矛盾的妙计良方。对白3中使用目的语中与原文等效的俚语进行翻译不仅再现了其会话含义,而且也保留了原文略带粗俗的话语风格。
(四)换译
语言运用和理解的过程是认知的处理过程[18]。不同语言在意义传达时所存在的差异,其实就是语言的使用群体之间的认知差异。这种差异往往是会话含义理解过程中的主要障碍,而换译作为以相应或者相对的语言表达手段相互交换的全译策略[15]67,可以根据目的语受众的认知模式对语言进行调整变通,也是美剧翻译中的常用方法。
对白4
Han:Hello,today.I have nametag for you.
Caroline:Thank you.Oh,it says“Carolin.”It is Caroline.With an E.I’m Caroline.
Max:Just put it on.You can’t tell an Asian he made a mistake.He’ll go in the back and throw himself on a sword.
Caroline:Thank you,Mr.Lee.
Han:You may call me Han.H-a-n.No trap in my name.
憨:今天好啊。我给你做了个名牌哦。
卡洛琳:谢谢你。哦,上面写的是“卡洛林。”我叫卡洛“琳”,是王字旁的。我叫卡洛琳。
麦克斯:你挂着就行了。不能告诉亚洲人他犯错了。不然等会他就拔剑自刎了。
卡洛琳:谢谢你,李老板。
憨:你可以叫我憨。H-a-n。好记不会错。
憨为卡洛琳做了名牌,但不小心漏掉了一个字母。对话中,卡洛琳违反数量准则,反复重申已知信息,来表达“你怎么能把我名字记错”的不满。麦克斯解围后,卡洛琳接受了名牌并向憨道谢,但憨非但没有对她的道谢作出回应,反而对自己的名字作出了详细解释,以传递出“我生气了”的弦外之音,而最后一句“No trap in my name”对质量准则的违反更表达出一种“不是我记错了,而是你名字不好记”的侧面回击。由于源语和目的语受众的认知模式不同,因此将此句译为“好记不会错”,省略原文中对质量准则的违反以降低会话含义的推导难度。此外,原文“No trap in my name”的侧重点在于“my name”,属于主动表达,而译文“好记不会错”则强调听话者的记忆,呈现出被动色彩。在汉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较少,译文的被动表达暗含标记性,从侧面为扫清理解障碍提供依据。
(五)意译
意译是传达意义不拘原作形式的全译策略[15]38。虽然意译可以直接呈现会话含义,但会话含义的推导过程是一个能够充分展示语言美感的过程,而且会话含义也是语言表达多样化的核心所在。因此,完全剥开语言外壳而赤裸呈现会话含义,语言的特有美感往往也会随之丧失。意译策略在处理会话含义时需要慎用,不过也有佳作诞生。
对白5
Han:I am on longer Han Lee.I have new American name Bryce.
Max:Bryce?Your name is Bryce Lee?
憨:我已经不叫李憨了。我取了新的英文名字,布莱斯。麦克斯:小笼?你改名叫李小笼?
憨仿拟国际巨星李小龙的英文名字“Bruce”为自己取名“Bryce”,希望借此来展现自己的男子气概。而麦克斯抓住了憨的这一心理,在说话时违反数量准则,对已知信息——憨的新名字进行重述和反问,使得“你算哪根葱啊”的言外之意显露无疑。译文顺从原文“Bryce”一词的语用目的,通过飞白的修辞方式,将“李小龙”改写为“李小笼”,以此来传达会话含义,使汉语观众可以快速品味出其中的讽刺意味,实现等效目的。虽然对原文的语言结构有些许舍弃,但极好地把握了语义呈现和语义推导之间的平衡,不仅准确传达了会话含义,而且依然为观众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来体味语言的美感。
三、策略成因解读
自2011年开播以来,《破产姐妹》在我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其中翻译工作功不可没。纵观全剧的对白翻译策略,尤其是会话含义的翻译策略,直译所占比重最大,阐译次之,套译、换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这种翻译策略模式的形成有着多方面原因。
(一)文化陌生感的消减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社会成员往往身处多个文化圈的覆盖之下,因此,文化与文化之间陌生感正在逐渐消减。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间意义传达机制的隔阂也就随之缩小,人们对非本族语言的理解障碍也在逐渐减少。所以,大量采用直译、阐译策略进行翻译也就成为可能。
(二)观众群体的收视需求
美剧在我国的传播主要依赖网络。而统计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30岁以下的“80后”群体占网民总数的56.4%[19]。该群体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系统的知识结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障碍对其影响较小。此外,“80后”往往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且勇于面对挑战,直译和阐译带来的会话含义推导体验恰恰满足了他们寻求挑战的收视需求。
(三)互联网信息的协助
互联网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其所能提供的信息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是之前任何一种媒体所无法比拟的。观众在收看美剧的同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所特有的开放式信息储备来获取足量的相关信息,以协助自己完成剧中对白深层含义的解读。因此,观众能够借助网络来填补直译、阐译所留下的理解空白。
综上所述,Grice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确实对美剧翻译具有指导意义。“让译文读者明白无误地理解原文话语的交流内容,即话语的语用意义是译者义不容辞的责任。”[20]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应准确捕捉会话含义,并依此来灵活甄选翻译策略,既要确保意义传达的准确性和可接受性,也要顾及译文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最终确保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完成。
[1]李和庆,薄振杰.规范与影视字幕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2):19-23.
[2]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95.
[3]吕叔湘.语文常谈[M].北京:三联书店,1980:46.
[4]Grice H P.Meaning[J].Philosophical review,1957(3):377-388.
[5]Thomas J.Meaning in interaction:An introducation to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group,1995:56.
[6]杨达复.格莱斯:会话含义的推断[J].外语教学,2003(3):11-15.
[7]He Zhaoxiong.Pragmatic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1:69-70.
[8]Jakobson R.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C]//L.Venuti.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114.
[9]Nida E A,Charles R 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
[10]王宗炎.语言学和语言的运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17.
[11]Wittgenstein L.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C]//Maria Baghramian 1999,Mod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Counterpoint,Washington D.C.,1962:43.
[12]何自然.Pragmatics and CE/EC Translation[J].外语教学,1992(1):19-25.
[13]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the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01:79.
[14]Nida 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1964:161.
[15]黄忠廉.翻译方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6]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7):38-40.
[17]王金洛.广告标语口号的套译[J].山东外语教学,2003(5):39-41.
[1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0.
[19]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07-1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
[20]王卫红,陈茂新.会话含义与语用等效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校学报,20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