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作业,让学生的假期生活更精彩
2014-08-15河北韩敬宇
河北 韩敬宇
巧设作业,让学生的假期生活更精彩
河北 韩敬宇
假期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驿站,是调整身心、自我发展、增长知识,形成能力的最好时期,因此,科学安排假期生活,合理布置作业尤为重要。但长期以来,学生的假期作业偏重书本,单调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欲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作业应是教师精心准备送给学生的一个礼物。那么,怎样设计这个“礼物”才能让学生们喜欢呢?从教多年来,我不断对此进行探索和尝试,把语文作业更多地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使假期作业快乐化、生活化、开放化、综合化、实践化,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我在寒暑假语文作业设计上努力体现新“课标”理念,“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把语文的听说读写更多地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每项作业都有指导,给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开学之后,对布置的每项作业都认真进行总结、交流、评比、展示,这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读一本名著或精美时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经典名著是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给人以知识、智慧和力量。寒暑假时间长,是进行课外阅读的最佳时机,如充分利用,将对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知识、积累素材,大有裨益。为了避免粗放经营,漫无边际,我总是结合学生实际,从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目中去选。如《爱的教育》、《繁星·春水》、《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青春万岁》、《平凡的世界》、《居里夫人传》、《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等,要求读后能复述梗概,注意其中重要的人物形象和富有表现力的精美词句,并在读书笔记本上做一些摘抄,写一点感悟。这些作品的阅读,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帮助,就是对他们的人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时文,给学生推荐《读者》、《美文》、《时文选粹》《青年文摘》等,其中的文章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闪射着智慧的火花,蕴含着生活的哲理,可以说是送给学生的心灵鸡汤。开学之后,以“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为话题,展开读书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激情演说,都沉浸在读书的幸福和喜悦之中。
二、观看一种优秀的影视节目
看影视剧,提示学生要会看善思。能复述剧情,品味人物的精彩对白,感受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看电视节目,给学生推荐《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开心辞典》、《走进科学》等,这些节目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电视中插播的广告也别具匠心,让学生留意赏析。
我曾让学生以“我最喜爱的电视剧(或电影)”为话题,畅谈感受,交流心得。如《亮剑》在多家电视台热播,并引起轰动。不少同学讲起来,滔滔不绝,慷慨激昂,甚至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同学说,李云龙暴躁、霸气,骂人骂得难听,打人打得够狠,不像共产党军队里的将领。但更多的同学认为,李云龙有血性,有军人的阳刚之气,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他叱咤风云,百战沙场,对敌人凶狠,对战友肝胆相照。尽管不十全十美,但真实感人。李云龙的人生信条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面对强大的敌人,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学生的发言精彩热烈,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职场励志剧,在前年暑假时播映,我看到剧情介绍后感觉不错,利用校讯通及时通知学生可以观看一下。返校后,同学们谈及该剧,都说愿看。这部剧作讲述了都市白领杜拉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员,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一个企业高管的故事。她见识了职场变迁,也经历了各种职场磨练,最终走向成功。同学们从中了解社会,感悟生活,觉得如果像杜拉拉一样有勇气,有韧性,顽强努力,也能成功。还有《十八岁的天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等优秀的影视作品给了学生们知识、智慧、欢乐以及思考。
“语文学习是无处不在的”,广告语生动形象,是学习语文的重要资源。我指导学生勤积累,把大家记录的精彩的广告语印制出来,让大家赏析品评,从而提高了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对中高考也很有利。如:“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激情马拉松,魅力衡水湖”、“分担风雨,共享阳光”、“心文明,新交通”、“分类产生价值,垃圾变成资源”、“重温时代经典,唱响回声嘹亮”等。
三、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如游一处名胜,参加一次生产劳动,学一门生活本领,搞一次社会调查等,并根据活动内容,写篇文章。
有位同学游泰山之后,写了篇短文。他并没有像一般的游记文章叙述登山过程,描绘奇山秀水,而是重点写人生感悟:生命是一种过程,是用来绽放的,而不是用来度过的。应热爱生命,享受生命,留意人生路上的风景,让生命绽放光彩。问及这样写的原因,他说自己原来只顾跟着人们往前走,向上爬,没有驻足观赏和聆听导游的解说。虽然登上了泰山极顶,到达了终点,然而人们谈起路上的宗庙、牌坊、碑文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题字、传说轶事,他却知之甚少,因此有了如是感慨。文章虽短,却真实,有独特的感悟。
近年来,河北大气污染严重,我曾在《新闻联播》中看到空气污染指数排行榜在全国前十位的城市,河北占七个,令人一惊。我让学生利用暑假做一次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社会调查,并写篇文章。暑假结束后,我看了同学们交上来的习作感到非常高兴。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内容真实,感情真挚,表现了对环境污染的忧患意识以及对防治污染美化环境的热切期盼。便从中选出《十面“霾”伏》、《消逝的杏花林》、《愿家乡天蓝地绿水清》、《刺鼻气味熏醒梦中人》等几篇,送校刊《绿地》发表,这对同学们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实践证明,学生有了某种生活经历,才有话说、有事写、也乐写,这种做法很受学生欢迎。
四、打一个电话,发一个短信
春节到来之际,给老师、亲友、同学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表示新春的祝福。这件事不大,但也很有讲究。比如打电话,讲究礼仪,应选择适当的时间,注意礼貌用语,语气语调语速音量都应把握好,这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锻炼。编写短信,要善于想象,讲究创意,巧用修辞,使之文采斐然,这可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下面从学生编写、仿写或收集的短信中选择两例:1.送你一件外套,前面是平安,后面是幸福,吉祥是领子,如意是袖子,快乐是扣子,口袋里满是温暖,穿上吧,让它相伴你每一天!祝新年快乐!2.用一缕春风,两片夏叶,三滴秋雨,四瓣冬雪,做成一个五彩斑斓的盒子,装进3 6 5个祝福,涂上赤橙黄绿青蓝紫送给您。祝您新年快乐!
五、参加一个民俗活动
鼓励同学们在寒假里参加一次民俗文化活动。春节民俗是文化遗产的精华,其中春联最有代表性。我每年都把学生收集的春联装订成册,在同学们中传阅。还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时,有这样一副对联印象很深:“彩厨丽柜屋中放电视,果树名花院内停摩托”,这是八十年代初乡村富裕农家的真实写照。今年春节有个从西安过年的学生记下了西安城门的一副对联:“海气正南来,古礼高迎中国梦;春风更西度,唐城劲奏复兴歌”,从对联内容可看出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另外贴“福”字,贴窗花、舞狮子、扭秧歌、敲锣鼓、元宵赏灯等活动,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其中。开学后,举行一次“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表演有关民俗或传统文化的节目,组织“民俗文化”知识竞赛。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走进社会,增长见识,锻炼了自己。
当然,学生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作业方式,给他们留出一定的自主设计作业的空间,让其施展才华,自主创新。
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沃土。每次假期来临,我总是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在假日里快乐学习,主动体验,积极动脑动手动口,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河北省武邑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