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几点思考
2014-08-15王亚丽
文|王亚丽
在突发事件来临之际,双阳电视台主动出击,出色地展开了一系列宣传报道行动,有力地配合全区抗灾自救行动。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事新闻采访,免不了要碰到这样那样的突发事件。由于这类事件一般难以预测而又突然发生,因此,研究如何搞好突发事件报道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下面谈一下我对做好突发事件报道的几点思考和感受。
以正面宣传为主、把握好突发事件报道的方向
新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一方面要报道新闻,另一方面肩负着舆论引导之责。媒体应对突发事件报道,必须从大局出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现在关于突发事件报道,中央也有一个明确的二十字方针,就是“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效开放、有效管理”。因此,这就引出了做好突发事件报道需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突发事件报道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突发事件发生后,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妥善、迅速地处理突发事件,甚至化危机为转机,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而不正确的舆论引导,容易造成民众思想和行为偏激,大众传媒舆论引导一旦失误,会酿成不可设想的后果,甚至酿成灾祸。
这次我区遭受风灾,使全区大部分玉米农田受灾,虽然没有达到绝收的地步,但是也给受灾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受灾后一些百姓无所适从,有的甚至对当年的收成失去了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把报道的重点放在我区有多少人受灾,而是着重详细报道政府和部门对这一事件的高度关注和如何与百姓一起抗灾自救。让这受灾群众感到非常欣慰,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的关爱,大家都积极进行抗灾自救,一时全区上下掀起了抗灾自救热潮。
因此,在这种突发事件面前,记者一定要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支持和促使政府采取正确的决策,使事件的处置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报道突发事件新闻一定要掌握好尺度,避免出现负面影响
重大的突发事件,其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报道不好,出现偏差,就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是社会的不稳定。所以新闻工作者一定要遵守新闻纪律,切实把握好报道的“度”,不能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出现不应有的负面影响。在整个事件报道中,应该随着事态的变化,适时把握好度,不能一味的追求轰动效应。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事件本身及后续报道,创造出有利于积极妥善处理事件形势。
报道突发事件新闻必须准确
突发新闻因为来得突然来得快,新闻的准确性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原因是很多信息变化很快,一个小时前准确的信息一个小时后可能就不准确了。所以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一定要准确,特别是灾害的损失数字和人员伤亡数字。不要因为不负责任的报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如2007年,我区发生一起煤矿透水事件。一些媒体听信老百姓传言说死了十个又八个的,对事件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核实就将新闻播出。后来的调查表明,根本没有人员死亡。这样的报道就是新闻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不论是哪一种原因,在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的准确性都是所有记者应该孜孜以求的。
媒体应制定突发事件紧急报道预案
对媒体而言,要形成突发事件报道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建立媒体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面对突发事件,一个理性和成熟的媒体应该处变不惊,从容面对。而突发事件应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和策略应对。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破坏性,往往突然来临,来不及准备。要做到临阵不乱,各级媒体应该有预案准备,这是建立应急机制的必要性所在。
从实践看,应急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领导机制:成立突了事件领导小组,确保对突发事件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2)策划预案:根据自身特点确立报道规模、手段、方式,对此进行精心策划。策划应力求出新、出奇,应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主体。(3)人员配备:组成重点报道力量,抽调精兵强将,编辑、记者等各环节人员要配合,打破室界限,进行横向联合,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
注重策划突发事件后续报道工作
突发事件结束,而突发性新闻不能结束。还应跟踪突发事件后连带或引发的事件。同样,在突发事件报道之后,记者不可噶然而止,而应追踪它的发展变化,继续进行采访报道。
在8.28风灾发生半个月后,双阳电视台记者又深入到受灾乡镇,对抗灾自救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深入报道, 同时又与农业部门联系,对如何对受灾农田进行秋收,进行了指导,以便最大限度减少受灾农民的损失。通过后续报道,使这一负面事件展现出有利的一面。
在报道实践中,记者还应逐步摸索、总结一些常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背景材料,突发事个的基本类型一有关知识,积累海内外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资料、经验和作法。同时,注意掌握突发事件的采访写作技能,并双较熟练地操作使用移动电话、便携电脑等技术装备,这样才能把突发事件报道好。这就是我对突发事件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