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防846 对绵羊腹腔吸虫的疗效试验及毒性观察

2014-08-15张亚黎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血防吸虫虫体

张亚黎

(甘肃省通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3300)

绵羊腹腔吸虫是寄生在肝脏、胆囊和胆管的一种肉眼可见的吸虫,多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还能感染马、驴、猪、兔等动物,在我县危害严重,流行猖獗,尤其是北城、义岗两乡镇感染率分别达70%和52%,严重的损害了羊只健康,给我县的养羊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据资料记载,血防846 对腹腔吸虫有很好的疗效,作者进行了血防846 治疗试验,现将试验过程、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药品:

血防846(或六氯对二甲苯)粉剂为白色粉末,不溶于水,略溶于酒精。

1.2 试验动物:

选自通渭县新兴牧业公司和陇兴牧业公司的自然感染腹腔吸虫的绵羊群。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粪便检查,挑出含有腹腔吸虫虫卵的绵羊十六只。其中新兴牧业公司八只,陇兴牧业公司八只。

1.3 试验分组:

1.3.1 疗效试验组:根据用药前粪卵检查情况分成四组。第一组:300mg/kg,第二组:350mg/kg,第三组400mg /kg,第四组:不服药为对照组,每组三只羊。

1.3.2 毒性观察组:共分二组。分别是550mg/kg,650mg/kg,,每组二只羊。

1.4 给药方法:

将药物倒入半斤装的酒瓶内,温水混匀灌服。反复冲洗瓶内,尽量使药物全部灌入羊体内,保证用药量。

1.5 效果判断:

1.5.1 疗效试验:

①通过投药前粪卵检查和剖前粪卵检查,求出虫卵转阴率。

②于投药后七至十二天剖杀全部试验、对照羊,检查肝脏、胆囊,记录虫数,求出虫体驱净率和精计驱虫率。虫体驱净率:试验组羊只虫体全部驱净的只数,占该组试验羊只数的百分率。

精计驱虫率:即对照组虫体总数,减去试验组残留虫数与对照组虫体总数之比的百分率。

1.5.2 毒性观察:

服药前进行一般临床检查,投药二、四、八小时后分别进行临床反应检查。包括食欲、反刍,呼吸、心跳、体温、起卧、死亡等。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疗效试验结果:

本试验分四组,每公斤体重分别灌服300 mg、350 mg、400 mg 血防846 及一组对照组,从药前和剖前虫卵检查及剖检结果来看,每公斤体重350 mg 和400 mg 对绵羊腹腔吸虫都有良好的驱除作用,它们的虫卵转阴率和虫体驱净率分别是66.6%和100%,剖杀后检查肝脏、胆囊时,胆汁减少,胆管中充满黄绿色的稠糊状粘液,并混有破碎虫体的残渣碎片。由此推测,腹腔吸虫经用药后,可能使虫体崩解,经肝脏、胆囊排出。

每公斤体重用药300mg,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太理想,虫体驱净率仅达34.5%,精计驱虫率为68.7%。剖检后,肝脏、胆囊充满虫体,用手挤压撕烂肝胆、虫体自溢,肉眼可见肝脏肿大,边缘增厚,其上有大小不等的白色结节,水肿严重,胆管变粗。

在粪便虫卵检查过程中,还发现服药2d~3d 后,虫卵突然增多,而且卵内多无毛蚴存在,是未成熟之虫卵,这种现象,直至剖杀前仍然存在。判断为虫体致死前后崩解而释放出大量虫卵所致。

这里值得指出的是:每公斤体重用药300mg 组的五号羊、八号公羊、每公斤体重350 mg 组的二号羊,在剖杀后肝、胆检出的虫体中,可以明显地辨认出大多数是体型较小,颜色较浅,子宫内成熟虫卵较小的虫体,少数是体型大,颜色深,子宫内有大量成熟虫卵的虫体。通过剖检,肝、胆较子宫驱虫效果好。

2.2 毒性观察结果

血防846 粉剂在每公斤用药550mg 时,临床检查没有出现任何反应,在每公斤体重用药600mg 时,仅出现了呼吸稍加快,反刍暂停2h~4h 的现象,但药4h 后很快就恢复正常状态,未见出现卧地不安、死亡等中毒症状,因此,基本是安全的。

3、讨论与小结

3.1 国产血防846,用于绵羊,每公斤体重350mg~400mg 间,有很好的驱除腹腔吸虫的作用,效果较为稳定,在毒性试验过程中,当每公斤体重用药增至600mg 时,也无大害,因此该药基本属于安全、高效,在腹腔吸虫危害地区可大力推广应用。

3.2 用药剂量与驱虫效果一般来说,成正比例。即剂量越大(不产生中毒情况前提下),驱虫效果越好,虫体驱净率越高。

3.3 这次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如下一个问题:凡肝脏内被驱净虫体的羊只,胆囊也呈阴性;凡肝脏内未驱净虫体,则胆囊也存在着虫体,这是肝脏与胆囊在虫体驱除上的一致性。

3.4 本次试验是专为探讨驱除腹腔吸虫而进行的,该药驱除其它虫体的疗效,需进一步试验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血防吸虫虫体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淡水鱼中3 种吸虫囊蚴多重PCR 检测方法的建立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枝双腔吸虫的形态学鉴定及分子进化研究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吡喹酮衍生物DW-3-15对日本血吸虫PZQ抗性虫体的生物学效应观察