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自由飞翔的翅膀——关于学生自由批改作文的思考尝试
2014-08-15江苏
江苏 陈 岚
给学生自由飞翔的翅膀
——关于学生自由批改作文的思考尝试
江苏 陈 岚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在“评价建议”部分,则列专题强调“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学生写,教师改,仿佛批改就是老师的事,学生没有资格也没有水平批改作文。这种观念导致学生被动地对待作文,把作文当成老师下达的任务去完成,匆匆写好交给老师,后面的事就与己无关了,只等着老师的批改和讲评。然后到做下一篇作文的时候,老问题仍会出现。而且教师对每篇作文精批细改,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拿着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的文章大动干戈,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这种做法,是吃力不讨好,学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他们的心情会是快乐的吗?他们能体会到写作的美好与成功吗?所以说,这种“精批细改”的做法,只会使教师无奈地重复枯燥的机械的劳动,只会减损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的精力毕竟有限,作文训练量的不足,学生作文能力得不到提高。如果作文训练的量很多,教师却没有时间和精力批改,学生写得好坏教师也不清楚,学生就觉得写好写坏也没有多大区别,反正老师也不一定看。这样作文训练的质就得不到保证。
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上述作文训练“质”和“量”的矛盾,使二者和谐而统一地结合在一起呢?发动学生批改作文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它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表现欲,能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培养他们思维的活跃性。同时,学生在批改过程中,能饶有兴趣地吸收他人的长处,在直言不讳指出他人短处时,对自身也是一个教训,能成为前车之鉴。而学生用自己的学生腔语言为同学批改,可能更容易为同样是学生的被批改者所理解。这样经过多次批改实践,所有学生不仅准确记住了写作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最后内化为学生的观念。
那么,如何具体指导学生批改作文呢?
首先,教师要提出批改要求。批改要求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第一次只提一条,第二次再提第二条。主要项目应有:(1)有无错别字,书写是否工整;(2)标点符号是否正确;(3)用词是否贴切,语句是否流畅、生动、优美;(4)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意思是否连贯,层次是否分明;(5)中心思想是否正确鲜明,能否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去选材、组材,详略是否得当,结构是否完整;(6)文章开头是否新颖、奇巧、不落俗套,结尾是否自然,有助于深化主题,恰到好处。
为尽快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教师须作多次演示。选出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学生习作打印分发,先让学生发表意见,然后教师加以归纳。必要时,可运用比较法,同时印发两至三篇文章,以提高学生的欣赏、鉴别能力。师生在班内进行多次演示后,再在小组内进行批改。
其次成立批改小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批改,每小组的人数以3至4人为宜,可指定小组中作文水平较好的同学为负责人,其他同学围绕在其周围。这样既可保证批改的质量,又能让其他同学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机会,全班形成一个良好的批改氛围。
成立小组之后,可先进行试“改”和试“批”。每组发放一篇相同的文章,在一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批改任务。每篇文章小组至少要阅读三遍。第一遍阅读主要粗通文章大意,为下面的“改”和“批”作一个铺垫,使批改不至于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第二遍阅读可结合“改”进行。“改”侧重字、词、句、标点等方面的问题,第三遍阅读可结合“批”进行。“批”侧重结构层次、主题思想、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写批语时,应引导学生在小组当中展开广泛的讨论,共同协商,形成一致的意见,由书写比较工整的同学写下评语,并且要求小组成员签下自己的名字。批改完成后,教师可提供一个批改的示例,让各小组参照比较,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
在学生对批改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可进入真“改”和真“批”阶段。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学生作文,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批改任务。数量不宜太多,否则学生无法完成任务,又影响批改的质量。起初,可让小组学生在一课时内批改两篇作文,往后可适当增加。这样的小组互批互改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各小组批改任务完成以后,可在全班进行互换交流,进行对比。这样既可以欣赏优秀的文章,又可以学习其他小组批改的方法,了解本小组在批改方面与其他小组存在的差异,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写作和批改的水平。
学生以组批阅时,教师担任“巡视员”、“裁判员”。深入各组指导,当众质疑,及时发现不当之处。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审核、批改,下评语。特别是写总评,起初不少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应循循善诱,抓“纲”带“目”,针对文章的主要优缺点,中肯地实事求是地作结论。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即使写得很差的作文,也应该认真阅读、批改,指出优点及进步之处。虽然教给了学生知识和方法,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学生的水平有限,定然存在一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去发现总结。在各小组上交批改作业之后,教师应认真去审阅,从中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下次批改中有针对性地指明,并且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讲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多肯定学生批改的成绩,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又能保持批改的兴趣。
实行学生小组批改作文,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尽快提高作文能力,确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方法,一举多得,事半功倍。其主要优点是:
一、锻炼提高了学生欣赏、批改作文的能力。长期以来,学生似乎只有“写”的任务,没有“改”的义务。学生以组批改作文,则使“写”、“改”有机的结合。平时,学生在“写”时就应该“改”,只不过不知如何改,“不懂写作的基本技巧、技能,教师若能教给学生这些写作技巧、技能,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会迅猛提高,逐步跃上新台阶。
二、有益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强信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的传统批阅、讲评方法,制约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研讨,学生则会认为教师戴着“有色眼镜”,进而产主“逆反”心理。学生亲自参加批改,能使学生广泛接触众多作文,心悦诚服地承认自己作文的差距,从而明确努力方向,奋力赶超先进。
当然,倡导学生以组批改作文,并非否定抛弃其他批改方法,而是要科学地结合起来。作文批改仅是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其最终目的仍是为了传授基本的写作技巧、技能,因为“写”和“改”始终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作文批改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一起行动起来,才能使作文批改成为师生沟通的有效途径。不断变着方式改,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才能更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产生一种被感知、被接受和被欣赏的感觉。而这种受到认同和赞赏的感受将会转化为一种“自我改善”、“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
不能否认,世间万事万物有一利便有一弊,有一得便有一失。互相批改作文既然有好处,便也一定有弊端,特别是在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强的班集体,弊端可能会更明显,如果组织引导不好,会弄得一塌糊涂。正因为如此,试行学生互批作文的教师更应认真思考,细致分析,耐心具体地指导学生做好这项工作,以兴利除弊。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