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困生爱上写作世界中的“微”生活——例谈读写融合下我的学困生帮扶策略

2014-08-15浙江

作文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学困生习作课堂

浙江 徐 见

让学困生爱上写作世界中的“微”生活
——例谈读写融合下我的学困生帮扶策略

浙江 徐 见

在日常教学中,班中的学生写作水平会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三个缺乏:缺乏自信、缺乏联想、缺乏交流。因此,对学困生的帮扶要从这三方面入手:让问题“微”而能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感受“微”而易显,联系生活实际;让互动“微”而可见,形成有效交流。要学会用宏观的思想营造学困生习作世界的“微”生活,让他们在微变化中寻求自信与兴趣,从而达到质变的目的。

微变化 合理化 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习作练笔普遍不受欢迎,学生的习作需求和习作水平参差不齐,而且一个班的写作水平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状态:优秀的学生出口成章、落笔成文,而写作困难生则抓耳挠腮、不得一字。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中学习,反差如此之大?除去智商等客观因素外,我觉得差距是在一些小习惯中逐渐累加而拉大的。

我曾在五年级8个班56位写作学困生中进行过调查,90%以上的学生不爱表达,课堂发言几乎为零;75%以上的学生只会按任务观察事物,完成练习,不会联系已有经验,举一反三;80%以上的学生从来没有关心过班中写得好的学生文章;100%的学生从来不修改作文,连基本的写完后再读一遍的习惯也没有;100%的学生从来没有将自己的文章与他人分享过,包括自己的父母……经过归纳整理,我认为,影响和制约学困生习作水平提升的主观因素主要在于三个缺乏:缺乏自信、缺乏联想、缺乏交流,而这些因素在长年累月中产生的微影响便在高段时形成了质变。因此,我们要让他们能有所改观,也应紧扣这几个要素。

一、让问题“微”而能言

有问题不敢问,有想法不敢提,这是学困生群体的通病。而究其原因,不自信为首要因素。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因此,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很多教师将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让他们易于回答,以树立学习自信心。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但却容易走入误区:教师有意识地这样做既容易引起教育失衡,又容易让学生自行分级、对号入座,反而滋长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因此,教师要在这个理念上进行微调,在课堂读写融合的理念关照下,让问题“微”而能言,营造表达的微型生态圈。

1.把简单的问题进行“微加”

教育学上有条著名的理论,叫“最近发展区”,通俗的说,就是“跳一跳能摘到葡萄”,因此,留给学生的问题,并不是越简单越好。如果问题过于简单,教师要学会“微加”手段,即进行追问,直到问题难度达到该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时,到结尾讲到母亲再次拿出一元五角钱让我去买书,我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这时候我的心里会怎么想?”按照惯例,我叫起了一位学困生薛林(化名):

“这时候我的心里感觉如何?”

“很感动。”

问题很简单,他的答案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如果就此打住,那么只是完成了我每节课必叫他回答一次问题的承诺而已,对于这次练笔是没有多大助益的。于是我又进行了追问:

“我感动只是因为母亲给了我一元五角钱吗?”

“不是。”

“那是为什么?”

“因为母亲给了我两次一元五角,一共有三元。”(全班爆笑)

“刚才课堂上我们已经知道母亲这三元钱来得不容易,把刚才划出来的句子再读一下吧!”(生再次回归课本,读)

“对,母亲那一连串的动词你读得很到位,说明你已经了解了母亲赚钱很辛苦,她之所以两次给作者钱是为了什么?”

“给作者买书。”

“作者心里明白吗?”

“明白。”

“你从哪句话里看出来的?”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真好,那把这句话改变一下,写进你的小练笔中吧!”

千万不能小看了这个微小的举措。学习了课文后,在小练笔时对文本内容进行深一步的回顾,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起来,既是对适才所学的巩固,又是对练笔小结的助力。同时,这种现场的追问和即兴的回答其实是无意中调动了学生全部的已有经验和感知,而他又通过这些调动解决了这个问题,因而给他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于是这位有名的写作学困生在练笔中也写下了挺不错的句子:我的心里很感动,母亲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工作又这么辛苦,却还给我钱去买书。我没有权利再乱花钱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尽管相对于优秀生来说,这段话不足挂齿,但对于薛林同学来说,能写出这样的一段话,着实给了我极大的成就感。

2.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微化”

其实,对于学困生也不能一味地迁就,一直让他们回答肤浅的问题,适当的难度挑战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这些复杂的、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要学会“微化”——将问题细化成具体的、低难度的若干小问题,再将小问题的答案进行综合而解决原问题。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于是解决问题便也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这位父亲对孩子的爱,在读到“父亲夜以继日地挖”这个情节时,我安排了写父亲心理活动的小练笔。在写之前有问题引导,我叫起班中的学困生王鑫(化名):

“你觉得这位父亲怎样?”

生:“很伟大。”

师“那你觉得这位父亲在挖的过程中会想些什么?”

生:“……”(他答不上来)

这也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我没有就此让他坐下,而是继续引导:“刚才我们已经划出了描写父亲的句子,请你再读一读好吗?(学生再次读刚才划出的句子,里面有描写父亲的神态、动作和语言)

我再次引导:“有人过来时,父亲就会说——”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所以,他心里一定也这样在想,读——”

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好,记住这句话。”

师:“是的,正像你说的那样,他一定会想,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谁能够来帮助我?”

师:“但除了有人来劝阻他外,有没有人来帮他挖?”

生:“没有。”

师:“但他还是一直挖着,那么他一定会想——”

生:“没有人帮我我也要挖,救出我儿子为止。”

师:“说的真棒,记住这句话。”

师:“是的,救出儿子为止,因为他和儿子有个约定——”

生:“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太棒了,记住这句话。”

师:“现在你把刚才老师让你记住的话连起来,再改动一下,就能很好地写出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了,试试吧!”

果然,不出我所料,这次小练笔对他的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这就是一种内化,一种难以觉察却真实有效的微变化。

二、让感受“微”而易显

阅读文章或经历事件后,心智正常的学生一定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学困生也不例外,但将这些抽象的、难以名状的信息碎片整合起来,将心中的触感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却成了他们难以跨越的一道坎。因此,教师可以在原先循循善诱的基础上作一些小变动,让他们将心中的一些感受轻易地表达出来。

1.营造“微”压力——生活场景贴近表达点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文学无疑是一种艺术,因此我们往往追求一种品位。殊不知这种想法带给过学生多大的压力!你可曾发现那些在生活中活蹦乱跳、能言善辩的学生一到练笔表达时便惶惶不知所云,生怕拙劣的言辞玷污了文学的神圣光辉!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上将文学请下神坛,让它融入学生触手可及的生活世界中。这样一来,你一定会发现,原先侃侃而谈的他们又回来啦!

在教学《窃读记》一文时,由于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较好,基本上没有因买不起书而窃读的经历,所以很难体会到作者那种发自内心的感受。于是,我安排这样的环节:你生活中有没有特别想买但却总是得不到的?这下,学生举手就踊跃了:“XX牌悠悠球、XX乒乓球拍、XX游戏卡……”我顺势追问:“有没有偶尔一次得到过?”很多学生回答说有。我就继续:“那时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用一个词语来说。”于是,各种词语从四面八方涌来:舒畅、飘飘然、酣畅淋漓、如缺氧的大脑注入了新鲜空气、久旱逢甘霖……我趁势点拨:“真好,把你说的词语写到林海音得以看到书的那一瞬间的旁边。”然后,我追问学困生林晓霞:“你喜欢的《哆啦A梦》全集怎么弄到手的?”她兴奋地说:“那是……”说得神采飞扬,一改平日里语无伦次、吞吞吐吐的状态。我又问了其他一些学生,他们也都是天南地北地“放大招”,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于是,我安排了小练笔,让他们写下过程,并表达好自己当时的感受。这次练笔,全班学生的质量都很高,连几个学困生也都写得精彩纷呈。最后,我让他们把自己偷偷完成心愿时的感受写在林海音窃读过程的段落旁边,告诉他们:“你们的感受也就是当时林海音的感受了。”这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很到位了。

2.提供“微”动力——肢体语言呈现胸臆

实际教学中,的确存在着这样一些后进生:他想表达,但词不达意,无法形容出来。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闭口不言的习惯。教师也想过办法帮助他们,但收效甚微。这时,我们可以提供给他们“微”动力——肢体语言的力量!

于永正老师的《快乐作文》教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坚信,兴趣是动力,快乐是载体,生活是源泉。 在课堂操作上,运用成功激发兴趣的途径、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产生兴趣;指导观察,获得兴趣;角色表演,激发兴趣;电化教学,引起兴趣,等等,引发学生作文需要。他在教学生进行“对话练习”的时候,通过模仿小猴子、猴妈妈的动作、神态、语言,让学生发挥想象,在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用动作展示。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整堂课洋溢着欢声笑语,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学生在快乐中积累了新词,学会了新的表达方法。

受到他的启发,我在教学《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写法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学困生李伟豪在讲到他家的猫每次都要挠脸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于是,我灵机一动,建议他用动作表达出来。他很有表演天赋,模仿得惟妙惟肖。于是我又要求班中优秀的学生帮他描述这个动作。余琪琪(一优秀生)就这样说道:猫总是有意无意地会给自己洗脸。你看,它一会儿用爪子脸上蹭蹭,一会儿又用脚掌脸部揉揉,再用毛掸一下,好有型的护肤运动啊!这样的表达方法就被李伟豪深深地记住了,比平日里的效果来得更好。

肢体语言原本就是人类表达情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在练笔交流中,教师不妨大胆地让学困生也能手舞足蹈、酣畅淋漓地表达心中所感!

三、让互动“微”而可见

社会发展到今天,互动是进行有效交流和发展的最好途径,如何组织学困生与其他同学进行有效互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面评:微而快捷

课堂是学习的最好阵地,课堂中的互动无疑是最有效的。此外,由于课堂时间受限,评价往往是简短而迅捷的。对于学困生而言,瞬间的感悟和即兴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要其在如此简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并组织好语言无疑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们借鉴微博机制引入“顶、踩”系统,即用这样的句式进行评价:你文章中的XX(某个部分,可以是字词,也可以是段篇,还可以是布局构架等)赞一个(踩一下)!至于赞或踩的具体原因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阐述,不作硬性要求。这样的一种微评机制,让学困生们敢于评价且能够评价,同时,这种面评,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呈现给作者,既方便快捷,又给了学困生一个与同学平等交流的机会,由于形式固定且表达简单,往往能给双方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2.留言:微而自在

用留言的方式在对方的练笔精彩处留下笔迹,则是另外一种风味。与面评相比,这种评价方式更自由,也更具备互动性。《语文课程标准》这样建议: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于是,网络论坛和博客的评价系统便被剪辑到了我们的留言本上,使它具有了初步的互动功能。

3.转发:微而暖心

玩过微信的人一定知道,微信没有直接的文字转发功能,必须要把朋友的话复制下来,再自行发出去。于是,当你发现自己写的一段话被人家转发了,心中一定有不一样的成就感和温暖感。这个功能可以模拟到我们的作文互动上。让后进生模仿优秀学生的优势语言段落,或抄袭,或改编,然后运用到自己的段落中。

有一次习作题叫“我家的XX”,打完草稿后,我选择了班中写得较好的四位学生的作品给他们欣赏。交流并摘录后,冯琦秦(一后进生)由于也写到自家的院子,也写到了院子晚上的景色,所以他很自然地就选择了王建钢(一优秀生)文章中的一句:“月光静静地洒在她的身上,流泻下地,霎时铺满整个花园,一切都显得恬静了。”之后,他试着将这句话加到了自己的文章里,还真的轻而易举就成功了,而且运用得很自然,很通顺。尽管文章的其他缺陷还很多,但我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个“优”。

令我没想到的是,之后,凡有写景类的文章,能用到这句话的时候,他基本上都运用了。尽管他的文章错别字连连,病句也不少,但唯独这一处总能使文章平添几分色彩。更使我欣慰的是,有一次我在让他们写《家乡的河》一文时,他居然有了变通:家乡的河是那么的美。如果是在晚上,月光会静静地洒在她的身上,迅速铺满了整个河面。似乎是一大盆银珠子倾泻下来,在河面上随着波涛跳跃……我当即兴奋地把这句话圈出来并打了个大大的“★”。

这便是一种融会贯通吧,也许就那么一处,便在他心灵深处揭开了习作神秘面纱的一角。能产生多久远多宏大的影响我不敢评论,但我知道,我的欣喜和他的兴奋是那么的自然与甘甜。

学困生的现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因此,对他们的帮扶也不能期待一蹴而就。作为教师,要学会用宏观的思想营造学困生习作世界的“微”生活,让他们在微变化中寻求自信与兴趣,从而达到质变的目的。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尚爱兰.蒋方舟的作文革命.郑州大学出版社,200 3

[3]王义堂.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中国言实出版社,200 4

[4]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浙江省绍兴市斗门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学困生习作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